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近芳:一门三代情牵上海

杜近芳先生正在筹划个人传记书写,因先生命运历经起伏,早年诸多资料散佚缺失。为有史可征,言之有据起见,近芳先生委托本报,吁请沪上各界贤达,新老知音,施以援手。凡有涉杜氏生平之文字、图像均可提供,传记问世之日,杜氏一门颔首叩谢。公等善举,亦必嘉惠后昆,以启山林。

秋季京华,黄叶蹈尘。静谧的协和医院病房里,不时传出朗润之声,一位八旬老妇带病接受了访问。她就是中国京剧院“四大头牌”硕果仅存者,坤旦翘楚——杜近芳。

“您千里迢迢赶来,真是不敢当,我跟上海可是缘分匪浅。”京腔京韵,顾盼有神,美人迟暮,风华犹存,令人不难想象出她当年倾倒众生的曼妙倩影。杜近芳已近20载未临申城,但这片神奇之土始终令她萦绕心头。在这里,她的艺术人生开始走向辉煌;在这里,她的艺术理想传承赓续。

青春记忆藏申江

老辈伶人大多出身贫苦,杜近芳的身世也在坊间引起诸多蜚短流长。“我这一辈子就是被人卖来卖去。”杜近芳并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襁褓中被卖入陈家。父亲陈喜光在京剧界的学府北辰“富连成”学习,是头科喜字辈学员,工铜锤花脸。陈喜光对这个女儿异常疼爱,取名陈玉华,可惜终因家无隔夜粮,被迫将掌上明珠转卖他人。12岁那年,陈玉华做了杜菊初的义女,这位养父除却给她起了日后蜚声菊坛的名讳“杜近芳”,再没有留下其它。

杜近芳与上海的渊源,就始自这两位养父。

陈喜光少年时曾到海参崴等地演出,恰值变声期,繁重的演出毁掉了嗓子,从此匿迹舞台。回到北京后,陈喜光以编戏、排戏为生。先是在富连成科班协助萧长华排《三国志》,后又到天津稽古社效力,再后来应周信芳的邀请,南渡浦江。陈喜光在上海谋生时,杜近芳还没来到世间,但父亲后来时常给她讲起这段经历,言语间洋溢着喜悦。“我父亲有老胃病,不能吃米,周先生专门为他请了位面食师傅。父亲后来总是对我讲,麒麟童是不凡之人。”陈喜光为周信芳编写了《临江驿》、《清风亭》,麒派的表演也嵌入他脑海,当杜近芳开始学戏后,父亲每每说起麒麟童演戏的样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杜近芳。“解放后,我亲眼看见周大师的表演,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称是麒派旦角。”杜近芳爽朗笑言。

陈家的规矩,孩子3岁要开蒙读书。年幼的杜近芳,贵人语话迟,心里记住了,但背不出来,为此没少挨戒尺。“我从小看大人排戏、吊嗓,觉得自己也能干这个。于是,我向父亲提议,我背不出《三字经》,但可以唱《三字经》。”就这样,杜近芳走上了父辈的道路,只是她的天分比前人更好。父亲教她《二进宫》,一句旋律繁复的“二黄慢板”,杜近芳一遍就学会了。6岁那年,北京的票友在开明戏院演出,杜近芳出演《贺后骂殿》,这是她第一次登上舞台。陈喜光紧张不敢看,问旁边的人:“她没砸吧?”杜近芳全然没有父亲的局促,一出戏唱得满台生辉,还给鼓师挑起了 毛病。这次成功露演,父亲坚定了培养她从艺的决心。怎奈世事无常,家境愈加窘迫,陈喜光负担不起女儿学戏的开支了,杜菊初这时找上门来。“那个时候要写卖身契,父亲抱着我嚎啕大哭。”杜近芳说。

做杜菊初的养女,唯一的幸事就是进入王瑶卿门下学艺。王瑶卿,人称“通天教主”,杰出的戏曲教育家,“四大名旦”都系出王门。甫进王家,王瑶卿之侄,为梅兰芳操琴多年、发明京二胡的音乐圣手王少卿就相中了杜近芳,主动教她梅派戏。叔侄两代共育一徒,加之刻苦勤勉,杜近芳艺术成长迅速,抗战胜利后,已经于京津崭露头角。1949年,国家迎来了新生,杜近芳也遇到了人生又一次拐点。是年金秋,李少春、袁世海的“起社”,应天蟾舞台之邀赴沪,李少春这次主打的是《野猪林》,剧中的林娘子一直没有合适人选,袁世海推荐了杜近芳。临行前,王瑶卿拿给杜近芳一封信,“这封信带给畹华(梅兰芳表字),到上海就拜他为师吧。”这可吓坏了杜近芳,她害怕从此王瑶卿从此不再教她了。王瑶卿说,让你跟畹华学,是为你好,以后我还教你。杜近芳不依不饶,硬要王瑶卿立字为据。“我教了一辈子戏,都是别人给我写字据,我给你写什么字据?”在杜近芳的坚持下,王瑶卿哭笑不得写了保证书,杜近芳如获至宝,满怀喜悦地登上了南下列车。

