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变换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 ——四个角度告诉你答案

引子:
尽管没有微积分那样如雷贯耳的名声,也没有相对论那般独辟蹊径的创新,傅立叶变换却悄悄地潜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默默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对于工科出身的读者而言,傅立叶分析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这样的:

傅立叶变换的应用之一——信号处理[1]

在金融分析师眼里,傅立叶变换是这样的:

傅立叶变换的应用之二——时间序列分析[2]

而在数学家眼里,傅立叶变换则像孙猴子一般拥有七十二变:

傅立叶变换的离散版——傅立叶级数

群的傅立叶变换——连接分析和数论的桥梁[3]

高效的傅立叶变换算法——快速傅立叶变换(FFT)[3]

傅立叶分析的进化版——调和分析。

图为Littlewood-Paley理论[4]

可见无论在理论还是应用领域,傅立叶变换都是瑰宝级的工具。事实上在信号处理、股票预测、数值模拟、微分方程、数论乃至数据压缩,它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再浩瀚的江河也必有源头;要想深入了解傅立叶变换,得从它的来源说起。那么傅立叶到底是谁呢?

因为“傅”也是百家姓之一,所以笔者首次见到傅立叶变换时,还以为这又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直到看到傅立叶具有中世纪特色的方便面发型和似毛毯外裹的穿着,才知道他并不是中国人:

傅立叶。图片来自网络

傅立叶(1768-1830)出生于法国,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5]。除了傅立叶变换,著名的热方程(Heat equation, 最简单的扩散方程)也出自于傅立叶之手。一个是积分变换,一个是微分方程,两者貌似互不相关,实际上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者们会在接下来文章中有所体会。 此外,大气温室效应也是他通过研究热方程的解首次发现的(当时傅立叶错误地认为海洋像大气一样也具有温室效应)[6-7]。

现在我们对傅立叶变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它是怎样从一个高冷的数学概念“下凡”到日常生活中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天地万物皆循道,信号狼藉索周期

大家知道太阳光、声音和地震波等信号,都是由不同频率的波(周期函数)混杂而成。

书架上书太多就得分类,那么有没有方法也把这些杂乱无章的信号分个类,比如把波按频率分类出来呢?用数学的语言表述,给定一个函数f(x)(x为实数),我们能不能把f(x)变成另一个和频率k有关的函数

,并且

用来表示

的各个频率成分的表现呢?这就是傅立叶变换的主要任务,而

就称之为

的傅立叶变换(不同地方的定义可能稍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要求具有一些“良好性质”,例如平方可积

这样

之间满足Parseval恒等式。这个恒等式非常美妙,具体细节可参考[3]的第三章)。

然而在理论领域,这些函数通常不愿再“从良”,傅立叶分析就进化成了更加一般的调和分析(Harmonic Analysis),以对付这些不听话的函数。

为简单起见,我们先考虑听话的函数(平方可积函数)。为什么(1)式积分号下会出现

项呢?这一项里还有个虚数符号,看起来如少女心一般让人难以捉摸,实际上欧拉恒等式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这样一看就清楚多了——正弦和余弦都是具有周期性的!那么(1)式必然同周期性存在着某种联系!如果读者们还不太相信,下面的动图更加清晰地表现了

两兄弟间的关系:

f(x)(红色曲线)被分解为不同频率,然后这些不同频率又重新组合成

当然傅立叶变换周期性还有很多其他应用,下表是一个总结:

具体实例

傅立叶变换的作用

光谱分析

本质上就是提取电磁波的频率成分,可以用傅立叶变换完成。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是和时间有关的随机变量,人们通常关注这些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所谓的谱分析正是因此而生(时间序列“谱”包含了随机变量的相关性信息,和光谱有区别)。谱分析的关键就是对时间的傅立叶变换。

CT扫描(x光)

这类问题是已知波方程的解,要倒回去推导原来的方程长什么样(也就是估计原来方程的参数),数学上又称为反问题(Inverse Problem)或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问题。傅立叶变换在计算中起到关键作用。

雷达测距(无线电波)

地震测量(地震波)

微分积分各行事,傅式变换穿针线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傅立叶变换是如何与周期性,或者函数的频率产生联系的。事实上傅立叶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解微分方程。傅立叶变换是积分变换,怎么运用到微分运算当中去呢?一切都源于傅立叶变换的一个重要性质:

这里表示对作傅立叶变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上面(3)式提示我们,傅立叶变换可以把复杂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简单的常微分方程,也可以把常微分方程转化更加简单的代数方程!例如考虑同出自傅立叶之手的热方程:

