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五:量体裁衣

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齐太祖萧道成,是西汉宰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他从小就关心百姓疾苦,称帝之后, 思贤若渴,广揽人才,下诏“修建儒学,精选儒官”。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张融,就被萧道成任命为为太傅掾(yuàn),后来升至中书郎。

萧道成剧照

原来,张融虽然长得其貌不扬,甚至有时行为怪诞,但是腹有诗书,足智多谋,机敏善变,说话幽默诙谐,诗赋富有文采,草书造诣极高,对皇帝萧道成一直忠心耿耿,在任上想尽千方百计,孝尽犬马之劳。因此,深受萧道成器重与赏识。萧道成早在做太尉时,就曾经这样评价张融:“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张融画像

做了皇帝后,有一次,萧道成亲自写下诏书,送一件衣服给张融。诏书上有几句话是:“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并履一量。”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看到你穿的衣服又粗又旧,确实是你平时不忘本的原因,今天送你一件旧衣服,我心里认为虽然是旧的,却比新的强。这衣服是我穿过的,已经让人按你的身材裁剪了,并送鞋子一双。”张融收到皇帝送的衣服,穿上一看,果然特别合体,自然是受宠若惊,感激万分。

萧道成画像

这个故事记录在《南齐书·张融传》里,成语“量体裁衣”就由此而来,原意是指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现在比喻做事从实际情况出发。请注意,全国各地语文中考题经常考成语“量体裁衣”的读音,“量”应读作“liàng”,而不读“liáng”
      那么,成语“量体裁衣”如何使用呢?

我们在使用“量体裁衣”时,既可以用其本意,也可以用其比喻义。 
      例如:
      1. 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2.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3.于电视连续剧而言,导演所期望的是量体裁衣,有戏则长,无戏则短。

(0)

相关推荐

  • 脱光了衣服,你是谁?

    脱光了衣服,你是谁?

  • 【广东】张紫琰《不耻下问》指导老师:邓丽红

    <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读后感 东华小学二年级 张紫琰 今天,正当我聚精会神地阅读<成语故事>书的时候,我被其中的一篇<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吸引了. <不耻下问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五:凤毛麟角

    南北朝时期,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有一个孙子,名叫谢超宗.谢超宗自幼聪敏好学,诗文极富文采,年少成名,深得宋孝武帝刘骏赏识. 宋孝武帝刘骏剧照 孝武帝的八儿子是新安王刘子鸾,谢超宗曾在刘子鸾手下做常侍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东汉末年,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个年轻人,名叫韩信.此人长得身材高大,英俊威武.可是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孤苦无依.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会依靠做买卖,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韩信就只好经常寄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八:喋喋不休

    西汉文帝时期,有一位法学家,名叫张释之.他历任谒者.谒者仆射.中郎将等职,因向汉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廷尉之职.廷尉是当时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相当于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张释之在任上直言敢谏,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四:百折不挠

    东汉灵帝时,有一位贤臣,名叫桥玄,字公祖,是梁国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太尉. 桥玄为人谦和,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名臣. 桥玄年轻时,曾在睢阳县担任功曹这样的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二:鹤立鸡群

    有一天,一个同学问我:"焦老师,成语'鹤立鸡群'能用来形容鹤吗?能用来形容鸡吗?"我说不能.那个同学问: "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读者都会有和这位同学一样的疑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自怨自艾

    在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帝王,他们就是尧.舜.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尧.舜.禹,一直被人们视为"明主""圣君",他们主动传贤让位的行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三:危在旦夕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的主人公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自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长大后,成了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一:侃侃而谈

    有一次,我批改作文,看到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个句子:"一到课间,我同桌就在座位上侃侃而谈,说得天花乱坠,大家没一个人相信他说的话."我提笔,轻轻地在"侃侃而谈"写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名叫班超.当时西域的一些国家既怕匈奴, 又不愿疏远汉朝, 处在脚踏两只船的状态.班超就奉命到西域各国去建立友好关系, 他先到鄯善国. 国王开始对他十分尊敬.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