不满17岁的杜近芳初闯上海滩,一切都吸引着她,这是和北京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天地。马斯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梅兰芳府邸。从1932年移居上海,到1951年7月返回北京,抛开期间访 问前苏联等岁月,梅兰芳在上海居住达15年之久,上海已是梅兰芳的第二故乡。杜近芳走进了梧桐掩映的梅宅,古灵精怪的她先考起了先生。杜近芳拿出一张《霸王别姬》的剧照让梅兰芳辨识,梅兰芳认定是自己年轻时拍摄的,但又想不起是哪一年。梅夫人福芝芳端详半晌发现了蹊跷,其中一处装饰不是梅兰芳所用,杜近芳这才揭开谜底。“先生,这是我。”梅兰芳对这位初次谋面的女孩,印象不同寻常。杜近芳说,虽然第一次来上海,但是信心十足,觉得上海观众肯定喜欢自己。《玉堂春》、《野猪林》、《霸王别姬》,三出戏下来,杜近芳名扬上海滩,天蟾舞台70天客满。梅兰芳看过演出后,爽快地答应收杜近芳为徒。梨园拜师讲究“摆支”,弟子要筹办酒席,为师父、师娘准备礼物。杜近芳虽已唱了几年戏,可收入全归养父掌控,杜菊初坚决不肯出钱。还是急公好义的梅兰芳倒贴经费,举行了鸡尾酒会,为杜近芳做了一身旗袍,买了两双鞋,又请来4位记者拍照。自此,杜近芳不仅立雪梅氏门墙,也正式步入名角行列。

在上海找到人生航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杜近芳。”采访中,杜近芳多次提及此话,言语之笃定,不容质疑。杜近芳在上海红了,原定的归期一拖再拖,她在江南呆了18个月。杜近芳思乡心切,养父的一些举动也让她满腹狐疑。杜菊初开始让杜近芳学跳舞,她坚决不干。“陪人吃饭我都不干,别说陪人跳舞。”杜近芳从大姐杜丽云那里隐约听说,杜菊初不准备让她回北京了,打算辗转卖到香港,杜近芳觉得是时候挣脱樊笼了,“我听说了这消息,在上海就决定参加共产党。”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下设实验剧团,杜近芳铁了心参加国有剧团,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北京。杜菊初恐吓她:“你可想好了。”杜近芳反驳道:“共产?我无产,钱都被你拿走了。共妻?共产党我见过,不是你说的这样,少来这套!”成了国家演员的杜近芳,自然不再是谁的私产了。在王瑶卿家中,王瑶卿、梅兰芳作为见证人,杜菊初和杜近芳各执半张卖身契,当场焚化,她自由了。

杜近芳得获自由身,这里边还有一桩轶闻。在北(原德国医院)的一次演出,杜近芳被临时叫来参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出席观看。在毛泽东身边作陪的,是当日北京梨园行堪称“十全老人”的谭小培。从谭小培处听闻了杜近芳的凄凉身世,毛泽东用浓重的湘音抛出4个字:应当解放。谭小培兴奋地找到杜近芳:“丫头,你要走鸿运了,发达了可别忘了爷爷。”杜近芳说,自己命不好,但是运气好。“我对政治原先根本不懂。解放这个词,第一次在我心里形成冲击。”杜近芳也没有辜负新时代赋予她的机遇。除了练功、排戏,还参加扫盲班、识字班,疯狂地学习文化,了解时事。去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杜近芳率先报名,她已从旧时代的戏子,成为了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

共和国几代领导人的京剧情缘,让杜近芳倍感温暖。一次,在长安大戏院演出《金断雷》(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的简称),周恩来去看戏。这是一出京昆“两下锅”的戏,杜近芳先学的是北昆唱法,在上海又学习了南昆的演唱,颇有自己的特色。散戏后,周恩来来到后台:“你就是刚解放出来的杜近芳吧?我看你挺有本事,怎么不唱田汉老的《金钵记》?”杜近芳说,自己那时年轻,又没文化,说话过于粗野了:“《金钵记》跟小人书似的,我要唱大戏!”周恩来毫不在意她的直率:“好,让郑亦秋带你去见田汉老。”杜近芳说:“半天唱法海钵里的故事?应当说白素贞哪!”总理说:“对,就叫《白蛇传》。”杜近芳还“得寸进尺”:“总理,您得替我跟田汉说一声,人家不知道我们是谁呀!”“不许瞎说,要叫田汉老!”周恩来像长辈一般地教诲。杜近芳直言,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田汉是谁!从朝鲜战场归来,田汉的剧本已写完,旋即搬演舞台。从《白蛇传》到《谢瑶环》,杜近芳与田汉留下了艺人与文人珠联璧合的佳话。

