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一 · 七言(五)

如今有句時興話,世人口裏照常學;
他合旁人爭閒氣,自己道揚自己惡。
漫說你要把我欺,我也不敢惹著我;
此人這話是真情,莫怪他人自稱惡。
高人時刻降伏心,恐怕自心存下惡;
制伏自心合天理,成賢成聖作仙佛。

愚人從來不制心,自己反說自己惡;
後來皆有所歸處,只怕報應逃不脫。

余聞丹書有句話,風信來時迷本宗;
我學此話幾十年,忽忽迷迷總未醒。
後遇高人親說破,我還不知通不通;
諸公眾位再評論,或者近情不近情。

東西南北四面風,還有四角八面風;
八風吹噓常往來,從來未見有機風。
機風動變財色氣,三家大要是總領;
還有偏好無其數,有一不除迷本宗。
世人有等思邪癖,還有說是由不得;

由不得這三個字,害死多少癡共迷!

君要不肯別尋路,癡迷終久是癡迷;
一切應酬是捎帶,單學由我除邪癖。
願想不想本由我,起來坐下由自己;
思遠傾刻萬里遙,收來擱在腔子裏。
使喚千頭共萬緒,一心似鏡照不迷;
有人學得如此法,才算修行得主意。

昔日有一老仙真,表他當年始出生;
經曰人身最難得,既得顧守莫易輕。
起首未學做人法,處事不辨假共真;
天理淳樸全失盡,純染一腔禽獸心。
一朝省悟想學道,教門不用獸心人;
思前想後無主意,要尋無常脫此身。
另轉一個廉潔漢,那時才好入道門;
想下這條短見路,心上暗盤好幾春。
偶遇一位高賢士,勸他不必尋自盡;
死後變人未可定,倘若轉入禽獸群。
丹書教人先換性,換過一樣會仙真。

昔蒲城有樁奇事,一女子暗存節志;
長大時未曾出嫁,她丈夫夭亡先死。
父母勸她另改嫁,她定要與夫吊紙;
來至墳前慟啼哭,哭畢按劍自刺死。
冰凍成三尺之厚,天寒冷豈是一時;
素日不知有性命,胸中常日懷節志。
老朽今朝歎此女,餘恕心暗暗愧恥;
餘生於天地之間,亦是個堂堂男子。
只知道重財貴命,何曾重義存節志?
昧心田取財顧命,常失節不是一次!

可惱當初主意昏,二目深瞅世上人;
他人背理我切齒,恨不把他囫圇吞。
一朝回頭看自己,我心不如他人心;
如今諸事全放下,只在本心細搜尋
舉念不公不合理,覺著急緊下手擒;
殺死三屍除後患,滅盡六賊斷禍根。
雖然想下此主意,我尚未曾行一分;
請公著意評一評,此法可存不可存?

关于作者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