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砂[家蚕的干燥粪便]

蚕砂与木瓜均能袪风湿、和胃化湿,以治湿痹拘挛及湿阻中焦之吐泻转筋。但蚕沙作用较缓,又善袪风,故凡风湿痹痛,不论风重、湿重均可应用;木瓜善舒筋活络,长于治筋脉拘挛,除常用于湿阻中焦吐泻转筋外,也可用于血虚肝旺,筋脉失养,挛急疼痛等。
蚕砂

湿滞大肠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头晕胀如裹,甚则神志昏蒙,脘痞,呕恶,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舌苔垢腻,脉濡。
【证候分析】这个证候是湿邪阻滞茌大肠,选自《温病条辨·下焦篇》第55条。身热不扬,说明是湿重于热,热蕴湿中。这个证候的主症是大便不通,因为湿邪粘滞在大肠,导致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所以大便不通。大便不下则体内的浊气不能排出,湿邪没有出路,所以就以大肠为中心弥漫三焦。湿浊上蒙清窍,浊邪害清,就出现头晕胀沉重,如蒙如裹。湿浊上蒙心包,就可见神志不清,意识朦胧。湿阻气机,中焦痞塞,脾胃升降失常,就出现脘痞,呕恶。大便不通,下焦气机不利,气滞于少腹,所以少腹坚硬胀满。硬,是指用手按之坚硬;满,是指病人自觉胀满。因为它是湿阻气机而不是燥屎内结,所以少腹按诊虽硬,但是却没有燥屎粪团。另外,燥屎内结的舌苔是黄燥或焦燥,而湿滞大肠的舌苔不仅不燥反而垢腻。所谓垢腻,是指腻苔的颜色白、灰、褐相兼,粘腻秽浊。脉濡而不数,也是湿重于热的征象。
【方药】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猪苓五钱(15g)、茯苓五钱(15g)、寒水石六钱(18g)、晚蚕砂四钱(12g)、皂荚子(去皮)三钱(9g)、水五杯,煮成两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为度。
蚕砂

【方解】宣清导浊汤的方剂名称实际上就包含了治法。宣清,就是升清气,导浊,就是降浊气,也可以说是升清降浊法。脾主升清,所以升清就是指升脾气;胃主降浊,所以降浊就是指降胃肠的浊气。治疗用药从祛湿、行气入手,湿邪去除,气机通畅,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也就是达到了宣清导浊的目的。宣清导浊汤中用猪苓配茯苓以淡渗利湿,茯苓又能健脾。寒水石(即石膏)入中、下焦,在利湿的基础上,清下焦之热。晚蚕砂甘辛温,皂荚子辛温走窜,这两味药相配,以晚蚕砂化大肠的湿浊;皂荚子辛温走窜,燥湿开郁,通关利窍。这个方剂没有用其它的开窍药,是因为病人神志昏迷的程度并不重,大肠的气机通了,湿浊下降了,神志自然就清醒了。如果神昏较重,也可以配苏合香丸。晚蚕砂与皂荚子这两味药是一对,称为“对药”,它们互相配合,能互相促进,共同起到宣清导浊的作用。宣清与导浊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晚蚕砂把大肠的湿热向下导,主要起导浊作用;皂荚子辛窜开郁,宣通气机,主要起宣清作用。反过来看,晚蚕砂导浊的同时也就促进了宣清;皂荚子宣清的同时也就促进了导浊。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宣清就能导浊,导浊也能宣清,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密不可分的。猪苓与茯苓通过利尿也可以导浊,浊气下行了,清气自然就升。从总体来看,这个方剂是促使湿浊下行,以导浊为主,通过导浊而宣清。这里还要强调一个问题,湿邪在下焦,无论是在大肠还是在膀胱,都应该用淡渗利湿药,只要是从小便把湿邪导出去,大肠里的湿邪也就觯除了,气机通畅则大便自下,所以说利小便就可以通大便。有些泄泻的病人用利尿渗湿药治疗,通过利尿就可以止泻,称为利小便以实大便,也是这个道理。(摘自《刘景源温病学讲稿》P217、2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