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创作之禁忌

文/高福林

“诗病(四声八病)”说起源于齐梁,加之有唐以来各朝代对诗创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禁忌”,当代人把这些汇总以后,“诗病”和“诗忌”也就自然形成了。

诗源远流长,唐朝是中国诗的珠穆朗玛,后来走了下坡路。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各种要求和禁忌不断的累积,越来越多越严,似乎这样创作的诗才会完美。其实是束缚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手脚,到了当代,便只有“规则”而无“诗”了。

李白最不讲究规则,他的名篇名句叠出,流传千古,丝毫没有影响在中国百姓心中的诗仙地位。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窃以为,诗随心放,感动自已,打动他人,产生共鸣,便是好诗。一首随心所放的、纯天然的诗,假如按诸多“禁忌”去修改,最后把意境、情感全修没了,那里还有什么好诗!

然而,到底怎样划定诗病、诗忌的范畴呢?

一、诗之病

昔人论诗有八病,在初学者来说,虽不必十分注重,然亦不可不知。今试分别言之:

1、平头。谓上句一、二两字不得与下句一、二两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之类。

2、上尾。谓上句末字不得与下句末字同声。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同为平声之类。

3、蜂腰。谓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同则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如古诗“远与君别久”,“与”、“久”同为上声之类。

4、鹤膝。谓第一句末字不得与第三句末字同声。同则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如古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截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素”、“扇”同为去声之类。

5、大韵。谓上句首字不得与下句末字同韵。如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与“垆”同韵之类。

6、小韵。谓上句第四字不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字与“清”字同韵之类。

7、正纽。谓上下两句之中,有一平声字不得再用上、去同韵字。即已用东字时不得再用上声之董、去声之冻。因东、董、冻三字为一纽也。如古诗“我本汉家女,来嫁单于庭。”“家”字在平声六麻,“嫁”字在去声二十二祃,同为一纽之韵。

8、旁纽。谓上句首字已用平声东韵之字,下句首字不得再用上声董韵或去声送韵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韵、送韵之字,则下句不得再用东韵之字。如古诗“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上声二十一养,“梁”平声七阳。“梁”“丈”同韵,即为一纽之类。

二、韵之戒

1、戒“落韵”

  近体诗要求一首诗里所有的韵脚字都要在一个韵部之内。把其他韵部的字拿来做韵脚,那就是“落韵”,也叫出韵。比如: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韵字“屏、萤、星”都属《平水韵》的“下平九青”。如把第二句“流萤”换成“流莺”则不行!因为“莺”字是在“下平八庚”,韵是不能乱串门的,否则就是犯了诗病。

2、戒“凑韵”

  凑韵,是指韵脚字勉强为“押韵”而凑合使用,与全句的意思并不相符合、也不连贯。特别是限韵、步韵写诗,为了合上韵脚,常出现“凑韵”现象。诗句就是在盖高楼,韵脚就是根基,一定要稳!乱凑韵字,就是伪劣材料,盖出的楼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对诗体会形成严重的破坏。

3、戒“重韵”

  梁章钜《退庵随笔》:“作近体诗前后复字须避”。重韵,就是在一首诗里,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重韵是近体诗写作的大忌,应尽力避免。但古体诗可不避重叠。如杜甫《杜鹃》诗:“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问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开头四句就有四个重韵。不过,这一点一定弄清楚,他是写“古体”,“近体”学他就错了。

4、戒“倒韵”

  就当下来说,倒韵是个常见病。有的人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儿颠倒着说,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有的词正反都没关系,有的就不行。把“山川”写成“川山”难受不?把凤凰写成“凰凤”可笑不?你再把“麒麟”给写成“麟麒”不感到别扭吗?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字的习惯顺序,一切以自然本真为美。

5、戒“哑韵”

  所谓“哑韵”,就是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袁枚《随园诗话》“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有的字看着就不喜欢,读着也不响亮,就别强用它。葩即花,而葩字不响。芳即香,而芳字不响。

6、戒“僻韵”

  “僻韵”就是不常见的生僻字作韵。我们依然借用袁枚的话“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偶尔玩玩文字游戏可以,但是真要写出一首好诗,那些“僻韵”的选用其实往往会破坏整个作品的形象。比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有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显摆出来的正是诗病。

7、戒“挤韵”

  也叫“犯韵”或“冒韵”。即一句之中,有了韵脚的韵字了,就不要在句中再选用这个韵部的字了。不然在音上犯重,读之不美。

我们就以王安石《泊船瓜洲》作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无疑,这首诗不但撞了韵,还挤了韵。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句中“山”是固定名词,赋予了特殊地位,所以把撞韵挤韵之伤消于无形。全诗读来顺口流畅,成为一首千古名诗!