作为演员,唯一能回报国家的就是拼命演戏。截至文革前,杜近芳每年复排4出传统戏,新创剧目近30出,每年为剧团上缴利润24万元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创收大户。

1988年,上海举办海内外梅派汇演,杜近芳一出《断桥》掀起演出高潮。当日,上海有人撰文《好一个杜近芳》。演出结束后,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设宴答谢演员,杜近芳没得到通知,上街购物去了。后来被人找到,赶到饭店发现,宴席尚未举行,朱镕基单等她来。杜近芳深深感到,是党让艺人彻底翻了身,对我们恭而敬之,敬而恭之,我教学生第一条,就是不能忘记这点。

浦江水滋润三代青衣 

1993年,上海组织“东方雅韵”京剧名家汇演,自称“老阿信”的杜近芳独闯大上海,以《凤还巢》完成了她的海上绝唱。当年首演浦江,她是16岁的懵懂少女。谢幕东方明珠,她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我受过上海文艺界的爱护。”杜近芳心心念念上海的观众,挂怀着沪上的友人。她至今珍藏着初到上海的美好记忆,在新世界练功,到马斯南路学戏,听评弹学苏州话,看南昆,看越剧,小麻雀春意盎然的鸣叫……点点滴滴,须臾未曾忘却。

上海支撑着京剧的半壁江山,不在上海唱红,不算真红,至今仍是梨园家法。岂止杜近芳,她的师父梅兰芳也受过黄浦江的滋润。《抗金兵》、《生死恨》这样高唱爱国情操的名剧诞生在上海,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出产在上海,蓄须明志抗敌顽依旧在上海。如今,这份情缘已经传递到杜近芳的弟子手里。

“每次来上海,都有回家的感觉。上海的观众培养了我,成就了我。”前不久刚刚落幕的“菊坛传响”文化周,杜近芳的弟子丁晓君满怀感恩地谢幕,在场观众为之动容。丁晓君说,只要来上海演出,师父就高度重视,说这是大战役。她告诉记者,2010年自己首次赴沪时,杜近芳写了一封长信,可这封信没有抬头,“她不知道写给谁,但我明白,师父是写给上海所有观众的,她想大家。”弟子的成长获得了上海观众的认可,杜近芳无比欣慰,她真想亲自来为弟子把场,真想再听听上海观众的叫好声,可惜有心无力。杜近芳说:“上海艺研所的王家熙对我帮助很大,他患病多年我想去看,可自己也是个病号,只能遥祝他健康!对上海的观众我有感情债没还,现在只好让学生替我偿愿了。”

八十年来家国。杜近芳这一代艺人曾经悲惨,亦有幸运。她对自己有一个“四世论”的总括:生于乱世,长于治世,成于盛世,流传后世。2009年重阳节的演唱会后,杜近芳决意告别舞台。“一把年纪了,什么都不管用了,还是别破坏观众美好的印象吧。”老顽童一般的杜近芳,言语间总是充满机趣,只是她讲得散淡,记者听得悲凉。

杜近芳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课徒授艺,传承薪火。京剧绵延近二百年,生生不息,靠的是一代代梨园子弟接续香烟。丁晓君6年前,拜在了杜近芳门下。近50岁的年龄悬殊,虽为师徒,亦形同祖孙。“这个女孩跟别人不太一样,她能吃苦。6年学了近10出戏,每出戏都落了地,我很满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杜近芳已将自己的艺术资料分门归类,百年后由谁继承,都做了明确指示。已享高龄的她,有着强烈的危机感。现在,杜近芳着手在写个人传记,把她一生的故事讲给后人。“我这辈子经历的事都像一颗颗珍珠,写书就是要把它们串成项链。”杜近芳说。

年高迈,抱病躯,杜近芳谈兴还是很浓,一口气讲了近4个小时。记者不忍打扰她的休息,起身告辞时,杜近芳不忘叮咛:“借贵报转告上海观众,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放弃对事业的追求,我太爱我的事业了!”

(0)

相关推荐

  • 她是惊艳世界的“东方皇后”,身世成谜,而刚刚噩耗传来......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她曾轰动全国, 被国人称为"小梅兰芳", 她也曾惊艳世界, 被国外誉为"东方皇后" ...

  • 梅兰芳女弟子、京剧大师杜近芳,是孟小冬和梅兰芳的女儿?谣言!

