鯚鱼地往事:“大冶第一人家”的兴衰
◆ ◆ ◆
楚尾幽寻
◆ ◆
鯚鱼地往事:“大冶第一人家”的兴衰
◎刘远芳
大冶鯚鱼地余氏,尊周武王之子叔虞为远祖第一世,尊余良为近祖第一世,据说余良是叔虞的八十四世孙。余良之父余戭,于唐太和元年(827)任史馆修撰,黄巢之乱平后,返居歙州休宁,后迁洪州宁州(今江西修水),居长茅。
余良第十三世孙余百七(字克雄),由江西武宁迁潮坑(今属阳新洋港),后入赘大冶县南昌堡葛山下,即今殷祖镇余明甫湾,生子二:思敏、思臣。思臣生万七(字明甫)、万八,后裔分居大冶殷祖、刘仁八、灵乡,阳新湋源口,鄂州碧石渡等处。
思敏生万三,元至顺(1330-1333)前后,由葛山迁居大冶茗山之下,成为鯚鱼地余氏开基之祖。本文所述人事,即限于余思敏一支。
余祠村村部
1
大冶第一人家
余思敏携独子万三及孙四人,由葛山迁往茗山,定居于南塘,该处位于宫台二里,在今茗山乡门前村张家山北窝,以侧有水塘而得名。这是余氏在茗山下的第一个落脚点。
余氏第三代召一、召二、召三、召六四兄弟,共生七子,皆以辈派“荣”字加序号命名。召一、召六后裔外迁他处,召二、召三后裔迁建门前庄、刘家园,再迁建中门庄、下门庄等。
中门庄后,有一座林木茂盛的小山丘,长近三百米,宽约一百米,形如鯚鱼(学名鳜鱼,又称桂鱼),堪舆家认为其地藏风聚气,宜居宜业,余氏后裔环绕该处,先后建庄数十,邑人统称为鯚鱼地余氏。
余召三生二子:荣六、荣十。荣六是本支余氏第一个大人物。
余荣六,官名余昶。自幼有济世之志,膂力过人,能挽强弓,马上功夫亦十分了得。时当元季,天下大乱,义军并起,各以救世为名,四出劫掠,兴国大冶亦受其害。余荣六建军立寨以自卫,族人群起响应,远近老幼纷纷投奔,茗山一带百姓得以保全。荣六见朱元璋甚得人心,能成大事,便率亲族精锐,赴滁州投军,屡建战功,官至元帅。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各率主力,在鄱阳湖决战。
二十日,两军在湖中康郎山遭遇。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双方展开殊死激战。陈军人多势众,朱军士气旺盛,战斗呈胶着状态,鄱阳湖变为尸山血海。朱元璋帐下元帅宋贵、陈兆先和副元帅昌文贵、左元帅李信及大将丁普郎等相继战死,元帅余荣六与右元帅陈弼、徐公辅于同一日战死。几番恶战,朱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命建功臣庙于康郎山,战殁者赠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计36人,其中封侯12人,余荣六获赠下邳侯。事载《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余荣六是大冶建县以来第一侯,也是大冶人所获最高爵位,虽为死后追赠,毕竟名垂史册。余荣六有四子,后裔分居大冶原籍、湖北监利、湖南长沙等地。(笔者注:关于余昶之里籍身世,亦有别的说法,存疑待考。)
鯚鱼地余氏名人,除余荣六之外,主要出自其弟余荣十一支。
余氏第十世,余荣十六世孙余必迪、必道兄弟二人,兴家有术,育子有方,成为余氏中兴之祖。
余必迪生于明嘉靖八年(1529),殁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享年72岁。他育有五子二女,五子分别为玉简、玉篇、玉成、玉节、玉篆。
玉简,性诙谐,有胆略。援例授山东寿光县尉,迁九江分巡。
玉篇,早成秀才,屡赴秋闱不中,遂弃举子业,纵游累年,然后归耕不出。
玉成,年十四补弟子员,十六食饩,二十成贡生,任山东禹城县丞。
玉节,字声子,号振衡。明万历二十五年中举,二十九年(1601)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出为吉州知州。政余讲学于白鹭洲书院。崇祯登基,“妖贼逞狂岭北”,玉节毅然主剿,从容筹画,卒成其功,擢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以劳疾卒于任。事载《大冶县志》《三楚文献录》诸书。余玉节以其行迹得士林称誉,东林书院列其神位。