以此可知,写诗出现撞韵或挤韵,不要简单地说是允许或不允许,要看作者有无高深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能力,是否能把“死韵”做成“活韵”!

8、戒“复韵”

一首诗中,意思一样的字,或相近的字,不要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就不要再去押“愁”字,押了“花”字就不要再去押“葩”,还比如,押过“香”字了,就不要再去押“芳”字了。诸如这般,以此类推。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犯题。诗要求词语精炼而意丰,出现“犯题”,自然就收窄了作品的内涵。如诗题《登峨眉山》首句即写“峨眉峰耸入云霄”;诗题《月牙泉》,首句即写“鸣沙山下月牙泉”,诗题《游紫云岭》诗中句写“紫云岭上游”。古人用首句或诗中句作题甚多,仅为有别于它诗,似与题意无关,不属于犯题范畴。

关于押韵,还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但有个总的思路是,注意音节的响亮,注意意思的通顺和明白,再注意一下韵字与诗意的配合度。

韵字和诗意如何有关系吗?当然有!不同的韵字,对应着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我们还是参考一下古诗话有关这方面的言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多写,多琢磨,就会有自己的体会。

三、律诗之忌

律诗是一种十分精致的文学架构,它有中国式的平衡对称美,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整体架构又具有整齐中见参差,参差中见整齐的美。它利用音、形、义的配合,构成了多维性对称和变化。胡应麟《诗薮》:律诗是“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羽,互合以成声。”徐增《而庵说唐诗》:“八句诗,何以名律也?一为法律之律,有一定之法,不可不遵也;一为律吕之律,有一定之音,不可不合也。”故而,写作律诗要掌握其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勿违犯禁忌。

1、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王夫之《姜村诗话》:“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诗歌立意贵集中、创新、深远、真挚。古人云:“意多乱文”。一首诗意绪纷乱,等于无意。如宋《西昆酬唱集》中的《泪》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

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北宋西昆派追求形式美,堆砌词藻典故。此篇将八种不同的悲苦之泪并列排出——思妇、弃妇、征夫、纤夫、皇后、壮士、悲秋、伤春等多以典故出之,犹如一盘散珠,漫散浮泛。虽然诗中有意象,但立意并不明。

当前律诗创作中,注意了形象性,而忽略立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就不举例了,留待大家阅读时发现吧。

2、忌少形象、缺意象、多政治术语

诗是形象的语言艺术,它不同于政论,必须有诗味,有意境。林纾《春觉斋论文·应知八则》:“意境者,文之母也。”情景产生意象,意象是意境的基础。意境是比意象高一级的美学范畴。

如某《永葆先进》诗

离休干部党性坚,理想信念志不偏。

三个代表知行践,两个务必永承传。

遵章守纪廉政倡,求真务实伟业镌。

老骥壮心葆先进,修身盛世谱新篇。

此诗内容健康,有真情,因只讲道理,形成了只有“意象”,没有“意境”,虽然押了韵,但缺少诗味。

3、忌对仗不工、偏枯

对仗也称对偶,体现了诗的均衡美,是律有别于绝的重要标志。它要求颔、颈联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平仄相反。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三种:

①词性不同:如:“烈士热血征途洒,三山倾覆九州红。”“热血”与“倾覆”一是名词一是动词,词性不同。再如:“游荡华街逛超市,追寻时尚不惜钞。”“逛”是动词,“不”是副词。“超市”名词,“惜钞”动宾词组,不符合对仗要求。

