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学生厌学、教师倦怠的“死结”
“教育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往油箱里注油”,很多职校学生正是“载不动许多货”才选择了职业教育的,因此他们需要的首先就是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面对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少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在束手无策后发出感慨,认为职校学生真是“刀枪不入”,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由此产生。
从表面现象看,是学生的厌学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逻辑关系,那么我们不难推论,要解决职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先解决职校学生的厌学。而要解决学生的厌学,单纯依靠学生自身显然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但教师又处于职业倦怠中。这就是目前不少中职学校的现状:学生厌学和教师职业倦怠互为因果、互为效应,形成“死结”。
我不能同意“是学生的厌学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这个因果关系。学生厌学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综合分析、统筹解决。
职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十分复杂,许多职教工作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他们真的是“刀枪不入”、无可救药了吗?在厌学的学生面前,职校教师的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解决职业学校教学效能差的状况?
客观地说,职校教师和学生分属两种类型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两个“阶层”的人。前者是经过了应试教育的历练和选拔,读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走上职业学校教师岗位的,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后者大多是在应试教育失败后来到职业学校的,他们的就业前景与公务员或白领阶层相距甚远。我觉得,职业学校的许多问题,都与这一特点有着密切联系。
忽然想起鲁迅的话,“北京的石油大王,再不会知道捡煤渣老太太的辛苦,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用鲁迅的话来评论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显然不恰当。但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这种特性,不注意走近学生,甚至排斥学生、厌恶学生,鲁迅的这一番话也就有了新的注解。
在普通中学和高校里,我们常常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而在职业学校里,教师的言传身教就不那么灵光了。在职校学生看来,无论是教师的“言传”还是“身教”,距离他们都有些遥远,因为他们将要面对的生活和将要走的路,与自己的老师是完全不同的。正如我们看时装表演,虽然亮丽多姿、时尚新颖,但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是不能那样穿着的。于是,这种影响力就显得极为有限了。
弄明白了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特点,对于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许会有一些帮助,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育人理念。从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特性出发,破解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笔者有以下几个看法。
第一,职校教师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但对于职校教师来说,更有其特殊意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职校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心声,而且不仅要倾听,还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表达出来。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动作”,职校教师才能够找到教学的重心,才能够找准教育的起点。教学的重心和教育的起点找到了,有效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职校教师必须给学生前行的动力和勇气。找到教学的重心和教育的起点,其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教授技能,不如说是为了更好地影响学生、激励学生。黄全愈先生说“教育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往油箱里注油”。黄全愈先生的观点适用于一切教育类型,但对职业教育来说更有其针对性。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往车上装货”虽然不是真正的教育,但可以帮助学生考取大学。很多职校学生正是“载不动许多货”才选择了职业教育的,因此他们需要的首先就是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或许是职业学校区别于基础教育的个性特点。
第三,职校教师必须找准教育教学的着力点。如前所述,职校教师和学生分属两种类型的人。因此,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的性质、职业的前景,对于教师来说是不熟悉的,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教师要尽快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白,说到底,学生的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没有办法包办代替,更何况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存在着“阶层”的隔阂呢。比如,会计学科的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会计基础理论,也可以教给学生会计职业技能,但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职场经验、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路径等,大部分教师没有亲身经历过,更谈不上什么经验体会,仅凭这一点,教师有资格教育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吗?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特点,职业学校的教师就很容易陷入迷茫和被动。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总归是有限的,即使是“双师型”教师也是如此,而如果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带给学生前行的动力和力量,学生的发展空间就是无限的。因此,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激励每一个学生进步,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勇气,应该成为职校教师教育教学的着力点。
(原载于2012年7月18日《中国教育报》,2018年9月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