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田乡情》郑绍录作品展示

备注:近期由于稿件蜂拥而至,暂时没有足够时间仔细核查错别字,故需要作者自行仔细检查,谢谢理解!

潘田乡情》文章展示

书中情

那是1973年7月15日下午,二年制高中毕业,我抱着沉甸甸的课本依依不舍的走岀潘中课室。遥望天边的云彩思绪万千,直觉告诉我,今时在潘中校道的石台阶上,每往下走一步,就意味着离开读书的日子越来越远。此刻,课本就像热恋中的情人将要从我怀中消失,使我久久不愿松手。面对渺茫的未来,我默默地问尖笔山顶的云彩,我的路在哪?我还有读书缘吗?

文革时代,高中毕业后,一律回乡参加劳动,两年后才有千分之几的工农兵,通过推荐保送上大学。我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却忘了一天的劳累,在煤油灯下阅读文化革命前初高中课本“充饥”。有时借来《智取威虎山》、《三家巷》和《香飘四季》等小说读得有滋有味,从这些书中找到了些许安慰并获取精神食粮。

时逢改革开放,我们有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记得在当年的成人大学课本中,我写了一首打油诗:中年再博少年志,只因书缘未了时。

那年月,家父曾问我个人的经济状况,我禀曰:我的钱都花在书上了,财富全在我脑海中。

回首人生几十年,我们亲历了文革、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特别是来到深圳特区之后,常与全国各地的同行合作共事谋发展,我们将书本上的知识化作智慧和力量,越过了N多的奇峰和平川,取得了诸多的经验和教训,实现了梦寐而求的人生价值。回首往事,感悟知识才是最公平最可靠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对她真诚付岀,就有可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常言道,书本是人类智慧的精华。现实中,完成学业走岀校门,只是读书人万里征程的第一步,进而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能量和智慧,升华为精神和物质财富,这才是现代人的人生追求。

常记起读小学时一位老师的教诲:“唯有知识深藏在自己的脑袋里,才有无穷的智慧和能力”。我珍惜书中情,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老师。书中情,永驻心中!

走近成功者

与成功者进饭局是快乐的,他们会不断的把好肉好菜往同桌碗里送,因为成功者在宴席中也没忘记前后左右……

凡靠自身努力的成功者,都是一部从磨难走向成功的书。我们正处于英雄辈出时代,无论是“黄埔军校”毕业还是草根出身,只要有能耐,都有可能成为领军人物。其实民间从来都是孕育英雄的土壤,即使在草莽深处,仍然有着民族的脊梁。

现阶段新潮民营企业家,大都具有较高素质,具扎实的行业技能,具多方位的合作和领军才华。他们是在任何险恶中不言败的一群人,他们是风浪中磨练出来的剑。他们大都是白手起家,在没有或少有政府支持和资源的情况下,凭智慧和汗水冲破了重重压力,闯出了一条路。他们正在或已经完成从拼汗水到拼知识拼科技的转变,未来跨国际的集团公司有可能就在他们中间脱颖而出。

对于成功者,特别是乡人中的成功人土,无需敬畏他们,更不要嫉妒他们,最有益的是走近他们,关注他们,研究他们,学习他们,希望最终超越他们,这才是走向成功者的意义所在。

走近成功者,融进好圈子好团队,真的会带来好运。

大赢家

夏日故乡的早晨一片诗情画意,绿色田野中快步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童颜鹤发,老远就直呼我的乳名。我礼貌的回应,“叔公早上好!”。寒喧之后他没有留步之意,而是我本能的快步与他同行。

“叔公大清早去哪?” 呵呵,“天刚亮我就启程走五里路去集市买酱油,现正要赶回山里茶园做早餐。”叔公51岁时承包了村里的茶园,现在己过40春秋,他习惯了老顽童般将年龄倒着念:我今年19岁了。“叔公你每天吃啥?”呵呵“我想吃啥就吃啥,吃山里自种的农家菜,喝山泉水。”“你每天忙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管理茶园。子孙要我在家亨清福,我不习惯,还是茶园好。”“你每天都想些什么?”“我什么都不想,只想舒心过好每一天,不做亏心事,我今血压正常,行走自如,按命理我可活到118岁啦。"

我在外打拼多年,目睹世人N多的大赢、小赢,长远看来,眼前健康长寿的叔公才是真正的大赢家。某明星大腕英年早逝,病重期间,面对窗外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叹惜道:他们比我强啊!