玉篆,邑庠生。
余必道,贡生,有一子名玉笏。玉笏之子余翼明,也是关系余氏族运的一个人物,后文将述及。
以上是余氏第十世、十一世重要人物的生平和功名简况。以下略述余玉节一系仕宦情形。
余玉节有六子。长子文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任浙江海宁知县。文明之子国普,清顺治十一年拔贡,任滁州知州、安庆江防同知。国普长子光炅,任广东信宜知县,升陕西临洮府同知;次子光炙,康熙间贡监,候选州同。
余玉节次子浚明,明天启间贡生。
余玉节三子谟明,邑廪生。其子国桢,由岁贡任湖南慈利县训导,升福建闽清知县。
余玉节四子际明,明天启间贡生,任湖南茶陵知州。
余玉节五子顺明,明末授北直隶深州州判,嵩城知县,清初授湖南华容知县。顺明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余国柱;次子国楷,康熙间由贡监任安徽旌德知县。国楷之子光焈,康熙间由贡监任广西梧州通判,升云南禄劝知州,迁四川简州。
余玉节六子允明,诸生。允明长子国楫、次子国梅、四子国梓,均为贡生,后二人一为候选州同,一为候选县丞。
余玉节之子孙多有出息,为官作宰,红极一时。因其在同胞中排行第六,故后世称其支系为六房众。
余玉节兄弟和堂兄弟的子孙,也有不少人取得功名,出仕为官。如余玉成之子维明,顺治间贡生,题叙知县未选,改授经历。维明之子国栻,康熙间岁贡;国柄,康熙间岁贡,任荆州府宜都县训导。
余氏一族,出进士三人(余玉节、余国柱、余世堂,外籍未计),举人十余人,贡生、秀才逾百人,可谓累代簪缨,其最著者,文至拜相,武至封侯。
清咸丰间余氏续修宗谱,大冶知县倪应颐所作序中有言曰,余氏“不但大冶为缙绅巨族,即武郡亦为第一人家也”。武昌府属一州九县,称余氏为武郡第一家族,自是夸大其辞,但余氏为明清之际大冶第一人家,似乎不为过誉。
鯚鱼地余氏祖坟
2
癸未之变
明季,吏治腐败,天灾频仍,民不聊生。崇祯元年(1628),农民起义大爆发。次年,高迎祥崛起,称闯王。三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起事,称八大王。同年,李自成起事。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即帝位,国号大清,统兵南下。至十五年,清军掠山东,李自成陷河南,铁蹄所至,生灵涂炭。
大冶城乡也陷入末日纷乱。崇祯五年,民乱。十年,吕瘦子于峡山聚盗造反。十一年(1638)至十五年(1642),小股农民起义军开始横向联合,杀地主,灭豪强,穷民细户,扬眉吐气,富家大室,土崩瓦解。当地义军又派人去联络张献忠起义大军。形势岌岌可危。
鯚鱼地余氏六房,自余玉节进入仕途后,由老屋湾迁居大冶县城,陆续辟地建房,形成余府一条街,族裔散居城关各处。老家田地家产一并捐给宗族,作为公产。值此风雨飘摇之际,城关余氏府第危在旦夕,乡下的庞大产业亦虑难保全。
余氏家大势众,自不肯坐以待毙。余玉节长子文明其时自浙江海宁知县任上退职家居,眼见形势危急,即与儿子国普和侄子国柱、国楷计议,又回老家与堂弟余翼明等人密商对策。余翼明原任常州府别驾,因赋性梗直开罪权贵而解职归里,他既仇恨阉党,更仇恨农民起义军。大家作出家族决议:余氏与义军势不两立;六房支撤出县城迁回老家或别处暂避;余文明带余国柱等去九江,找明军大将左良玉搬取救兵;余翼明则在乡下组织地方武装。届时里应外合,与起义军一决雌雄。
话说余氏自元末迁居鯚鱼地,人数不断增长,仅统计男丁,第一代1人,第二代1人,第三代4人,第九代“宗”字辈41人,第十世“必”字辈达到55人!经历代惨淡经营,至第十世,余氏已经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僮仆成群,家私巨万,远近知名。