②平仄未相反:如:“披荆斩棘奔四化,国强民富业绩宏。”此联依新声判断:上句“披荆斩棘”是平平仄仄,下句“国强民富”是平平平仄,未能相反。“奔”是双音字。

③对仗出现偏枯:偏枯是指对偶句中的两物对一物,或以一意对两意,或种事物对属事物,显得不工整。如:“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杜甫)“骏骨”为一物,“熊罴”为两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橘柚”为两物,“梧桐”为一物。“往昔悲唱阳关曲。今日欢歌西部篇”“阳关”是属类,“西部”是种类,“西部”包括“阳关”,故是偏枯。

4、忌合掌、四平头

(一)合掌,指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犹如两掌相合。律诗字少意丰,必须惜墨如金,以有限的字词表达更多的情景意蕴。故“合掌”乃作诗之大忌。合掌有三种情况:

(1)一联内用同义字、同一字相对:冒春荣《葚原诗说》云:“对法不可合掌。如李宗嗣'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皆、尽’合掌。”其它同义字如“犹、尚”、“因、为”、“听、闻”、“知、觉”、“如、似”等等常会构成合掌。

(2)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也是合掌。如:“仙人洞里怀先哲,会议厅中忆昔贤”“怀先哲、忆昔贤”合掌。“古迹高昌遗址破,交河故地旧城残”“遗址破,旧城残”合掌。“不尽沙丘一抹绿,无边瀚海水盈潭”“沙丘、瀚海”合掌。

(3)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所用辞藻典故虽不同,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魏庆之《诗人玉屑》:“两句不可一意”。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虽写两种动物,两种神态,而含义均是思乡。梅圣俞《较艺和王禹玉内翰):“力锤顽石方逢玉,尽拨寒沙始见金。”纪昀《瀛奎律髓》:“二句亦合掌”。今人犯“事异义同”合掌者颇多,随择两例:“每借浮云遮丽日,常生迷雾蔽晴天”、“千山披素裹,万壑挂银装。”

(二)四平头,即律诗中间对仗的四句第一音节皆用一类字。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二联: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

赵蕃《梅花》中二联

未至腊时先访问,已过春月尚跻攀。

直从开后到落后,不问山间与水间。

四句开头“未至、已过、直从、不问”均为偏正词组的副词语,亦为“四平头”。

5、忌音步应谐不谐,应变不变

音步指词或词组间因表达语意而拖长语音形成的间隔。它具有节奏美。五言与七言诗音步均有两种。

五言:

(1)二I一I二,

(2)二I二I一。

七言:

(1)二I二I一I二I,

(2)二I二I二I一I。

要求一联之内音步相同,两联的音步要相异。如:

杜甫《蜀相》

映阶I碧草I自I春色,隔叶I黄鹂I空I好音。

三顾I频烦I天下I计,两朝I开济I老臣I心。

对于音步问题,现代诗人最容易忽略,常见出现应同不同,应异不异的现象。如:

奥运I圆I夕梦,

神州I百业I华。

披荆I斩棘I奔I四化,

国强I民富I业绩I宏。

——上两联音步应同未同

时逢I端午I日,晓发I木兰I舟。

白莲I千秋I涌,沧波I一脉I流。

——此两联均为2、2、1音步,应异未异

6、忌章法欠周

章法亦称结构。律诗的结构,有两方面涵义:

(1)外在结构:指诗之材料安排的规范,比如开头、结尾,中间两联对仗。它按句式的规划排列,属于结构的外部要求。

(2)内在结构:指感情,萌发、深化、结束的进展过程,简称为起、承、转、合。在创作中处理结构问题,就是如何把外部范式和内在感情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主旨。起承转合是诗歌抒情的进展过程,但不能死定为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因为诗人创作时,抒情进展过程并不一定与外部结构完全同步。如: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主旨是寄托高洁情怀,抒发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联:起,就题而起,写出山居的季节、时间、特点。颔联:承,紧承首联写山中秋季新雨后的夜景——清新、幽静、明净,景中有情,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承上,依然写景。但两联对仗有变化。其一,颔联,是自然,静景;颈联侧重写人与自然的活动,是动景。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两联又互为补充,清泉、苍松、翠竹、青莲、明月,都是诗人高洁情怀的写照。其二,音步有变化,颔联是二、二、一式,颈联是二、一、二式,形成节奏旋律美,没有“不谐”之病,为尾联的转合作好铺垫。尾联:亦转亦合。化《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典反用之,以抒发隐逸之情。

