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徐正国:俑 苏 醒

俑  苏  醒

作者:徐正国(河南)

2021年除夕,中国河南,一家博物馆里,一群唐朝的乐俑从1300年的睡梦中渐渐苏醒。
这群被定格于漫长岁月的唐朝宫廷乐伎,在追光灯悄悄打开的那一刻,突然眨了眨眼,扭了扭头,舒了舒臂,恍然大悟般地苏醒了。瞬间,就在摆放文物的搁架上,她们活了起来,兴奋起来,扭动起来。
高耸的双垂髻、鲜艳的蝴蝶唇、鼓鼓的胖腰肢、嘟嘟的圆脸蛋、眼角下的斜红妆、脚下的翘头履,她们周身散发着浓郁的盛唐风韵;身穿红、黄、绿三色襦裙服,裙裾上绽放着魅惑的宝相花,她们幻化着“唐三彩”般飘逸奢华的色彩;手中操弄着来自四面八方、胡汉各族的乐器——箜篌、排箫、琵琶、玉笛、洞萧、铜钹、羯鼓,她们仿佛就是海纳百川、中外交流的形象代言人。
她们绕行于《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一幅幅精美的人物画卷周围,穿梭于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古老的国宝文物之间。她们在山重水复、云雾缭绕的唐人名画《明皇幸蜀图》中翩翩起舞。那幅逶迤连绵、天高地阔的北宋神品《千里江山图》成了她们移步换景的舞台。她们在千年历史的茫茫烟云里载歌载舞,观众在中华民族的文明长河中流连沉醉。
你瞧,这群小姐姐们有的雍容娴雅,有的憨态可掬,有的精灵古怪,有的温婉可亲。她们屈膝塌肩,低眉含胸,左摇右晃,扭腰摆臀,一路碎步蹒跚而行的神情体态,似乎让人依稀辨认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日,在东亚文化圈的半岛与群岛,那里的民间日常、流行文化中,依然留存着中华文明深深浅浅的文化印记、雪泥鸿爪般的风流余韵。
她们是一群大唐宫廷的小乐官,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美少女。有人因睡过了头而慌乱,有人因乐器脱手而尴尬;有人喜欢戏谑,在列队排练时推搡得同伴们像多米诺骨牌一般齐刷刷向前倾倒;有人热衷偷袭,在姐妹们临河自照时,突然撩水洒向众人,惊得大家东倒西歪,花容失色。
突然,激昂的号角声声吹响,大唐的宫廷夜宴即将开席,天子百官皆已坐定,万邦使臣悉数到齐。慵懒的憨态瞬间尽敛,一秒入戏,整理好妆容,速速奔赴一场万众瞩目的人间盛会。御道回环,碎步款款,窸窸窣窣的裙裾摇摆如风;宫墙高耸,低眉疾行,眼角里的暗红急匆匆向后倒退。
殿阁巍峨,龙蟠虎踞,祥光奕奕,金碧辉煌,廊上莲花绽放,空中鱼灯招摇。在花团锦簇的地毯上,在恢宏肃穆的鼓乐间,在琼楼玉宇的俯瞰下,在大唐盛世的光影里,女孩们身轻如燕,进退穿插,左旋右转,水袖飘飞。轻歌兮曼舞,行云兮流水,整个人间仿佛就是一场“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奇幻梦境……
以上场景,被河南电视台的镜头悄悄拍下,冠以《唐宫夜宴》之名在“河南省春节晚会”上现场直播。谁料,竟迅速“出圈”,引发了90后、00后年轻人对国宝、国风、国潮的热情追捧,引起全网关注,霸占热搜第一,总播放量超过27亿次。
“再来亿遍”“N刷”“绝了”“醉了”“泪目”“爱我中华”……这些密密麻麻的弹幕,是年轻人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个节目的惊艳和赞美,也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按捺不住的民族自豪感。
节目尾声,灯光渐暗,醒来的唐俑再次定格,渐渐隐入博物馆的暗影里。然而,在电视屏幕上、在电脑屏幕上、在手机屏幕里、在微博、在微信、在B站,蛰伏在中国人心底的辉煌历史、民族自豪、文化自信却像泥土里的小草一样,正在苏醒、发芽、潜滋暗长。

2021年5月22日

原 创 首 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