第十世的代表人物余必迪,为人豪爽慷慨,热心公益。当时的茗山地区虽处于大冶县城通向县西及鄂南的交通要区,但河港纵横,山环水绕,往来不便。余必迪先后修筑大小桥梁30余座。其子玉成亦豪侠仗义,屡济饥民,续修津梁十余处,并铺筑县城东、西街路面。
余氏一面将田地招租或向乡民放贷,收取巨额田租和利息,一面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公共设施,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余家怙势作威,开罪于邑中豪族,且大户与穷民天然对立,积怨已深,形成死结,似乎只有激烈的暴力冲突才能作个了断。
崇祯十六年(1643)春,明总兵左良玉所部顺流东下,至道士洑,焚毁盐船数十艘,自此冶邑食盐价格暴涨。是年夏,张献忠陷大冶,设官而治。张部撤走,兴国州起义军又攻破县城。大冶大王山下各姓也趁机焚掠,县城之官署民房几被毁掠一空,余府产业自然未能幸免。
再说余文明辗转到达左良玉军中,好不容易结识部队中一个叫余世忠的将领,以宗族之情说动对方,答应派兵助剿。是年农历五月初五,在茗山的余翼明获悉救兵将至,即发布《告各寨讨张献忠檄》。其文一则揭露起义军的“叛逆”行径:“献忠逆贼,群狐异类,响马凶徒,生来枭獍之心,率尔背君违父。……敢窃天授之名,擅去崇祯之号。”一则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决心:“……翼明符膺郡判,...羊裘舍命,昔所歌思;马革裹尸,今犹矍铄。”再则号召各乡寨堡,共同抗贼:
“数十年读书养气,生平效力,更有何时?三百载敬士尊贤,国家得人,须于此日。总期多张武威,广布声援。官军若来,则赍粮从后,合力恢城。……满纸淋漓,全腔血泪,却提孤剑,以率前驱,凡百有心,其皆如檄。”
这檄文豪壮激昂,使得余氏族人热血沸腾,无论远近,皆踊跃投军,庄兵坚壁清野,严阵以待。
然而此次事势不同于元末明初,余氏亦无余荣六第二。张献忠义军兵强马壮,所过如秋风扫落叶,见余氏竟敢逆锋相抗,立即调集精锐,向大冶地区进攻。周边强宗细户趁势附从,围攻余氏。庄兵骤遇强兵悍众,迅速溃败。可怜余氏庄房被焚30余处,族人被杀数百,仅鯚鱼地即被杀一百六十余人。遇害者多为老弱妇孺,其中自不乏无辜民人。邑庠生尹如翁为名士尹珩之子,明东阁大学士贺逢圣之门生,其妻系余玉篆次女。宫台里土人发难当天,尹如翁恰赴余洪村岳家送节礼,与妻兄三人来不及逃命,四人同时丧身火海。有九名男子浑身着火,跳塘而死,其地因得名九公塘。
余文明余在兴国州得知凶讯,愤恨至极,绝粒而死。余国柱等人避乱于庐山,乱平后返乡,惟见残垣断壁,积尸横陈,鸡犬无声,祖坟被掘一空,骨殖遍地,其情其景,惨不忍睹。
崇祯十六年岁值癸未,因此这一事件被余氏称为癸未之难。遭此大劫,余氏损失惨重,一直到余国柱仕途腾达,才逐渐恢复元气。
余国柱之墓
3
栖隐寺与成翘馆
明清时期,大冶县学额定生员20名,后虽有增广,亦不过数十名。能入学读书,极不容易。而儒学条件简陋,考取生员者,亦多居家自学,只在岁考时到校。因此,当时受教育者,主要靠家族培养。鯚鱼地余氏教养子弟的主要场所,一是余氏宗祠,一是墈头书屋,一是栖隐寺,而以后者影响最大。
嘉靖《大冶县志》载:“栖隐寺,在县治西五十里。”康熙志载:“净居山前,唐咸通一年建。雪峰祖师开堂,筑土垣数里,围本山香火田地。至康熙初年智真禅师重建,清复垣内基业如初。”同治志所载略同。余玉成之孙、康熙间岁贡余国柄有《重修栖隐寺记》云:“冶邑西乡有栖隐寺古刹,双峰秀起,耸入云霄,其麓蜿蜒,自南转西中通一线,流泉涓涓以出,怪石嵯峨……不知起自何时,大约有隐君子栖迟其中,故寺以得名。”
栖隐寺位于宫台山以东双尖峰前,原名净居寺,唐咸通一年(860)雪峰和尚募建,历史悠久,屡毁屡兴。明永乐二年,江西僧人妙隆驻锡净居寺,荆棘辟除,虎狼远避,邑人惊服。往日遗绪,至此一新。
明嘉靖初年,宫台里洋湖堡方拾二村人方万荣献粮赈济南旱灾,受皇帝褒奖,荣归故里,谒者蜂至,家资告罄。方万荣看破世态人心,遂于晚年弃家归隐于净居寺。方殁后,邑人感其遭际,易寺名为栖隐。余国柄不知其详,但猜中了易名之因由。
