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带草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书带草其名极佳,苦不得见”。今日我辈要比李渔幸运得多,处处可见它的身影,只是如若你不曾知道它的名字,或许不会注意到它。那些园墙边梅树下,一大片一大片挤着长,堆着长,长得泼皮繁茂的书带草。

《花镜》一书中写道:“书带草一名秀墩草。丛生一圈,叶如韭而更细长,性柔韧,色翠绿鲜润。植之庭砌,蓬蓬四垂,颇堪清玩。”书带草的叶与兰有几分神似,修长俊逸,满布书香气息。花亦漂亮,小小的六个瓣,微微向外翻卷,有淡紫色和白色两种,皆素净淡雅。书带草的花茎是从叶丛中抽出的,一簇花只生一支花茎,通常高达30-90厘米,纤细笔直,亭亭玉立。那些小小的花儿就都有序地排列在这支花茎的上部,排成穗状,三三两两簇生于苞腑,远远看上去,像一特立独行的孤傲书生。

书带草,一个如此诗意儒雅的名字,自然会有一个儒雅传说的。相传一位清秀的穷书生,嗜书如命,怎奈家中少书,故常不远千里翻山越岭四处去借书。一日借书而返,途中遇倾盆大雨,抱书躲于破庙中。想晚间尚要回书塾习课,遂欲冒雨往返,又恐书遭雨淋无他护,急。忽观庙前一草,叶长而韧,遂取草叶编结成蓑衣状,覆于书上,得以返家。翌日,书生念及此草,循道觅之,不复得见,抱憾而归,为之命名“书带草”。这只是一个无籍可考的传说,但我尤喜欢这个传说。

有记载的传说“康成书带”:东汉郑玄字康成,性恬淡,恶为官,曾教授于长学山长学书院,于书院讲学时,尝至书院旁郊野处采些许草叶编竹简。此草叶宽而长,且柔韧无比,四季常青,帮了康成很大的忙,后人便把此草叫做“康成书带”,又称“书带草”。或许书带草长期受了郑公书院书卷气的熏染,自然而然带上了一股子书香墨气。也因了这样的传说,书带草遂成一种文人雅士喜爱的植物,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歌咏。唐代大文学家陆龟蒙作《书带草赋》:“彼碧者草,云书带名,先儒既没,后代还生”;宋代苏轼亦有“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叫声,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之名诗。  

对书带草最钟情的,莫过于一代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陈先生的园林散文中,每每能见到描写书带草的句子,寥寥几笔,信手拈来,即可境界全出。他在《天意怜幽草》这篇散文中写道:我尤其爱这墙阴石隙间的书带草,它谦虚地愿做造园中的配角,因风披拂,楚楚有致。它终年长青,不畏炎热,不怕严寒。在冬天白雪飘在上面,点点有如缀银,而细雨微阳,却又是最宜的生长环境。它适应性非常强,真可畏无处不宜。他把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就取名为《书带集》。可见他对书带草的爱之深,怜之切。

2015年1月9日 双鱼 

责任编辑:立秦  羽翼之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