如果用简明数学来表达,那就是:人生的长河中,身体健康是所有零前面的1,金钱.地位,等等等等都是这个1后面的零,假如哪一天,这零前面的1没有了,那后面再多的零还有意义吗?

故园晨曲

小鸟的欢歌把我从甜梦中轻轻唤醒,故园的天然氧巴将我温馨拥抱,高密度负离子与我亲了一夜;咪开双眼,朝阳已透过窗户投到了我的席梦思,在老家过双休真爽!一觉卸去了都市夏日的几番辛劳。

窗外飘来阵阵花香,绿水青山环抱的家乡没有都市的喧哗,乡亲不知雾霾是何物。昨晚娘酒的甘醇仍留心扉,亲朋故友笑声依旧,这是唯一直呼我乳名的地方,这是我可以光着膀子走家串户的地方。回归故里,绝对放松,故园度假,乐不思深(圳)。

晨光洒满温馨的农家,杜鹃花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相映霞辉。勤快的母亲将家打理得整洁明亮,乡下的家,从没用过杀虫剂,却不见一个蟑螂老鼠的踪影。

正想向母亲问个早安,此刻母亲已做完晨运提着精美早餐向家走来。儿回老家母亲喜上眉梢,总是为儿张罗,回归母亲身边,我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晨曦触发了雅兴,我取出挂着绣球的竹笛,上楼顶吹奏一首学生时代自编的客家晨曲,委婉的笛声中仿佛多了一分成熟和厚重,悠扬的笛声与小鸟的欢歌合成了一组晨光交响曲,引来红霞满天…

感谢母语潘田声

牙牙学语从父辈中传承了一口纯正的潘田声,幼小的心灵天真的以为天下人都是如此的声音吧…

稍长大却发现,四坳外的语音都与我不同,好奇的是父辈们讲话总是随外人而变腔。天真的问长辈:为何外人不附和我们的声调?而偏偏要我们附和外人的腔调转?中学时期曾叛逆的认为:我们的自信自尊在哪?

社会上混了几十春秋,历经摸爬滚打始得大悟,轻巧低调的潘田声是老祖宗传承给我们的无形资产,潘田人讲国语字正腔圆,讲粤语唯妙唯俏,讲潮汕话也像模像样。潘田人从学讲话开始练成的灵活,从讲话开始养成的对外包容和合作精神,潘田人骨子里的谦虚谨慎和务实,这正是现代社会成大事的基石。

我感谢母语,我为潘田人而骄傲,坚信终有一天,诺贝尔领奖台上会响起我高贵的潘田声……

走向都市

——献给外岀打工的家乡兄弟

走出去

惜别了养育我的故土,

踏上了寻梦的都市路。

举目无亲路难行,

大厦林立何处是归途?

身上盘緾逐日少,

馒头白粥且填肚,

铁皮房里暂屈身,

少年壮志不言苦。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走进去

踏破铁鞋路茫茫,

男儿在外当自强,

快餐拎到车上啃,

攻关不克到天亮。

欲问此时君累否?

冷水冲脸迎朝阳。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以往印象在书上,

今朝时代将咱炼成钢。

当首次走进售楼大厅,

聆听甜美的先生你好;

顿悟已走进都市,

回首峥嵘岁月,

酸甜苦辣自知晓......

走上去

人生是无涯的巍峨山脉,

每天应是对远方的向往,

到了一个远方,

又有一个远方在呼唤,

无穷的远方,

永恒的激情,

攀登向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