栖隐寺不止是修行之所,也是驿站和书塾。都御史韩某乘传过其地,留诗云:“隔窗鸟下窥人语,飞锡僧归伴鹤闲。”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礼部清吏司主事、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奉命至蒲圻慰问致仕左都御史谢鹏举,腊月下旬途经大冶,遇雪投宿栖隐寺,作五律三首,其一云:
下马历巑屼,晶晶四壁寒。
山门云占断,佛舍雨浇残。
茶好临泉试,松宜带雪看。
轩窗无一可,孤负此峰峦。
南宋年间,冶邑宫台里儒生万止斋曾读书净居寺,后从陆九渊、朱熹等大儒受学,深得赏识,归来讲学于宫台山止斋书堂、栖隐寺和马岭山崇虚观诸处,泽被邑人,被敬称为大冶第一贤。其所撰书堂楹联一副流传至今,联云:“昼长,被纳倚栏,见几朵落花,闻数声啼鸟;夜静,了经入定,剩半窗明月,闲一榻清风。”
兴国州人冯之图是崇祯七年(1634)进士,累官漳南道参议,以廉干著称,归田后应邀纂修《兴国州志》。冯之图青年时期与余翼明、张福朝同学于栖隐寺,致仕后曾回栖隐寺授徒。余国柱初于城关墈头书屋就学,11岁随父亲余顺明住武昌(今鄂州)县城,受业于舅父。间亦于栖隐寺师从冯之图,同时从学者还有尹煜、汪贤逸、胡梦发等。余国柱有较高佛学造诣,与其长期寓居栖隐寺不无关系。余翼明未仕时,长期在寺研读,有《将之都门留别栖隐寺》云:
半间僧舍老英雄,八载晨钟与暮钟。
玉女散花增笔彩,菩提成树隐文峰。
岚云变幻忘苍狗,剑气嶙峋透白虹。
万里扶摇从此去,书题留取碧纱笼。
江西进士、雍正年间大冶知县周之相,曾作《栖隐寺题壁韵》,鯚鱼地老屋湾人余世泰有诗唱和。
栖隐寺作为位于官道,兼作驿馆和书院,往来多名士,余氏族人及其友朋读书讲学于其地,开眼界于外,得风气之先,可以说,栖隐寺在余氏的功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清咸丰间,寺院遭太平军焚毁。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曾流亡于此,后寺院被日军焚毁,再未恢复。
祠堂为族众读书之所,这是过去民间通行的做法。余氏族人启松有《读书祠堂记》,述及自己与诸同学者四季读书之情形,此不赘述。
余氏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是成翘馆。
至清中叶,余氏读书人大增,族人韵斋捐田立户以给考费,凡族中之应试者,皆受其惠。嘉庆五年(1800),族人继斋又买下县城相国公府第基址,供族众建公房以作育人材。及后师澍、师深又相继捐田襄助。
余氏复变卖部分田产,在相府前隙地造铺屋五间,招租取息,以供塾馆开销,并将塾馆命名为成翘馆。西汉丞相公孙弘尝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英才,后因以翘馆为储才之所。余氏之成翘馆,即其族培养俊彦之所。道光二十八年(1848),县城大水,府第铺屋全部倒塌,族中仍以田租供给学费,历久不辍,直至清亡。
纳兰性德之父、大学士明珠(左)
4
余国柱:千年一学士
余国柱(1625—1697),本名龙柱,以避讳改,字两石,号佺庐。大冶宫台里鯚鱼地人。
余国柱于清顺治八年中举,顺治九年(1652)登邹忠倚榜成进士。除河南开封府推官,补山东兖州府推官,康熙二年冬迁行人司行人。历户部清吏司主事、户科给事中、礼科掌印给事中、左佥都御史,康熙二十一年授江宁巡抚,二十三年升左都御史,同年迁户部尚书(从二品),二十六年(1687)授武英殿大学士,仍兼户部尚书。二十七年春革职,三十六年卒于武昌(今鄂州),享年七十有二。
余国柱官至大学士,正一品,是大冶建县以来品秩最高的文职官员。其一生大起大落,官方和戚友之评价也迥不相同。
余国柱17岁时遭癸未之变,三百年家业,毁于一旦。家乡沦陷,欲归无所,他远走他乡,与杜濬、郑肯崖、王泽宏等人避祸于庐山,其间患难相从,相互切磋,诸人后多成为文坛名家。
