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夏玉琦:铁血将军(中篇小说)
铁血将军
文/夏玉琦
内容摘要:夏元庆,明朝天津卫掌印守备,蓟州营守备,大水峪游击将军,大名府参将。据《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记载:“万历三十七年六月,以蓟州守备夏元庆为大水峪游击”。他率军出征辽东,立有战功,被诰封为镇国将军。
一
临近中午时分,夏承嗣从客船上走了下来。
“老爷,去天津卫啦?”
“是的。”
“有货吗?”
“有袋大米,给我送家去吧。”
“好的。”
这位码头装卸工扛着一袋大米,送到了附近的一处双拼四合院。
贺夫人听说老爷回来了,赶忙吩咐丫鬟开饭。
“怎么不见元庆呀?”老爷问。
“老爷,他上学去还没有回来,按说这个时候该回来了。”丫鬟说。
“老爷,我马上到学校看看。”机灵的家丁一溜烟奔学校去了。
这处学校是天津卫前所设立的,是专门为卫所军籍户培养兵源的。所聘请先生的薪水也是从军籍户们缴纳的军粮中拨付的。这位家丁姓李,善用左手干活,人称左撇子。他从夏官屯出发,路过李村,沿着羊肠小道,穿出小树林,远远看见一处村庄叫总旗村。村西头一排房子就是学校,离夏官屯足有四里路。左撇子推开教室的门,元庆正立在墙根罚站。
先生听着有人来了,来到教室。
“先生,元庆犯错了?”
“你问问他吧?”
元庆看了看地上的衣服,没有说话。左撇子才发现刚进门时那股臭味是地上的衣服发出来的。他对先生说:“先生,我先把元庆领回去,顺便把你这衣服带回去洗了。有什么事情,你和他爹讲吧。”就这样左撇子领回了元庆。
“元庆,先生为什么留下你罚站?”父亲夏承嗣一脸严肃。
“我们和左所学校那帮小子商量好,三月十五夜间开战。双方各出二十名勇士,地点总旗村东边那片开阔地。我们二十个人推举我是总兵,齐胖子是参将。趁着月色我们发起总攻,对方一路败退,引诱我们上钩。就在这时从侧翼坟地里突然闯出十个人,断了我们的后路。我一看上了当,率众突围。是齐胖子殿后,死死缠住那十个人,我才得以逃脱。”元庆停了停又说,“昨天上课,先生提出一个问题叫齐胖子回答。说,'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齐胖子回答是一个人,先生用棍子打了他的屁股。我今天把先生粪坑旁的橛子用刀砍了道口子,结果橛子一断,先生坐了一屁股屎。”
“以后有话好好跟先生说,不要采用这种方法报复先生。”夏承嗣并没有严厉责怪儿子,他觉得我们这些军籍户们,孩子长大要走向战场。从小培养孩子们团结杀敌的本领是必要的。
“北宋有位战将叫杨业,以骁勇善战出名,外号杨无敌。他在雁门关打破辽军,威震契丹。”
“爹,我听人讲过,这位杨业在北汉追随刘崇,任保卫指挥使,非常有名,宋太宗灭北汉以后,他是投降过来的。所以宋朝即重用他,也提防他。”
“是这样,北宋雍熙三年,杨业率军北伐,为皇帝派来的监军威逼,冒然出兵,力战而死。”
“爹,我听说,当时杨业明知道契丹布下了一个圈套,引诱杨业上钩。皇帝派来的监军逼他出征,杨业觉得自己是投降过来的,怕落个畏战的坏名声。出征途中为防不测,杨业埋下了伏兵。杨业一路没有遇到契丹兵,当到了一处山间,两边高山耸立,杨业问当地一位老者,得知这山叫狼牙山,此为凶险之地,杨业急忙率兵返回。此时契丹兵突然从天而降挡住了去路。他率兵杀出一条血路,契丹兵紧追其后。此时伏兵已经撤回,杨业力战而死,全军覆没。”
“儿子,伏兵为什么撤回去了?”
