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丈量方法及针刺深浅
一、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要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能准确找到穴道,针灸里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是根据自己的骨骼来丈量。
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大拇指的宽度也是一寸。
食指中指无名指这三个指头并在一起的宽度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当然是以病人的手为标准,不是以施针者的手。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这就是同身寸。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像任督二脉的寸就是另外的丈量方式,是用均等法。
二、针刺的深浅
我们下针有深有浅,是受季节的影响,根据黄帝内经,春夏下针就比较浅,秋冬下针比较深,因为气在不同季节沉的深浅不一样,针灸的本质是要引到气,让人体自己恢复,所以气在什么就下到什么地方。
另外针的深浅也根据病的位置,根据黄帝内经,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如果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针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骨,就下在骨头的旁边。根据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针灸过去有句话叫做“腹深似井,背薄似饼”。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腹部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还有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
三、穴道位置的大原则
穴道永远在肌肉和肌肉、血管、骨头、筋的旁边,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下针,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没有这种穴道。穴道都在肌肉和肌肉中间、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血管之间,筋和骨头中间、骨缝中间等等。不要直接扎在肌肉上面,也不要扎在骨头上面,也不要扎在筋上面。当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这是我们基本上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
四、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成人与幼儿(14岁以下)下针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叫单刺。
一般留针留十到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三十、四十分钟、一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指头放在那,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四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这我们出针的方式,因针头很利,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会把血带上来。这是起针的方式。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
那小孩子用单刺。当小baby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什么叫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了,根本不留针。
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剌不留针,十四岁以上,就留针。
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最合适。有的人下针后会晕针。中医有一句话“药不瞑眩疾弗缪”。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所谓“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如果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
所以如果扎针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还有的晕针是因为病人姿势不对产生的晕针,所以我们要病人采卧姿。让他躺倒,扎针最好不要让他站着扎或坐着扎,都容易晕针,躺着扎最好。
姿势不良产生的晕针怎么处理?就像急救一样,先下人中。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叫病人躺平,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晕针没什么可怕的,不过我针灸还没遇到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