5岁发蒙,21岁才成秀才,余国柱的青年时代并不顺遂,鼎革之际的战乱流离是重要因素。不过,他26岁中举,次年即考取进士,才学优长,可见一斑。其仕途从推官起步,正七品,掌刑名。任内复审叛民党案,杜株连,多所平反,“凡活数千人”,初步展示治才。受命分校山东、典试山西乡试,拔取若干才俊,颇见识力。然而,至康熙十九年,二十多年过去,尚在礼科掌印给事中任上,仍为正七品,可谓蹭蹬。二十年,年56岁,升左佥都御史,由正七品骤至正四品,实现仕途重要跃升。紧接着于次年升任江宁巡抚,总揽一省军事、吏治、刑狱诸事,为封疆大吏,秩从二品。任内,廉守令,杜馈请,属吏震慑,“风俗大变,吴人德之”。二十三年迁户部尚书,正二品。
余国柱之政绩只见于地方志和家谱,《清史稿》附其事于明珠传后,多述履历,至于治绩,仅一语言及,曰:“时方用兵,国柱屡疏言筹饷事,语多精核。”此“用兵”指康熙帝平三藩、征噶尔丹诸事,明珠、余国柱俱极力支持,出谋划策,深得赏识。
余国柱七年内由正七品跃升正一品,得益于朝中重臣、北党党魁明珠之援引。然而,他任武英殿大学士不到一年就被免职,勒令回乡,由最高处遽然迭落谷底,也是由于在党争中落败。《清史稿》称“明珠用事,国柱附之”,二人相互勾结,卖官敛财,余因被称为“余秦桧”。汤斌传内提到,国柱以明珠之名,向其继任者江宁巡抚汤斌索贿,斌不应,国柱衔恨,于是力倾之。武英殿大学士名为正一品,而国柱在其任上主要负责纂修《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官修图书,实权不如巡抚,且任职不过一年,对朝中大事完全无能干预。他不过是康熙操纵南北党争的牺牲品。
余国柱积学能文,除总裁大型图书,自著有《垣中奏议》《抚吴疏稿》等政论文集,亦有《倚晴阁文集》《西塞山房随笔》等文学著作。所著诗文多散佚,县志保存少许,以官样文章为主,难觅性情。
笔者选编《黄石历代诗选》时,曾尽力搜求,除已见于文献的零星作品,又录得其佚词一首:
青玉案·寄怀宜章学博刘衣荷
衡阳幸有飞鸿去,遮不断、深情路,长忆年来携手处。武昌老柳,蓟门芳草,莫挽流光住。
空吟梦里相思句,一片模糊乡树雨,勿谓儒官今已暮,即看推重,文章经术,廊庙方延伫。
至于流传较广的《东方山八景诗》,格调稍卑,似非其手笔。
或许癸未之变对余国柱刺激太大,终身难忘,他解职后并未回到大冶,而是寄居武昌。康熙三十六年(1697)六月病逝,葬大冶县流水里华山之下(今鄂州花湖镇华山村),其墓至今尚在。
黄瑞云先生、李全修先生在大冶市政协副主席王秋红等人陪同下考察余氏文化活动中心
5
余国柱的子女和朋友圈
余国柱先后四娶,生六子五女。长子光煌,拔贡,官中书舍人。次子光炳,贡生。三子光炽,候选中书。四子光烿,举人,官内阁中书。五子光阜,岁贡,候选中书舍人,府同知。六子光煚,贡生,任山东济南府通判,升湖南武冈知州。父子两代,功名奕奕,显赫一时。
余国柱之“朋友圈”可谓高大上,其儿女亲家,皆为名门望族:余国柱发妻,系大冶大族换绦桥胡氏岁贡生胡允琦之女。
四子光烿娶礼部尚书王泽宏之女,三女适王泽宏之子王才信。
五子光阜娶武英殿大学士吴正治之女。四孙世培之次女,适吴正治之曾孙吴锦。
长女适武英殿大学士熊赐履之子熊志伊。次女适康熙庚午解元、黄冈陈十华。五女适九江顺天朱公子。
四女适云南按察使汪芭,六孙世坚娶汪芭之女。
亲侄光焈,娶佥都御史周士皇之女。……
敬启:
1.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大冶市政协副主席王秋红、文史委主任钟贤文等领导和余秉贤先生等余氏族人的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2.文中有二生僻字,一为木+普,一为火+阜,因字库不全,以简字代替。
3.关于余国柱,有众多传说,习见于他人笔下者,本文一概未录。
本文删节版刊发于东楚晚报2021年7月20日第16版,谨向东楚晚报及其编校人员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