“可能觉得时间太长了,觉得杨业在前方已经战死了。”
“这就是关键时刻,要有自己的亲信,对自己忠心耿耿。”
元庆点了点头,父子俩经常闲暇时间讨论战局,元庆受益匪浅。
二
傍晚,门卫报告,花花肠子要登门拜访。夏承嗣答应叫他进来。实际上花花肠子大名王世安,外号是花花肠子,大家叫熟了倒是想不起他的大名来了。花花肠子是天津卫漕运船上的一名军士,也是军籍户,家有五十亩良田,和村民混着住。他提着一大包礼品,弓着腰进了客厅。
“官爷,最近身体可好!”说着花花肠子把礼品放在了八仙桌上。
“世安,坐吧!”承嗣一边让座,一边招呼着丫鬟上茶。
“官爷,长话短说,我在船上也已经有三个年头了,现在我这腰疼,都直不起来了。我想换个工作。”
“世安,这事我得和指挥使商量,你们船上的漕运人员都有备案。”
“好的,还多麻烦官爷多费口舌,我不胜感谢。”
话说花花肠子刚上船时,正赶上去苏州装运粮食。苏州是人间天堂,花花世界。到了苏州花花肠子谎称有事,晚上去了窑子。接待他的窑姐觉得这个人来自北方天津卫,北方人身材健硕,又豪爽,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花花肠子。她是孤儿,这些年积攒了一笔钱,希望找个好人家过个安稳日子。花花肠子一听倒没了云情雨意,他给了窑姐二两银子,花花肠子的举动感动了窑姐。
第二天晚上,花花肠子又去了窑子,找到那位窑姐。说是想好了,要娶她回天津卫。谎称自己在天津卫有几处铺子,这次来苏州上货,不幸货钱被盗。善良的窑姐信以为真,把自己积攒下来的四十两银子借给了花花肠子。并嘱咐花花肠子,回去后跟你父母商量好了,下次再来上货我跟你一起去天津卫。花花肠子一口答应下来,这位善良的窑姐一直期盼着。
三年过去了,花花肠子的漕运船一直在徐州装粮。听说这次漕运船要去苏州,他来找百户夏承嗣求情,换个工作,不想再上船了。走出夏家四合院,他直起了腰。
花花肠子被卫指挥使批准不上船了。话说那位窑姐苦等二年后,花花肠子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她厌倦了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骗子,她上吊自杀了。从此花花肠子住过的那家旅馆经常闹鬼,尤其他住过的房间根本没人敢住。
漕运船来到苏州停在了码头上,天已经很晚了,他们又去了三年前住的那家旅馆。
旅馆掌柜的分配船上十二个人住店时,对漕运小旗说,今天床位紧张,就安排你住到闹鬼的房间吧。小旗说,我不怕鬼。于是小旗住进了闹鬼的房间。夜深了,小旗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看看鬼是什么样子的。这时突然来了一阵凉气,一个白色的小美女站在了床边,吓得小旗咕喽一下滚在了地上。
“你别怕,我不会伤害你。”
“你叫我做什么都可以。”
“我只要求你带我到天津卫。”
“你这个样子,我怎么带?”
“走的时候,你在船上喊一声就行了,这件事你不要告诉别人。”
小旗一口答应下来。
几天来,一切平静无事。漕运船临走的时候,小旗站在船头上大声喊:
“开船了!”
正是五黄六月,天气异常闷热,花花肠子这几天烦躁不安。晚上,他正坐在自家门墩上乘凉,突然一阵凉气袭来,他定眼一看,一个白色小美女站在了眼前。这美女好眼熟,没有容他多想,他的两个眼珠子咕溜溜滚在了地上,当场毙命。
该来的还是来了。几天来,关于花花肠子暴死家中的传闻纷纷扬扬。
三
上课了,元庆的同桌外号叫糊涂罐子,这糊涂罐子高高大大的像是羊群中的骆驼,他已经留级两次了。他经常抄元庆的作业,关键时刻也帮助元庆打架。
先生来到糊涂罐子面前,
“你背一背三字经。”
糊涂罐子站了起来,低着头。
“三字经,一溜风,打芦草,喂先生。”
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先生气不打一处来。
“把左手伸出来。”先生命令着糊涂罐子。
糊涂罐子伸出他那肥胖的手,被先生狠狠打了三戒尺。
“我问问你,这是跟谁学的?”
