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需要莎士比亚

生活不需要莎士比亚
平日下村,我总会趁着空暇时段,一头挤进各个村委的图书室,看望一下那些被冷落的“弃妃”。每个图书屋的藏书种类还算丰富,从文学著作到农业栽培再到美食教程等等应有尽有,但它们的境遇就像是古代的嫔妃,数千佳丽集于广大的三宫六院,但能受宠的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大部分的妃子一生都是遭受冷清落寞的待遇。那些存放书籍的小屋,基本上都是被锁着,即使没被锁的,书架以及书籍上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而那墙壁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蛛网,不难看出,几乎没有人翻阅过这些书籍,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实在难以想象人们竟如此轻怠“黄金”。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振兴,各基层地区开始积极响应号召,乡村文化复兴也被提上日程,于是“农家书屋”便应运而生。走在贵州的很多乡下,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农家书屋,看起来的确有几分样子,显得新时代下的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毕竟,“连”农民们的精神活动都“文雅”了起来。

关于看书这件事,我一向是持以“各有所好”的态度,因为人的爱好一定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喜欢运动;有的人喜欢舞蹈;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喜欢棋牌;有的人喜欢美食;有的人喜欢旅游......所以对于喜不喜欢看书,完全是一件自由的事。一个人是否喜欢看书,和他能不能学以致用、能不能明辨是非、能不能养家糊口、能不能修身养性等等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能说一个平常喜欢看书的人就一定是满腹经纶、文质彬彬,也不能说一个平常从不看书的人就一定是五大三粗、蓬头垢面。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的确是人们能积攒智慧的手段之一。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方法一定是多样的,有的人是直接从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积攒经验,例如某一样技术;有的人是通过师长前辈们言传身教的指导获得智慧,例如学会一个典故;而有的人则是通过不断向书籍获取营养,例如会识一个字。尽管人们学习的手段和途径不同,但结果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
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他们的工作是耕耘土地,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也来源于土地,那么,那些书籍能教给他们什么呢?教他们种庄稼?教他们辨别时令?教他们烹饪饭菜?教他们为人处世?农民是进行日常生产的实践者,耕地、锄地、播种、料理庄稼、收获等等,他们所掌握的农活技能不是几段文字就能记载清楚的;烹饪方面,也许农民们会做的饭菜种类和花样的确有限,但却实用,他们没有必要为了学一道工序复杂的名菜,去购买昂贵的食材,然后耗费大量的时间,具有本土特色的食物才是最适合他们的;而辨别时令方面,虽然阳历是人们通用的历法,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庄稼的播种和丰收都是依靠农历而进行的,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祖先们早已将历法和农业完美结合,而农民们对于时令的掌握可谓是驾轻就熟;至于为人处世,这是一种社交智慧,蕴含这种智慧的人,不分年龄、性别、地区、财富、权力,完全因人而异。

另外,稍微了解一点如今广大农村村情的人都会知道,如今的农村地区,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或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有精力和能力去阅读呢?

我常常可以看到某某组织、某某企业向某某地区捐赠了多少书籍的新闻,当然他们捐赠的意图是好的,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番好意常常会被埋没。书屋的建设想法是好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在广大基层地区传播知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那些书屋的管理者,各基层地区的干部、工作人员,恐怕连他们也没怎么亲近那些书籍吧,当然他们也忙着工作,谁会在自己的闲暇时间耗费心神去翻阅对生活影响不大的书籍。如此看来,谁都没错,但这些书籍又确实是被闲置着的,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
提倡文化复兴是一件造福苍生的事,但正因如此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是靠在一间屋子里摆放几本书就能做到的。在发展农家书屋的过程中,一定有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思考,我们或许能得到另一种解决方法,向广大基层群众传播知识不一定非得靠书籍,能不能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或者放一部露天电影?我想群众们更能接受这样的传播方式吧,实在没有必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经营一项面子工程。
生活也许不需要书籍,但需要智慧,而书籍又作为智慧的代表之一,所以书籍存在的价值,不是充当门面的,更不应遭受独守“清宫”的境遇。一台朴桌,一把藤椅,一阵清风,一盏绿茶,一缕幽香,一抹时光,一段文字,一沓素纸。阅读从来都是宁静的,无须刻意,无须掩饰,更无须卖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