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声东击西,攻取沧州,却在东昌遭遇起兵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八月十六,朱棣率军围攻济南三个月后,被迫撤兵,返回北平。盛庸、铁铉乘势追击,收复德州。
至此,朱棣已经起兵一年多,虽然多次获胜,但是却没有明显进展,不仅没有攻下济南,还丢掉了德州,而且朱棣麾下的高级将领陈亨在撤退时与对方交战身受重伤,不久去世。
收到朱棣败退的消息后,建文帝朱允炆十分高兴,下诏提升铁铉为兵部尚书,赞理大将军军事,封盛庸为为历城侯,同时任命他为平燕将军,取代李景隆统领北征兵马,陈晖、平安为副将军。盛庸屯兵德州,平安和吴杰驻扎在定州,徐凯驻守沧州,三地的兵马互为掎角,以围困北平。
燕军虽然在济南之战中失利,但实力没受到根本损失,不过吃了败仗,大家都很沮丧,士气很低落。
朱棣必须想办法鼓舞士气,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打一场胜仗。
十月,朱棣听闻盛庸将要发兵北上,为了打破朝廷军队的掎角之势,朱棣打算偷袭沧州,又担心徐凯等人得知后有所防备,于是声称出征辽东。
燕军将士对于发兵辽东的安排不太理解。
十月十六,朱棣率军抵达通州,张玉、朱能趁机劝说朱棣。
“今密迩贼境,出师远征,况辽地蚤寒,士卒难堪,此行恐非利也。”(《奉天靖难记》)
朱棣屏退左右,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们:德州城池坚固,兵力众多;定州的城池也已修缮,防御工事完备;只有沧州的城墙已倒塌毁坏,年久失修,而且天寒地冻,雨雪泥泞,不易修筑;我们乘其未备,出其不意,加速行进,突然袭击,必能将其一举击溃。
徐凯收到朱棣进军辽东的消息后,果然未曾防备,只是派兵砍伐木材,日夜修筑城池。
燕军行至天津,经过直沽,朱棣对诸将说:对方必然在青县、长芦重兵防御,而砖垛、灶儿等坡冬天没水,他们必然没有防备,因此可以从这里直抵沧州城下。
于是朱棣率军从直沽“一昼夜疾行三百里”(《明史纪事本末》),十月二十五天快亮时,燕军突然出现在沧州城下。
徐凯对于燕军的行动浑然不觉,仍旧在指挥将士运土筑城,直到燕军兵临城下,徐凯才急忙下令防御,守城将士毫无防备,仓促抵抗。
朱棣指挥燕军从四面发起猛攻,张玉率精锐从城东北角短兵搏斗登城,于是攻入沧州,朱棣派兵切断徐凯等人的退路,后来将徐凯押送至北平。
十二月,朱棣派兵把在沧州获得的辎重运到北平,自己率部众渡河南下,抵达临清,决定袭扰盛庸的粮道。
朱棣于是率军移师馆陶,派轻骑到大名,截获盛庸的粮草,焚毁其运粮的船只。
然后,朱棣从馆陶渡河,行至冠县,经过莘县,随后向东阿、东平进发,诱使盛庸南下。
盛庸未摸清燕军此行的虚实,没有冒然发起大规模攻击,只是在燕军经过德州时,曾派少量兵力袭击朱棣的后军,但没有成功。
不过,盛庸始终对燕军的动向高度警惕,紧紧跟在后面,伺机而动,驻扎在东昌。
盛庸的先锋将领孙霖屯驻在滑口,朱棣决定与盛庸决战,派朱荣、刘江袭击孙霖,都指挥唐礼被执,孙霖逃走。
朱棣乘胜攻至东昌,盛庸、铁铉得知后,挑选精锐,背城而阵,并且布置了大量火器、毒弩,严阵以待。
朱棣亲自率军冲锋,先猛攻左翼,但冲击不动,然后冲击中坚,对方的列阵突然打开,朱棣率众陷阵后,重新合围。
朱棣陷入重重包围,危在旦夕。
朱能立即率番骑来救,他奋力鏖战,猛冲东北角,盛庸见状忙调西南角的兵力前来抵御,朱棣乘机向西南方向冲击,才终于得以脱身。
张玉眼见朱棣被围,急忙冲入阵中援救,他陷入阵中,拼死力战,四处寻找朱棣,找不到朱棣,不肯突围,最终伤重力竭而死。
大量将士被被火器所伤,燕军损失惨重,而平安也带兵前来,与盛庸会合。第二天,燕军再次大败,朱棣只得带兵向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