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2021-02-18
2021-02-18 09:52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千字文》
【孔老师译疏】
道德高尚名气就大,
仪表端庄形体就正。
一个人有德,立德、立功、立言,才能够流传历史。中国读书人以前叫士、大夫,追求的是名。一个人注重名气、名望、名誉的人,会超越自己的生命,可以抛弃一切的利益,可以成就自己,千古留名,这是中国士阶层的人所追求的气节。所以好名的人,他都可以放弃所有的一切。不注重名的人,为了利益,他可以放弃名。名为什么要立呢?就是让人要放弃能够影响立名的事情和利益。
在古代,因为名而让天下的人,像泰伯(伯夷、叔齐)等等都有。弃名的人,就弃德了。一个名不要的人,一定也不要德的。所以,不注重自己的名,也不会注重自己的德;不注重自己的德,也不会注重别人的利益,也不会注重维护别人的利益。一个尊贵的人,是注重名气、名望、名誉的人;一个追求利益的人,他就不会去追求名。
《易经·系辞》当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德,如果不靠长期的积累,不能成为名。所以成名的人,实际上就是积善。为什么有的人会灭身呢?因为积恶的、积殃的,积多了。只要恶不积,就不足以灭身。名,有实名和虚名之分,实名是名致所归,是通过自己所积的德,来成立的名,这叫名高,是自己的学问、贡献、奉献、付出而积累起来的名,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说一个人的虚名,那就会遭到祸害,图虚名者,招实祸。在现实生活当中,名就是一个人的脸,名不要的人,就是不要脸的人。不要脸的人,就是不要德的人。不要德的人,就是只求利益的人。在《管子》当中说到了“行不正者,德不来,忠不经者,心不治。”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形象如果不端正,是由于他没有培养成德行,思想不专一,是因为他没有治理好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有的人利欲熏心?为什么有的人会用不择手段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是因为自己的心没有治好,一心总想快点赚钱,快点得到名,快点得到利,而没有考虑到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德建名才能立。
形端表正,《礼记·玉藻》中有:“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这些都是形端表正的表现。
一个人走路稳重,举手恭敬,眼睛不斜视,嘴巴不乱说,不对人打咳嗽、喷嚏,不摇头晃脑,在公共的场合不做这一些事情,站有站相,立有立相,坐有坐相,和颜悦色,这些就叫做形端表正。一个人脸、鼻子、眼睛的对称,这是中国人所要求的,尤其是鼻梁不正,心就不正。
在科举过程中,尤其是唐朝时期,科举考结束以后,还要考核面试,面试主要是四个方面:身、言、书、判。身,就是身体仪表仪容,要相貌堂堂;言,就是言语,要做到一个字不重复,一个字不多余,干净利索,有言语的艺术;书,是书法要写得好,一个人字写不好就很难内心有端正,字写不好的人,很难说他很有水平,很有文化;判,什么是判?一件事情懂得评判,懂得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就看对是非的判断能力。是非的判断能力不是以合乎自己的利益,而是合乎于道义和规律规矩的事,就叫做是。不合乎道义、天理良知的就是非。所以一个人能否做到身、言、书、判,就是考验一个人德建名立,形端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