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二十八首《从军行》(陈羽)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从军行

【中唐·陈羽·七言古诗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拼音版

hǎi pàn fēng chuī dòng ní liè ,kū tóng yè luò zhī shāo shé 。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héng dí wén shēng bú jiàn rén ,hóng qí zhí shàng tiān shān xuě 。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作品介绍]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陈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写得十分壮美。前两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妙用指代,以“横笛”和“红旗”指代边塞将,写他们在缭绕于耳的笛声中,高举红旗直向积雪山峰挺进。全诗声色兼备,充满诗情画意。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生活。
⑵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
⑶折:断。
⑷横笛:横吹的一种笛子。
⑸直上:一直向上、向前。

  [译文]

湖海之滨冷风吹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
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作者介绍]

陈羽,生卒年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806年)在世。吴县(今属江苏)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后仕任东宫卫佐。善诗,早年在各地漫游时,一与诗僧灵一、戴叔伦、杨衡等结交唱酬。《全唐诗》之三百四十八一卷传世。《全唐文》存其赋一篇。
赏析

壹/

陈羽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唐,其时,唐代边患不断,描写战士生活的诗歌层出不穷,这首诗即是作者早年宦游,任职幕府时所作。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名家评价

郑州大学教授孟向荣:“反映边防将士为保卫疆止,不畏严酷自然环境的英勇气概。‘横笛’两句意境,颇似电影远景。此一境界,在岑参《醉里送裴子赴镇西》‘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中已经开拓,但本诗写远处天山雪线上一杆红旗不断句上攀登,白雪、红旗相衬,更为鲜明生动,令人精神振奋。”
佚名

赏析

贰/

《从军行》是描述军旅之事的乐府歌辞的旧题。唐人多用以抒发故乡之思或离别之痛,陈羽的这一首是豪迈的战歌,歌唱一支迎着风雪挺进天山的队伍。

诗的开端从环境落笔。“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海畔”,即湖边;海,指内陆湖泊。王昌龄《从军行》有“黄昏独坐海风秋”句,李益《从军北征》有“天山雪后海风寒”句,其“海”均作如是解。“海畔”,点明地点。“冻泥” 出现裂纹,梧桐树的枝梢被折断,极言“海畔”之风的寒冷、猛烈。第三句从听觉出发:“横笛闻声不见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背景上,突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声有丰富的表现力,不同的笛声诱发不同的感情。“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李白、王昌龄的诗都写到笛声,用笛声表现故园之情、亲人之念。陈羽诗虽然也出现了“横笛闻声”的意象,但并无陈陈相因之感,而是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这全新的意义在第三句里引而未发,直至末句“红旗直上天山雪”才隐约透露出来。笛声来自何人? 诗人以 “不见人”宕开去,不作正面回答,却展现出一幅威武壮美的行军图:巍巍天山,皑皑白雪,在迎风招展的鲜艳红旗指引下,一支军队正向天山峰顶进军。以“红旗”代进军的队伍,未言吹笛人,而自有人在。语言极为简洁,形象格外显豁。不取“红旗翻卷”一类字眼,而拈出 “红旗直上”,可以想见这支队伍的精神状态:英姿勃勃,坚韧不拔,义无返顾,勇往直前。而这“红旗直上”却是在“横笛闻声”之时的壮举,由此推想这笛声,既不是令人“起故园情”的《折扬柳》,又不是引人怀念亲人的《关山月》,而是一种激励将士冲锋陷阵、血战到底的雄壮的乐声。“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 (《风俗通》)在红旗指引下无所畏惧奋勇杀敌,或许正是“笛” 中应有之义呢!

巧用烘托,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写一支队伍的进军,抛弃平铺直叙,着力揭示环境的恶劣,狂风的淫威,为充分展现从军将士的战斗意志和精神风貌,起到了强烈的烘托气氛的作用。诗以景结情,将赞颂之意寓于色彩鲜明的画面,让读者去体味和想象,收到了事半功倍,“文已尽而意无穷” (钟嵘《诗品《总论》)的艺术效果。前人评此绝句:“二十八字,一片图画” (《唐才子传》),堪称确评。

佚名

赏析

叁/

《从军行》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征战的内容。陈羽这首《从军行》写的正是边地戍军顶风冒雪攀登天山的情景,是幅壮美的雪里行军图。

一、二两句致力勾勒这幅雪里行军图的背景。第一句中的“海”是指天山下的湖泊。这地方的奇寒是世所闻名的,李益的《从军北征》一诗就有“天山雪后海风寒”的句子。这背景的画面极其寥廓、荒凉、严酷:一片皑皑白雪,枯桐的枝梢败叶被怒吼着的朔风刮得飘荡飞舞,湖畔的冻泥被吹得张口开裂。这两句极写自然环境的恶劣,为在三、四句描写在这自然环境中活动着的人,作了充分的铺垫。于是三、四句从容地写道,“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人物登场了,而且极富有戏剧性。“横笛”就是竹笛,亦称横吹,是军中常用的乐器。一缕激越的笛声给风雪严寒、苍凉凄寂的旷野带来令人欣喜的生气,但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循声寻觅,纵目望去,只见一队边防战士擎着鲜艳的红旗正顶着风寒,在皑皑的白雪中奋力攀登,勇往直前。这画面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何等的壮美动人。其中“直上”二字把战士们不畏艰苦、英勇顽强的气概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两句虽然同是写人,而且用的是相同的借代修辞方式,但写法却有变化:一是通过听觉,一是通过视觉,从不同的角度来突出人物形象,有声有色,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这首诗中的“裂”、“折”、“雪”仄声韵的运用,在烘托、抒发壮丽的诗情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