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问】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的监测,实验室中常常会用到的。。。。
1、使用中消毒、灭菌剂需进行哪些项目的监测?
答: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①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③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
2、为什么需要进行使用中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答:消毒剂的浓度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很多化学消毒剂本身性质不太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浓度会下降。国内已有报道医院因为消毒剂配制的浓度不合要求,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所以有必要进行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3、使用中消毒、灭菌剂化学监测如何进行?
答:用试纸或指示卡检测化学消毒剂含量,已成为医院进行使用中消毒、灭菌剂浓度监测的常用方法,较之采用化学标定等其他方法测定更方便简易。常用的有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可以应用于多种氧化性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测定;还有专用于戊二醛浓度检测卡。
4、生物监测的采样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5、去除消毒剂的方法有哪些?
答:去除消毒剂的方法有:
①化学中和法:又称中和剂法,是指在消毒剂与微生物作用到达规定时间的终点时,取样加于适宜种类和浓度的中和剂中,将残留消毒剂迅速中和,使其不再持续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本法同时含有稀释作用效果(至少1:1稀释,常用1:10稀释),是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
②过滤冲洗法:将经消毒剂作用过的微生物样本,立即加入适量稀释液中混匀(通过适量稀释,可减轻消毒剂的持续作用),并倾入装有微孔滤膜的滤器内,接真空泵抽吸过滤(或加压过滤)后,再加适量稀释液冲洗,同时过滤,可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多用于难以找到适宜中和剂的消毒剂试验中,如以植物提取物制备的消毒剂。本除药方法应按拟进行试验具体情况,经鉴定合格后再使用。
③稀释法:将经消毒剂作用过的微生物样本,用稀释液稀释,降低残留消毒剂浓度,以消除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但若稀释过多,微生物浓度下降,可出现假阴性结果。本法可单独使用,但更常见的是与其他方法同时使用。单独使用时,一般多用于浓度系数较高的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本法应根据试验具体情况,经鉴定合格后再使用。
6、生物监测如何选用中和剂?
答: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
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
对于氯己定、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
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
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7、如何配制中和剂?
答:一般符合固体加入液体内比例为重量与体积的比例,液体加入液体内为体积与体积的比例。如配制0.3%甘氨酸,则为0.3g的甘氨酸加入到100ml的肉汤中,混匀后灭菌备用。
8、中和剂中和作用多长时间较为合适?
答:一般中和剂应作用10分钟左右。
9、使用中消毒、灭菌剂染菌量测定如何进行?
答: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比例的中和后混合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箱培养72小时,计数菌落数;怀疑与医院感染爆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消毒液染菌量计算:消毒液染菌量(CFU/ml) =平均每皿菌落数×10×稀释倍数
10、什么叫菌落形成单位?
答:菌落形成单位即colony forming unit, 简称CFU。在活菌培养计数时, 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11、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中不得检测出哪些致病性微生物?
答: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12、消毒灭菌剂卫生学标准是多少?
答: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