“我爹。”
提起糊涂罐子的爹,名叫郭德仁。他曾经在战场上割下敌人十个首级。天津卫奖励了他十担大米,另记大功一次。为此糊涂罐子特意请同学们到他家吃了一顿米饭。
不过事后被人举报说,郭德仁的十个人头有假,其中有两个是割了百姓的头。天津卫查了半天,也没有证据。郭德仁为人老实忠厚,也许是受人嫉妒。
学校里开始学习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后来又学习四书五经。这四书指的是《中庸》《大学》《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部经典。口诀:四书:中学论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下课了,大家围着糊涂罐子,有人跃跃欲试要和他摔跤。
“别看我背不过三字经,要论比赛摔跤,我让你们个后拔腰。”说着,糊涂罐子乍起了胳膊。
齐胖子跃身上前搂上了糊涂罐子的后腰,紧接着下了绊脚。可这家伙像铁塔一样,一动不动。只见糊涂罐子抬腿向后一勾,把齐胖子压在了身下。
齐胖子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尴尬地吆喝着:
“元庆上,我们就指望元庆了。”
“元庆,你要上,我也就不客气了。你也看见了,我在课堂上有多尴尬!咱俩摔跤我也不能让着你了。”看来糊涂罐子是想摔倒夏元庆,挽回他在课堂上的败局。
只见夏元庆和糊涂罐子搭起了“黄瓜架”,说时迟,那时快,元庆紧紧抓住对手的左胳膊,急转身,猛发力,一连贯的动作。来了个背口袋,把糊涂罐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我家伙,没想到你来这一手。”说着,糊涂罐子怏怏地起来了。
下午放学后,齐胖子告诉元庆,王千户家的那块飞地西瓜熟了。并且说,前天他去那里踩过点。
说起那块飞地,那是两户军籍人家跑路了,丢下了近百亩地。王千户负责督办此事,下令到军籍户家乡通过当地县衙把他们捉回来,如果他们没有回乡,就让他们的同姓人顶替。结果王千户买了两个奴隶顶替上了,实际上王千户就这样私吞了那一百亩地。
晚上二更时分,漫天星光,大地静悄悄的。元庆带领五个小伙伴在一片谷子地的掩护下。悄悄地进入了西瓜地,每人摘了一个大西瓜,转身正要离开。突然看瓜的人出现在了面前。紧要关头,元庆“啪”的一声,西瓜正击中那人头部,看瓜的人眼前一黑。五个人便趁机跑掉了。
四
话说花花肠子死了以后,他漂亮的妻子杨娇便成了寡妇。
说起杨娇来,她从小就卖给了杨员外家,后来也就随着杨员外姓杨了,这孩子越长越漂亮,越长越水灵。长到十八岁的时候,脸衬桃花,眉弯新月,窈窕娟娟。杨员外总想着收她做二房,只怕老婆厉害。这老婆也看出了杨员外的心思,便托薛婆寻找个好人家把杨娇嫁了,免得夜长梦多。
当时周围大户人家都托薛婆递来橄榄枝,可杨员外的老婆唯独看中了花花肠子王世安。一是花花肠子有钱,出手大方。二是这花花肠子和天津锦衣卫指挥使是姨表兄弟。这天津锦衣卫是皇帝的耳目,是监督京津地区军民动态的。
“天津卫一酒馆里,夜间两个人喝醉了,一个人妄议朝政。当场被锦衣卫捉拿归案,你猜这人是谁?是赫赫有名的倒盐大王李家公子,是王世安把李公子给捞了出来。李家带来四十两银子上门感谢。”薛婆说的有声有色,有鼻子有眼。这些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花花肠子的漕运船从南方带来一套红木家具送给了杨员外,倒确是真实的。
想想看,杨员外一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又没有权势撑腰,黑道白道都来敲诈他。他没有少花冤枉钱,找个靠山就成了杨家的心病。
花花肠子娶了漂亮的杨娇,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话说埋葬了花花肠子以后,每到深夜,杨娇都能听到院子里有人哭泣。起初她还以为是猫闹春,可出屋寻了半天什么也没有。
一连三天了,有人劝她,还是到寺庙里请个道人看看吧!杨娇请来了道人,这道人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妖气。
“你家里住进了一个冤鬼。”道人小声说。
“仙人,这可如何是好?”
