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饱含深情、启迪人生的厚重之书。这部书,不仅见证了在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巨变中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而且记录了一个从书香门第大家庭中走出来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女性奋斗者的光辉历程。打开这部书,扑面而来的是芬芳的书香,令人感动的是浓浓的亲情,激荡人心的是纯真的爱情,催人奋进的是奋斗的精神,给人启迪的是人生的智慧,依依不舍的是深沉的思念,令人难忘的是温馨的往事和难忘的回忆。虽然我并没有见过秦曼云女士,但从秦曼云女士的回忆录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秦曼云女士那颗善良、美好、柔情、真挚的火热的心。少年时代的秦曼云,聪明可爱,好学上进;青年时期的秦曼云,不畏艰辛,敢爱敢恨,历经磨难,投身革命;中年时期的秦曼云,忠于祖国,爱岗敬业,坚持追求,自学成才,勇于奉献;晚年时期的秦曼云,修身养性,爱好高雅,喜欢弹琴作画,撰写回忆录。在父母跟前,她孝敬老人,爱心无限,是一位好女儿;在兄弟姐妹之间,她聪明懂事,关爱家庭,是一位好姐姐好妹妹;在单位里,他积极努力,恪尽职守,严于律己,是一位好同事;在家庭中,她理解丈夫,忠贞不渝,是一位好妻子;在子女儿孙跟前,她性格坚毅,勤俭持家,以身作则,彰显大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是孩子们做人做事学习的榜样。追寻秦曼云女士追求和奋斗的一生,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秦曼云女士的奋斗历程,而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她坚毅的性格、纯真的感情、热烈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操。因为具有真情实感,所以才能深入人心;因为饱含无限真情,所以才能感人肺腑;因为全部都是亲身经历,所以作品才更加动人心魄;因为表达了内心之爱,所以更具有不朽的光辉。这部书是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的智慧书写而成,所以更有珍存价值,更能净化灵魂,引起我们的共鸣。读这部书,情不自禁地我流下了眼泪。通过秦曼云女士回顾自己的浓浓的亲情,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多少悔恨和遗憾涌上心头,多少感恩萦绕于心,多少难忘的回忆又一次恍如昨天才刚刚发生,令人依依不舍,令人百感交集。秦曼云女士的这部回忆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恰如久旱春雨、夏日甘霖,给我们以活力,滋润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营养,是我们拥抱未来战胜磨难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内容广泛,博大精深,既是对教育的完美补充,也是人生最重要最丰厚的人格情操教育课程。家风潜移默化,注入心灵。书香门第的家风,总是从点点滴滴的修心修身角度出发,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正确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和困难;不仅如此,传统家风里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爱心,更多的是珍惜和包容,善良和美德。正因为传统家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所以才能“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秦曼云女士祖籍是山东沂水,后来随父母在青岛生活,接着又到济南,随后又随父母去了石家庄,不久又到了天津生活。颠沛流离的生活,兵荒马乱的岁月,丝毫没有改变秦曼云女士的良好家庭教育。祖祖辈辈的美德,耳闻目染的熏陶,无论是处世为人还是接人待物,良好的家风深深的影响着秦曼云女士,使她形成了尊敬老人、善待同事、关爱晚辈的思想品德,并且养成了积极上进坚守梦想的奋斗精神。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胸怀就会决定什么样的境界。正是因为有品德有风骨有品位有修养有追求,才会决定秦曼云女士青年时期投身革命,为了祖国追随组织,历经沧桑沉浮,不辞辛苦,勇于担当,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秦曼云女士自幼具有聪颖的天赋,受家庭环境熏陶和影响,既有贤妻良母的美德,又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在学习上很早就彰显了自己的才华。在上小学阶段,秦曼云女士的作文就在班级里成绩突出,名列前茅。秦曼云女士根据自己的观察写的作文《鼠》获得了全校的嘉奖,并且得到了10元钱的奖金。要知道那时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袋面才三四元钱。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秦曼云女士十岁时患上了肺结核病, 不能继续上学了。由于那时候没有特效药,肺结核病难以治愈,所以幼年的她只有在家养病。我们可以想象,这次病魔对她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一个优秀的女孩才华不能发挥,一个热爱生活的学生不能去上学读书。可是秦曼云女士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用自己百倍的努力,从家人中学习识字看书,练毛笔字。虽然她上学的时间并不长,但她靠自学学习了很多知识,并且阅读了《红楼梦》、《家》、《春》、《秋》、《小妇人》、《飘》、《茶花女》、鲁迅作品等大量中外名著。除了读书之外,她还练习大楷、小楷等毛笔字,帮助家里父母亲干家务,照顾妹妹的饮食起居。