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低质量的无效生活,不如高质量的试错

樊登在《读懂一本书》里写叙利亚人是完全不读书的,从出生到死获得知识的却道仅仅只是别人的讲述,比如一些传说与故事。所以叙利亚人不仅没有科学的认知,也没有客观看待世界的思维。

这种从来不读书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从来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也不会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更不具备独特的眼光以及能力匹配。

所以读书是少数人的习惯,也是一种真正能提升自已潜能,终生受益的奢侈行为。

01 读书“无用说”

太多人的人说:读书有什么用?能赚钱么?能发男神、女神吗?

你别说,把书读好了,还真能实现想实现的愿望,只不过读书本身不应该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增值部分是一个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结果。

关于为什么要读书,可以思考以下2个方面:

1、大部分人在学校里读的书是不够用的,因为学校里读书大部分时候是为了应付考试,到了社会上基本能用上的不多。

2、很多厉害的人都是通过自己读书钻研而得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比如说爱因斯坦在进大学之前,就已经学完了物理学;牛顿在剑桥没上几天学就回家自学。而这些厉害的人都是通过慢慢阅读,而逐渐从新手变成了大师。

作为我们平凡人来说,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变成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天才,只是为了改变现状,让自己面对现实时没那么怂,而逐渐具备对自我的掌控力。

所以说“读书无用说”的那些人,因为他们没从读书中获得成就感,并不代表着读书真的没用。

02 从“单向”到“多向”的跨越

在现有的生活压力下,我们变得越来越容易焦虑。比如情感的空白、经济的压力、学历的忧患、梦想的缺失以及存在感的严重不足,都是焦虑产生的根源。

而焦虑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反脆弱的能力,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不喜欢试错,只喜欢安稳、清闲、压力小的舒适方式生活。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强调:读书是反脆弱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读书有两个特点:主动性和针对性。

这是因为读书是自愿去做的事情,也是一种需求,它不仅能迫使自己想尽办法去弥补自己的知识缺口,也是一种缺啥补啥的学习方式。

而这些提升与改变,在循序渐进实现了从“单向”到“多向”的跨越。换句话说就是从一种固定浅层模式变成了一种灵活多变的深度模式,它不仅能提高对事实的客观认知,也提升了逻辑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比如说,我之前写文章管他三七二十一,只要完成就好。而现在读了很多书后我就明白:写文章不仅要写完,而且要想明白写给谁看?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要贯穿什么样的理念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并不理性,只是要通过不断地读书、学习而慢慢将知识组合成思维体系,再转化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读书的真正目的。

03 低下头,沉下去

那么怎么读书才会逐渐走向成功呢?答案是:低下头,沉下去的沉浸式学习。

这种读书方式并不是“打卡”,而是要通过检验和检测。比如说读完一本书,完成并不是目的,而是从这本书中收获了什么道理?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没有提升认知?有没有让自己真正的学到东西?沉浸式读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来自检:

第一,以目标为导向。读一本书首先要确定目的,弄清楚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启示,可以对现实有什么指导意义;

第二,读完后输出。读完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得到的启示写出来,不仅能加深印象,而且能透彻地理解书里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讲书。所谓的讲书并不是像樊登一样讲,而是用自己适配的方式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当把学习和成长当作是历练时,这个变强的速度将是疾速的。

其实读书的正确方式不仅仅运用到读书本身,也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抛弃低效的方式,以高质量的试错模式不断践行时,我们就走在了成功的队伍中越走越稳健。

▼公众号ID:baiheqianda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