    1933年9月5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的头条上发布了和梅兰芳离婚的公告,她说道:"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 ...

  • 九九老太忆梨园 故人旧梦似云烟

    听"老神仙"讲梨园往事 最近,<话说天津卫>节目在持续热议梨园内外的话题,由于有话友将天津京剧院王世霞先生的祖父误认为是"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这引 ...

  • 杜近芳的好友弟子回忆老师的点点滴滴

    "我爱我的京剧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放弃对京剧的追求,我总要再为她做点什么事."在2019年出版的<杜近芳口述实录>中,杜近芳如是说.令人遗憾的是,4月17日 ...

  • 杜近芳的好友弟子继续回忆老师的点点滴滴(2)

    2021年4月17日22时26分,89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亲传弟子杜近芳因病与世长辞.随着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奠基者"李.袁.叶.杜"四大头牌的全部离去,一个时代也宣告落幕 ...

  • 杜近芳谈王宝钏与代战的“小心机”

    京剧艺术家杜近芳向我谈到一则趣事--自己10几岁时,曾向"通天教主"王瑶卿学<大登殿>.学到王宝钏与代战公主合唱"十三咳"时,她脱口而出:" ...

  • 【往事】梅葆玖话 “谭梅” 两家的关系

        梅葆玖对学生说,我们学梅派的,不能忘了谭派和谭家.谭先梅后,没有谭鑫培就没有梅兰芳.他们二位影响了京剧的发展. 纪念谭元寿先生舞台生涯80周年的活动,我心中特别感慨.元寿先生长我6岁,他是富连 ...

  • 杜近芳口述实录(张正贵、陆蕾采写)

    (2020-11-13 08:48:47) 京剧<霸王别姬> 杜近芳饰虞姬   跟师姐学绸子功   可以说,我在师父那儿把能学的都学了,无论是青衣.花衫.闺门旦还是花旦戏.我是" ...

  • 一门三代牙医!东莞这家人拔的牙串起来,能从虎门一直排到莞城!

    成年人一颗牙齿的总长大概在2到3厘米,若将虎门中医院陈敏聪一门三代十几个牙医,从医至今拔掉的牙齿串起来,那能从虎门一直排到莞城,绵延几十公里.这是连陈敏聪自己都没认真计算过的数. 东莞卫生健康系统中有 ...

  • “我的入党故事”丨一门三代党员的初心传承

    父亲今年87岁,16岁参军,在部队入党.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整天在外工作,母亲起早贪黑地忙活.我有时因为心疼母亲,就抱怨父亲几句,但母亲总说父亲是党员,要为党做事. 高中毕业那年,县里第一家棉纺厂在我 ...

  • 情牵梦呓,一片空灵

    图文制作:夕阳  QQ:1050184607 夕阳阳图书馆收藏 夜风吹过,薄薄的云纱被轻柔地铺展,月光如流苏倾泻,将思念挂在月光的呓语纸里,低吟浅唱!读你,在日日夜夜,涓涓入心,婉约成韵:念你,在晓月 ...

  • 蒲公英种子看世界 | 情牵新西兰

    ·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系统青年工作处负责人 · 机关团委书记 · 团中央委员 · 爱好:声乐.舞蹈.耳环收藏 · 签名:做生活美学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鲜丹丹 蒲公英 一期种子 爱之旅程(一)--情牵新西兰 ...

  • 七绝·情牵 [步韵叶松先生] 作者:jxwhb

    七绝·情牵 -步韵叶松先生 空间网友有真情, 拜读新诗抒意诚. 快乐与君寻玉韵, 梦回发小听书声. 叶松先生原玉: 重山叠水万宗情, 晋地诗文感至诚. 读罢秦兄来玉韵, 卧床小弟少书声.

  • 梦览情牵醉颂酣 作者:遥远

    梦览情牵醉颂酣 作者  遥远 七绝. 遐思图书馆 作者  遥远 雪月风花景万年,琴棋画卷妙千言, 书林秘奥传今古,梦览情牵醉颂酣. 白  露    (仄韵) 卿本界外游,偶赴凡间住. 换盏倒金山,推杯 ...

  • 与你相见恨晚,为你一生情牵,此生有幸认识你,就是我的福气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缘来缘去缘如水,忧伤愁绪谁人惜? 柔柔的风吹起满树飘絮,一树飘絮,团团是你,朵朵是你,片片是你,那飘絮是你,却又不是你,但它却又让我深深地想起了你. 一念相思情起,一怀 ...

  • 群星-2005年金曲情牵半世纪演唱会,特别奉献珍藏版(完整版)

    群星-2005年金曲情牵半世纪演唱会,特别奉献珍藏版(完整版)

  • 王海英||情牵大乳山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