“不要怕,这个冤鬼已经找到替死鬼了,今天夜里就走了。”
“那我怎么办呢?”
“你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送走了道人,杨娇做了四十个大元宝,摆在院子里烧了。
她朝南跪拜:“仙姑,饶了吧!”默默地念叨了三遍。
话说这村的东头有一户李姓人家,老二的媳妇在集市里卖了一头猪。回家便把这猪钱塞在了炕头的褥子低下。傍晚时分,老二媳妇发现钱不见了。对于农家来说这可不是小事,这是一年全家的辛苦钱。丈夫、公公、婆婆一家人都指责她。
吵完架已经夜深了,老二媳妇怎么也睡不着,就听着耳边有一种声音:
“死了吧,死了吧,死了就好了!”反反复复念叨着。
她起来,鬼使神差地来到院子里,找了条绳子,吊在了门框上。
丈夫发现时,已经是五更时分,身子已经凉了,掐人中也没有用了。
一家人互相埋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她这样。这可是个好人啊!
就在这时,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转眼下起了瓢泼大雨,一道闪电过后,响雷在人们的头顶上炸开。老二媳妇冒着大雨进了屋里,一家人惊的目瞪口呆。
根据老二的媳妇讲述,她就是做了一个梦,阎王爷根本就不收她。
可老大的媳妇被雷劈了,全身都烧糊了,临死她手里还攥着两块银元。
天放亮了,
“哇”的一声啼哭,漕运小旗的老婆生了。
“是儿子,是女儿?”小旗急着问。
“是个丫头片子。”接生婆笑着说。
今天的课堂上,元庆问先生:
“先生,你说有鬼神吗?”
先生背了一首竹枝词:
公门里面好修行,
半夜敲门心不惊;
善恶到头终有报,
举头三尺有神明。
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长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整个村庄。
先生说,这是秦地军中的战歌,全诗充满着慷慨激扬,豪迈乐观,热情互助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应该是大明王朝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夏元庆,你来解释第一段的意思。”
“谁说我们没有衣裳,战袍我们大家伙着穿。国王兴兵要讨伐,赶快修好戈和矛,我们一起把仇报。”
夏元庆站起来回答,答毕,便坐下了。
“赵崇业,你来解释第二段的意思。”
“谁说我们没有衣裳,汗衫我们大家伙穿着。国王兴兵要讨伐,赶快修好戟和矛,我们一起对敌寇。”
赵崇业站起来回答,答毕,也坐下了。
“王小虎,你来回答第三段的意思。”
“谁说我们没有衣裳,战裙我们大家伙穿着。国王兴兵要讨伐,赶快修好铠甲刀,我们一同去战斗。”
王小虎答完后,也坐下了。
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放学了,先生留下了夏元庆。
“元庆,我想求你办点事。”
“先生,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
“我老家有位侄子,他的土地和陈官屯陈百户家的官地近邻。陈家霸占了我侄子十亩良田,我侄子和他理论,被他家的家丁打得卧床不起了。我侄子托人来找我,想想办法,我一个教书匠,两眼一抹黑。你爹是百户,是咱们这里最大的官了,能不能帮帮忙?”
