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张大千的女弟子,幼年丧父、中年丧夫,却以画成为民国女神!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 艺术道 ——


世界名曲情歌篇 轻音乐


民国时期从来不缺女神。
她们或是风华绝代的闺秀名媛、或是才华横溢的才女佳人,更有著书立传的名家学者。
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这一个个名字,我们早已耳熟能详。
可是有一位女神却堪称遗珠,被人们忘却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
她拜张大千为师,是其最有成就的女徒弟。
她将西方现代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国画相结合,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
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争相收藏。
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一张画可换一套房子。
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结婚之时,伦敦大学就以她的画作作为贺礼。
这个传奇女子就是方召麐
而比起她的艺术成就,她一生的个人经历更是耐人寻味。
1914年,方召麐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
她的父亲是一个实业家,自己经营着纺织厂,家境颇为殷实,父母也思想开明,注重教育。
方召麐从小不仅学习书法绘画,还早早接触了西方文化和英语。
原本,她应该和彼时大多数大家闺秀一样平凡一生。
可身处乱世,命运的洪流却是让其几番沉浮。
随着战争爆发,在一家子在坐船逃难的时候,她的父亲中弹身亡。
年幼的方召麐眼睁睁看着父亲留着鲜血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随着父亲的离世,一个家族也陨落了。
方召麐一夜之间从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成为了紧衣缩食的普通人。
可庆幸的是,她的母亲却坚持在精神上富养子女,一如既往地送孩子去上学读书。
她们一路颠沛流离,方召麐先后进入无锡、上海、青岛等学校就读。
并拜师著名国画大家钱松喦、陈旧村学习书法绘画。
她很快就显露出自己的绘画天赋,年仅19岁就参加了人生第一个画展,连钱松喦都赞她“此女子必有大成”
而这句话宛若一句应验的预言,却也暗伏她将经历无数跌宕。
随着年龄的增长,方召麐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她越来越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去留学
1937年,她带着一件行李,只身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成为该校建校113年以来第一个中国女学生。
而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生挚爱方心诰,他是抗战时期著名将领方振武的长子,跟随父亲在欧洲流亡。
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很快就相爱,结婚。
为了爱情,方召麐放弃了学业、放下了画笔,披上了围裙,过上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可是却并没有迎来岁月静好的光阴。
战争再一次打乱了她的生活。
二战的爆发,让这对夫妻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被迫过上了躲藏战火的日子。
此后更是再无太平,战火纷飞中,方召麐一共养育了8个孩子,曼生、安生与宁生、顺生、桂生、林生、庆生、津生。
仅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何其盼望平稳美好的生活。
可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国破家亡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个人只能被裹挟、被牺牲。
这不只是属于方召麐一个人的痛,更是刻在历史里的伤痕。
终于在1948年,他们一家移居到香港,过上了较为平稳的生活。
方召麐又开始拿起了画笔,可是命运再一次将她推向了深渊。
方心诰在一次手术中意外离开了人世,再也没有醒来。
只留下了无人接管的贸易公司,和8个尚未成年的子女。
那时的方召麐也才只有36岁。
幼年丧父,中年丧夫,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痛。
但是在一场场的人生风暴之中,方召麐如寒冬中傲然枝头的腊梅,不败不折,每一次受挫之后,则更为恣意地怒放。
丈夫去世后,她代替丈夫经营贸易公司,同时开始更加醉心于画画。
在1953年,她拜张大千为师,成为了大风堂的门人。
在民国,会画画、爱画画的女子不少,但是真正有绘画自知性与自觉性的却不多。
对于很多女子来说,画画大多只是一项从小被培养的技艺,是为让别人瞧的见的才情与雅兴,可以彰显家族门第的良好教育与素养。
而对年近40,历经无数人生风浪的方召麐来说,弃笔十几年,再开始画画,是她完全对于自我觉醒的选择。
她想画,她要画!而且她还不要只是普普通通地画。
她结合自己多年在国外的游历,跟随张大千在美国的学习,再加上自幼学习传统国画的童子功,她想画出中西结合的绘画,画出让全世界认可的中国画。
因此她的画作有西方抽象艺术的痕迹,又是中国大写意山水的底子。
用笔气势如虹,大胆果断,完全不似寻常女子的妩媚娇羞。
张大千多次赞她是自己最优秀的弟子。
林散之曾评价她的画:“守法不是法,问君敢不敢,千笔只一笔,惊破画人胆”。
在方召麐的笔触里没有犹豫与婉约,尽是自然、豁达、洒脱,奔腾,看罢顿感酣畅淋漓。
而这又何尝不是方召麐的人生态度?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世界以痛吻她,她却回报以歌。
此后人生的50多年, 方召麐不曾再婚,独身一人抚养8名子女长大。
而她即使到了80多岁,依旧坚持每天花7、8个小时画画,依旧在尝试绘画变法。
在2006年,92岁的方召麐因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世。
在方召麐身上最难得的并不是她捱得过苦难的坚韧与不屈,而是哪怕遭遇过最坏的,她却依然保留着天真。
正如她的恩师张大千所说:艺术最高的境界便是“拙”与“生”,在方召麐的画中始终有一份童稚。
她的笔下毫无媚俗之气。
山水灿烂,人物无邪,透漏着一股子可爱,令人莞尔,却又心向往之。
即便人生起起伏伏,而方召麐的心中却依然有一片桃花源,正是这份纯粹,让她为画而画,为己而画。
遥想1914年,方家人怀中抱着呱呱坠地的女婴,给她起名召麟,寓意下一胎召来个男孩。
可这襁褓中的女婴在长大后,则把自己的名字毅然改为方召麐。
据说 “麐”是母麒麟之意,想必那时人们定笑她痴狂。
而谁又曾想到跨越近百年,当年的女娃真的活成传奇,成为了当代国画大师,在中国山水画中留下了一方专属于自己的天地。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