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博士学位而浪费宝贵的时光呢?

   1936年到1938年,由清华大学推荐,只有初中文凭却成为清华教师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这便引出了一段佳话。

    剑桥是闻名世界的学府,不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地想来“镀金”。一旦获取剑桥的学位,那将是身价倍增!华罗庚因发表重要的学术文章,已受到西方学者的注意。所以,他到剑桥大学没几天,著名数学家哈代(C.H.Hardy)就告诉华罗庚:“你的作品很多,完成一篇好论文是没有问题的。我想你一年内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没想到华罗庚回答:“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有两年的研究时间,还是抓紧时间学习,多写些有价值的文章。念博士不免有些繁文缛节,太浪费时间了。”哈代大感意外,说:“东方来的人,不稀罕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你是第一人!”

    此后,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华罗庚从没有登记考学位,他只是杂杂实实地发表了十多篇数论方面的论文,成就了“他在数学上有最深刻贡献的时候”。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徐贤修回顾:“华先生留英期间,数学界发生一件大事,即苏联大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前面曾说过的哥氏对于奇数的臆测定理。华先生是一位极具毅力的人,这时他马上致力于哥氏定理推广到偶数问题的研究。直到今日,所有研究这个问题得到结论的人,华先生还是最杰出的一位。在英国的两年中,他对数论热门研究的各个问题的贡献,深受国际上注意。”由此不难看出,华罗庚对真知的追求与收获已远胜过博士学位的光环。

    华罗庚自身的经验,以及他见到了许多高分低能、高学历低能力的所谓“人才”,使他更加切实地认识到:“学位和文凭绝对不能与真才实学划等号。”因此,他在许多的讲演中一再提到独立思考、自修、真才实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56年,华罗庚在《中国青年》发表《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的文章。提到:“解放前我们看见不少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一生事业的道路是:由大学毕业而留洋、由留洋而博士、由博士而教授,也许他们在大学时有过一颗爬上科学高峰的雄心,留洋时也曾经学到一点有用的知识,博士论文中也有过一点有价值或有创造性的工作,但一旦考上了博士当上了教授,也就适可而止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抛之九霄云外,几十年也拿不出一篇论文来。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惋惜的事。”

    1985年1月,华罗庚发表《要培养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明确提出自己对人才、文凭的看法。他认为:“重视人才绝不等于重视文凭,而是重视才能,即重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文凭只能作参考。”接着,他就此展开,以实例来说明自己的看法。他说:“我28岁任西南联大教授,38岁成为美国的教授,但我并没有博士头衔,是我国学部委员中唯一没有博士头衔的。爱迪生、法拉第也都不是博士。所以,不能只重文凭。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讲求实效,使学生真正具有真才实学,做到博学多能。”

    有人可能会说:像华罗庚这样做实在是太愚蠢了。为什么不要个剑桥的博士文凭呢?那样,以后的路会更好走。

    可是,如今反过头来看,他有剑桥的博士文凭又会怎样?

    有人会说:华罗庚的情况是不可复制的。

    可是,为什么不可以复制?他又不是天才(小时候是差等生),他能有这样的底气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何在?是不是因为他能抓住根本,而世人却太多的一叶障目了。

    还有人会说:如果按照他那样的路走,太难了。

    笔者只好叹道:是呀。

    可是,他那样的人生、那样的追求、那样的思路是能给我们启发的。

     还有,社会是不是应该往前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