随着病情的好转,年轻的秦曼云女士满怀报国之志,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天津解放后,于1949年6月如愿以偿考进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从此开始了她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青春岁月。秦曼云女士的青春时代是一个百废待兴充满活力的时代。风华正茂的秦曼云女士由于富有才华,而且积极努力,很快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成为班级中的副组长。在奠定革命信仰的洗礼中,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在追求革命的道路上,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她结识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孙枫先生。从此两人志同道合一起谈论人生,追求梦想,携手并肩,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因为热爱,所以追求;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理解,所以呵护。他们就像双飞的燕子,拥抱着春天。虽然在通往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几经沉浮,经受了无数的生离死别和沉沉浮浮,但秦曼云女士始终保持着坚贞不渝的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在艰难困苦中,她用憧憬和柔情滋润着生活;在书信往来中,注入了她柔情似水的眷眷深情;在投身国家建设过程中,不畏艰辛,服从组织安排,风里来雨里去,从天津到丰镇,从凉城到萨县,从萨县到北京,再到包头,她和孙枫的爱情之路经受了时间的检验,经历了分别的痛苦,经历了生活的颠沛流离,经历了征途中的风风雨雨,最终成为幸福家庭的榜样。事实上,秦曼云女士虽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她一辈子都把主要精力在文化氛围中汲取着、熏陶着、浸泡着。无论是战乱时期还是和平岁月里,她始终都坚持学习各种文化技能和知识,她不仅喜欢书法绘画唱歌弹琴,而且利用业余时间投入科技钻研,努力学习实践。进入包头糖厂工作后,从一名化验员到代班长,从制糖化验技师到工程师,她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一次次的奖励,一张张荣誉证书,既是对秦曼云女士的鼓励,也是秦曼云从平凡到卓越、从普通到辉煌的风雨历程的见证。从1949年参加革命到1990年,六十岁后才光荣离休。秦曼云女士在包头糖厂工作期间,先后获得了内蒙古科委科研成果二等奖,编写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甜菜制糖手册》,撰写过全国甜菜糖业科技情报站出版的《甜菜糖业》专业论文。秦曼云女士对于自己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掌握的工作技能,从来不保守,不自满,始终从工作需要出发,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她虚心请教能者之师,无私地与同事和子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攻克科研难题,搞好科研实验,她在生产一线亲自取样,不惧寒暑、风雨兼程奔赴在科研所、学校、企业;为甜菜糖业工艺技术培训、化验员培训以及工人大学讲授专业课程。她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的奋斗之歌,用自己的拼搏和奉献演绎了自己壮丽的人生。在秦曼云女士的回忆录中,最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是爱情,最情深意长感人肺腑的是亲情。无论是对自己的长辈的赡养照顾,还是对自己晚辈的呵护关爱,不管是艰苦岁月的精打细算,还是和平时期的勤俭节约,在秦曼云女士心里,始终牵挂着自己的亲人。点点滴滴的关爱,丝丝缕缕的柔情,总是彰显着秦曼云女士慈悲的情怀、善良的心地和人性的光辉。她的爱,有时如和煦春风,温暖柔和;有时热情如火,感人至深;有时似涓涓细流,源远流长;有时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秦曼云女士对待自己的亲人,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和情节,读后令人落泪。她用自己的坚强战胜了苦难,用自己的热爱融化了冰雪,用自己的坚韧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用自己的柔情珍爱滋养着子女,用自己的精神影响和感染着子孙后辈。千言万语,不能表达我们对秦曼云女士的尊敬;殚精竭虑,无法形容秦曼云女士的无限深情。秦曼云女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无数当代人和后代人学习的典范和榜样。秦曼云女士的这部回忆录,既是一部青春的旋律,又是一部奋斗的历史;既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真情注解,又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完美诠释;既是一部启迪人生的智慧结晶,也是一部传承家风的美德宝典。
【作者简介】:王金启,网名:墨海顽石。陕西人,一位酷爱文学的诗人。近年来所发表文章有十多万字,约2000余篇,常见多家报刊及各大网络平台。其中,凤凰网有自己的文集。
【主播简介】张海俊:女,内蒙古包头市退休教师,全国十佳银龄朗诵家。追求文字与声音的完美结合。传送正能量。
获得证书:中国诵读学院《现代汉语艺术》教师资格证书;《全国艺术特长生认证委员会》考官证书;悦读东河会员。《包头鹿城诵读会》声韵导师。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榴莲方子蝶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陕西文谭 往事余味
棣花古镇乡土文化研究院
平台往期作品阅读:
王金启‖天鹅(大青衣诵读)
王金启‖永恒(冰凌花诵读)
王金启‖北国草(乐天儿诵读)
王金启‖读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有感(主播:冰凌花)
王金启‖星星草(丁洁柔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