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下智慧公路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2021年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提出提升智慧发展水平。加快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全方位布局交通感知系统,提升多维监测、精准管控、协同服务能力。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
问题1
智慧公路建设原则-问题导向
感知基础力量薄弱:从感知问题角度出发,机电设施规模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还不够支撑和满足日益增长运营管理及出行服务的需求。
安全保障有待提升:从通行安全角度出发,对于公路特殊路段(特大桥、隧道、高边坡)、特殊时段(夜间、雾天、冰雪)、特殊车辆(两客一危)、违法行为(超速、逆行、违停、低速、车道偏离)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综合管控手段不足:从管理角度出发,大量流交通已是常态化趋势,相较落后的综合管控手段无法满足运行现状,易造成路网压力大、交通拥堵等现象。
服务能力手段单一:从对外服务角度出发,对于日常服务及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的准确性、时效性、便捷性等特点尚未达到要求。
资产管理手段匮乏:从道路主体角度出发,对于公路核心价值管控对象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手段匮乏,易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等现象。
智慧公路建设原则-分步实施
信息化阶段: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完善路网感知设施,提升公路管理信息化水平、应急处置能力和出行服务水平。
网联化阶段:打造车路协同的智能道路交通环境,提供准全天候通行、车道级管控等服务,具备支持面向网联车的服务能力。
智能化阶段:强化AI技术应用,建设具有自主控制、自我诊断、自我修复功能的新型设施,支持高效率的完全自动驾驶。
问题2
智慧高速建设中“边”的作用更加突出
算力下沉 交通状态精准感知:边缘计算在路侧提供算力,支持多源感知数据的实时处理与融合,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交通状态。
时延降低 单点管控及时触达:边缘计算可以为安全类、控制类等时效性强的场景提供一个“感知-决策-发布”自闭环的低时延、高可靠应用环境。
边云协同 多点联动全面服务:发挥边缘计算设备数据交互节点作用,与云平台获取的信息形成联动,提供跨节点的应用功能,适应高速公路的线型特点。
问题3
基于导航的应用:与高德、百度等互联网图商数据共享,形成更为准确的交通信息数据,为公众出行服务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重点营运车辆数据的应用:共享并接入重点营运车辆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实现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为应急指挥和执法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气象数据应用:与气象部门进行数据对接,加强精细化预测预报工作,为驾驶员选择出行路线提供气象保障,切实增强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能力。
一路多方应急联动:与公安,交警,路政系统进行信息对接,实现多方应急联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 | WTC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