通常情况下只需要转换为常微分方程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进一步转换

解一阶常微分方程是非常容易的。不过不要高兴太早,我们得到的解只是

关于x的傅立叶变换

,还得想办法把

给还原出来。其实数学上我们可以证明

和它的傅立叶变换

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只要知道了

,热方程的解

也就呼之欲出!这个结论可以参考文献[3]的第四章。

因为(3)中美妙的性质(把微分变成指数),傅立叶变换在微分方程领域大显身手。不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各种问题的复杂化,方程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例如初边值条件的差异和方程系数光滑性发生变化等等),方程的解也越发地奇形怪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调和分析这一新兴领域随之破壳而出;尽管身份似已改头换面,其核心思想仍然是傅立叶分析。本文第六部分还会对此展开进一步讨论。

抽象代数示玄机,解析数论展天威

相信现在读者们已经了解到傅立叶变换的强大威力了:从光谱分析到CT成像,再到微分方程的解,可以说只要和自然科学有关,傅立叶分析就无处不在。

然而这就是傅立叶变换的全部威力了吗?非也!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在晦涩难懂的数论领域,傅立叶变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启发性作用。

傅立叶变换不是定义在实数上的吗,怎么能运用到离散的数论上去呢?这就要靠数学家们的伟大创造力了——既然实数上可以定义傅立叶变换,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代数群上定义傅立叶变换。

这种定义的难点在于代数群和实数不同,一般说来前者是没有“连续性”的概念的(这里不考虑连续群),所以不能通过积分来定义群的傅立叶变换。不过群表示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征标(Character)为傅立叶变换的定义铺好了道路。一个群G的特征标定义为G上的某种函数:

其中“”表示群里面的抽象“乘法”运算,不一定是实数的乘法。

表示一个圆圈,可以用

来表示(下图是一个例子)。这样,G中元素a的傅立叶变换就是

[3]。

把傅立叶变换移植到那么抽象的代数群上面干什么呢?事实上,用这个概念可以证明数论中一个非常美妙而简洁的结论:如果a和d是互素的整数,那么数列

中有无穷多个素数。这个结论又称作狄利克雷定理[11]。

有高等数学背景的读者也许对“狄利克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狄利克雷是德国数学家,比傅立叶晚几十年出生,并且在解析数论(用复分析的方法研究数论)领域有很多杰出贡献[12]。粗略地讲,为了证明上面这个结论,狄利克雷对循环群(也就是正整数的同余类)定义了一种特殊的特征标——狄利克雷特征标,并利用这个特征标引入了L函数的概念:

通过研究这个函数的敛散性,就能证明狄利克雷定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文献[3]的最后一章。

砍瓜切菜破概率,化零为整道极限

眼看着傅立叶变换在工程、微分方程和数论等不同领域大显身手,统计学家们坐不住了:“有没有办法把傅立叶变换应用到概率统计中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概率论中著名的

特征函数

(Character Function)。对于一个实值随机变量X,概率分布函数为

, 它的特征函数(傅立叶变换)被定义为:

特征函数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一个极为强大的工具,很多著名的结论都是通过特征函数来证明的。例如中心极限定理,强大数律等。傅立叶变换之所以能在概率统计也能自成一派,究其根底,是源于它的另一个性质(把两个测度或函数的卷积变为常规乘法):

其中

表示

的卷积(Convolution)。卷积在概率统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假设X和Y是独立随机变量, 分别是对应的概率分布函数,那么新随机变量Z := X+Y的概率分布函数就是

以此类推,假设

是n个独立随机变量(不要求同分布),那么

的分布函数就是

。卷积涉及到积分运算,很麻烦,有没有办法把卷积化简称为一般的乘积呢?

也许一些聪明的读者已经看出来了,如果对

进行傅立叶变换,不就变成了n个函数的乘积么!

这样一来,

的分布函数似乎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这便是概率统计领域许多经典结论的思想精髓所在。

纯理论的分析总是抽象的,那么我们来实战一下。以中心极限定理为例:

摘选自文献[13]

这个定理是说,当随机变量个数增加以后, 渐进服从正态分布。这个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求出 的特征函数(傅立叶变换),然后证明这个特征函数趋近于正态分布的特征函数即可(用泰勒展开可证)。

在本文第三部分中,笔者提到傅立叶变换是可逆的,因此特征函数可以完全决定概率分布函数。具体证明可参考文献[14](这本书从三级数定理出发,推导出了更普遍的中心极限定理和相关估计,但核心思想都是特征函数)。

不仅仅是传统

到此为止,傅立叶分析这个上天入地上无所不能、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数学工具,已经让不少读者大开眼界了。不过这还满足不了数学工作者们的胃口——上文介绍的内容,大都属于经典范畴,数学系老司机们对此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然而对于这么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傅立叶分析的野心绝不仅限于经典数学。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元配”,傅立叶分析和现代数学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

周期性与信号处理:

基于傅立叶变换和函数周期性的关系,人们发展出了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和压缩感知(CompressionSensing)等新兴数学领域。

例如小波分析,本质上就是把把模拟(连续)或数字(离散)信号从时空域转换到频域,用以提取信号的频率特征,因而是信号处理过程的关键。著名的香农采样定理(Shannon samplingtheorem)给出了信号最小采样点个数和信号频率间的关系,成为小波分析领域的关键定理。