由此可见,起承转合的节点是灵活、定而不死的,但过程必须是完美的。假如八句诗并列,没有深入、发展、结束,就会使人有未写完之感。

四、绝句之忌

绝句于律诗之忌,又知趋避矣。分述如下:

1、可加可减

如五绝之诗,加二字为七绝。七绝之诗,减二字为五绝之类。

2、可多可少

如一诗之中,一意分为四句,或四句仍归一意之类。

3、可彼可此

如咏梅之诗,可移而咏菊;咏山水之诗,可移而咏风月之类。

4、可上可下

如七绝仄起押韵之句,与第四句同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苟其不分层次,上句与下句可以互易之类。

总之,格律诗创作是继承、发展传统诗歌艺术不可或缺的诗体,它体现了音乐美、和谐美。诗创作,应该尊重最基本的规则要求,至于各种禁忌,能避则避,尽量追求完美。当规则与诗的灵性、意境有冲突时,应以意为先。唯此,才能创作出表现时代的崭新篇章。

(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高福林专集

【作者简介】高福林,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山东省冠县人。号三善斋主,笔名一苇子、百衲生。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四个全国文学组织的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丁芒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诗词领军人物。1969年以来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有诗词集、新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长篇人物传记、诗词学习工具书(30余万字)等多部专著。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作品被收入《世纪诗词大典》等多种版本,辞条入选《中华当代诗人作家》影集。

(0)

相关推荐

  • 何鹤点评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何鹤点评 题拥水公园 张耀祥 气净天蓝草木荣, 蝶飞鸟啭伴蛙鸣. 柳垂蹊径花争艳, 笛脆湖边鲤卖萌. ...

  • 略谈诗词的平仄格律

    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送我一本<词谱简编>,自此对中华诗词的平仄格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近,看到很多人开始写格律诗.填词,就稍微关注了一下.结果发现,大家的基本功有待提高,有的人根本没有读过 ...

  • 一颗子弹的诗

    一颗子弹: 我现在是 写春难得容见春, 二月熟风暖如金, 问春屠苏城里外, 对景倾欢酒欠银. [偷笑] 一颗子弹: 哈哈哈哈.俺子弹是 深山问道不修仙, 独坐禅房曲不弹, 合手度过春夏秋, 多少相思写 ...

  • 格律诗创作中的一些禁忌

    聂笑民 格律诗创作中,除我们已经知道的平仄.押韵.对仗等基本格律规则要求外,还有一些声韵.构思及表达等方面的细节问题需要忌讳. 一.忌孤平与三平尾.三仄尾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涵盖于基本格律规则之中 ...

  • 格律诗创作技巧略谈

    醉月诗苑 创作格律诗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要处理和把握好高新立意.形象思维.小中见大.景情并茂和炼字煅句,不厌修改等几个环节. 一.立意力求高新 明末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 ...

  • 【诗词课堂】格律诗创作三十八句口诀

    格律诗创作三十八句口诀 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 ...

  • 格律诗创作及诗病刍议

    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舜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虽然诗词的学与写历练沉积到一定程度创作间 ...

  • 格律诗中的“禁忌”都有哪些?

    正文 格律诗要注意的禁忌 一.先说押韵的问题 1.新旧韵:新旧韵混用的问题只有今天才有,这属于出律,按说不应该提,比如:叔这个字,在古代是入声,今天是平声.简单说:假如你写的是注明是平水韵,那么你押韵 ...

  • 【诗词微塾】格律与写作17 五言格律诗创作手法论述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格律诗的八大禁忌及写作技巧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平台 写格律诗的八大禁忌: 一忌孤平: 二忌尾三连平(三连仄): 三忌换韵: 四忌失粘: 五忌合掌: 六忌重字: 七忌直白: 八忌新旧韵乱用. 今天说说格律诗的写作技巧 一.律诗8 ...

  •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一]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二]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三]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四]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五]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六] 浅谈格律诗创作入门[之七]

  • 格律诗创作时,中间四句对仗,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格律诗创作时,中间四句对仗,需要注意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