压缩感知则是一种信号采样的技巧,目的在于通过尽可能少的采样点恢复出原有信号。压缩感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其核心算法就是在当时红头一边天的Lasso方法(这种方法是统计学家发明的,能够减少数学模型中参数的个数)。压缩感知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很好地利用了信号的频率特点,甚至突破香农采样定理中的最小采样点个数限制[16]。

微分方程的解:

由于傅立叶分析只能对付性质良好的函数(如L²函数),无法满足许多实际问题,于是人们逐渐发展出了武艺更为高强的调和分析(Harmonic Analysis),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8]。

至于调和分析如何运用于微分方程,则可以参考苗长兴教授的两本著作[4]和[9]。调和分析的最新应用之一,则是陶哲轩于2014年用证明了某种弱化版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解的存在性和爆破性[10](Finite-time blowup),其中的关键就是运用了傅立叶变换中的思想(具体说来叫做Fourier Multiplier,可参考[8])。

数论与组合:

笔者在第五部分末提到了L函数的概念。事实上L函数是解析数论中的核心课题之一,黎曼猜想(另一个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中出现的zeta函数就是L函数的特例。

此外,陶哲轩在2008年证明了“素数集合中包含任意长度的等差数列”这一结论(称作Green-Tao定理),算是狄利克雷定理的某种推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15];而这篇文章中一个重要思想,便是把傅立叶分析的思想运用到拓扑群(既有群结构又有拓扑结构,因此可以同时用分析和代数两种手段研究它)上[17]。作为数学界中罕见的全能手,傅立叶分析或许正是陶哲轩最重要的思想源泉。

概率论:

自从用特征函数法证明了中心极限定理以后,人们感受到了傅立叶分析在概率统计中的神奇功效。

概率论一大分支——概率极限理论(Asymptotic Theory)中的许多结论就是通过特征函数的方法证明的,例如Berry-Essen中心极限定理。该定理可视作中心极限定理的某种加强,因为它给出了中心极限定理中渐进正态的速度(随着随机变量个数当增加,这些变量会以怎样的速度近似于正态分布)。具体证明可参考文献[14]。

结语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强烈感受到,傅立叶变换在不同领域都有着非凡的价值。为加深读者们的印象,最后对本文大体内容做一总结:

应用领域

所涉及的傅立叶变换性质

频率分析及谱分析

提取对应函数的频率(周期)信息,或者通过函数的频率信息推导出原函数的表达式。

微分方程

把微分转化为指数,并且这一转化是可逆的。

数理统计

把卷积转化为普通乘积,并且这一转化是可逆的。

解析数论

把离散的代数群转换到连续的复平面上,把数论问题转化为分析问题。这一转化也是可逆的。

从以上总结不难看出,尽管傅立叶变换的应用领域看似毫不相关,实际上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运用到了傅立叶变换的可逆性。正是这个原因,傅立叶变换才能作为一条暗藏的主线,把各行各业都串联了起来。表面上抽象难懂实际上简洁普适,这正是数学的魅力和精髓所在。

其实数学上的积分变换还有很多,例如拉普拉斯变换(实数版的傅立叶变换),希尔伯特变换(把正弦变成余弦,在相位分析中很有用)以及更一般的盖尔范德变换(通过算子代数的观点看傅立叶变换)等等。它们在自然科学界中独领风骚,各有风采,相互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只要抓住了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思想和特点,其它的积分变换也都变成了囊中之物。

从19世纪初的法国诞生到现在,傅立叶变换依然是科研界非常活跃的话题。或许今后傅立叶变换会有更多用武之地,但这不仅仅要依靠数学家的独特创造力,还要靠整个科学界的共同努力合作,毕竟科学是不存在严格分界线的。

尽管分支众多,不同学科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ier_analysis.

[2]http://traders.com/Documentation/FEEDbk_docs/2007/01/TradersTips/TradersTips.html.

[3] E.M. Stein, Fourier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4] 苗长兴,《调和分析及其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第二版)》。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Fourier.

[6] Jheni Osman, 100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7] J.J. Fourier, On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TerrestrialSphereand Interplanetary Space.

[8] LoukasGrafakos, Classical and Modern FourierAnalysis.

[9] 苗长兴,张波,《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

[10] T. Tao, Finite time blowup for an averaged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

[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richlet%27s_theorem_on_arithmetic_progressions.

[1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ter_Gustav_Lejeune_Dirichlet.

[13] 陈希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4] J. Durrett Probability: Theory and Examples.

[15] B. Green andT. Tao, The primes contain arbitrarilylong arithmetic progressions.

[16] EmmanuelCandes, Justin Romberg, and Terence Tao, RobustUncertainty Principles: 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Frequency Information.

[17] Bump. Daniel,Lie groups, Springer 200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