“先生,陈家是属于沧州千户所的百户。我爹是天津卫的百户,我爹帮不上。我倒是能帮你。”元庆说完,先生一脸茫然。
“先生,半月以后你看结果吧。”元庆说完就走了。
元庆找到好朋友赵崇业,把先生的事说了一遍。赵崇业的舅舅是天津锦衣卫的一名小旗,手下有十二个兵。赵家怕惹麻烦从不对外提起这门亲戚,崇业只告诉了元庆这位好朋友。当崇业听说要找锦衣卫办事。就对元庆说:
“这事要和我爹商量商量。”
“不用了,咱俩就直接去天津卫找你舅舅吧,要是和你爹商量,办成这件事时间就拖长了。”
崇业只好同意元庆的想法,第二天,天一亮他们乘船去了天津卫。
元庆到商店里买了上好的礼品,和崇业进了舅舅的家。
“崇业来了,快坐。这位是谁?”妗子招呼着。
“他是我的同学,好朋友夏元庆。”崇业介绍着。
“我舅舅没在家?”
“他一直在外忙公务,成天不着家。”
“锦衣卫可比天津卫威风多了。”
“锦衣卫得罪人,我一直告诉你舅舅,给自己留条后路。你们找他有事?”
崇业把先生的家事说了一遍,想请舅舅帮帮忙。这妗子从小就崇拜教书先生,一口答应下来,再说崇业的爹娘也帮了舅舅家不少的忙。
回来的路上,元庆请崇业吃了包子羊汤。
半个月过去了。一天放学后,先生又留下了元庆。先生告诉元庆,老家来信了。陈家不仅退回了霸占的十亩地,而且还补赏了五两银子。俩人都开心地笑了。
六
离夏官屯码头不远处有一处集贸市场,十里村八里店的百姓都来这里赶集,尤其是这里坐船方便。附近码头上停靠着几艘客船,上下船的旅客络绎不绝。市场里京城的烧酒、南方的板鸭、枣糕、点心、烧鸡等食品应有尽有。当地的三教九流、地痞流氓也经常光顾这里,寻找发财的机会。
“交摊位费!”一个穿黑衣的家伙站在一个老者面前。这位老者摊位上摆着几袋杂粮。
“官爷,我还没有开张呢!等一等吧。”
“不行,马上交。”
这位老者刚一还嘴,这个穿黑衣服的家伙给了老者一巴掌。
路过这里的夏元庆见状,一股怒火冲上心头。他上前抓住穿黑衣的家伙,说:“你凭什么打人?”
“你是谁呀?敢多管闲事。”穿黑衣的那家伙招呼来另一个同伙,扭着元庆要走人。
这时,和元庆一起逛市场的赵崇业见元庆被那两个家伙扭着,慌忙上前拦住,说:“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
“是谁呀?”穿黑衣服的那家伙反问。
“你们认识紫茄子吗?”
“锦衣卫的紫茄子?”
“正是,紫茄子是他的亲娘舅。”
那两个穿黑衣的一听这是紫茄子的外甥,立刻转变了态度。
“兄弟,误会,误会了,今天咱们也算认识了,改日我请你们喝酒。”那家伙握着元庆的手,开始热情了起来。
“那就免了吧,以后别在这里横行霸道了。”说着,崇业拉着元庆走了。
这两个穿黑衣的家伙是皇家砖厂的狗腿子,而砖厂的老板正是宫廷里派来的王太监。他们无恶不作,欺男霸女。这一带的小商小贩都得向他们交地皮税。
再说锦衣卫那是依仗着朝廷的权力,更是惹不起。紫茄子曾经活扒人皮,谁家孩子哭闹,一说紫茄子来了,立马吓的就不哭了。这赵崇业敢抬出紫茄子来说事,是他在舅舅家见过紫茄子,而且紫茄子和舅舅是朋友。
元庆为了感谢崇业,找了一家茶馆,喝茶聊天,崇业告诉元庆:“以前听我爹说过,弘治六年的时候,就是这家皇家砖厂,当时管理砖厂的太监姓张。你家祖宗夏寅就是被张太监害死的。”
“你爹是怎么说的,说来我听听。”
“据说当时正大修天津城墙和护城河,张太监勾结天津兵备道副使,于是虚报冒领了万两银子的砖数。正赶上夏寅负责统计验收筑城施工用的材料,发现砖厂送来砖的实际数量和账上的数量整整差出万两银子。张太监的事情败露了,他对夏寅怀恨在心。”崇业又说,“当时有一位美女,人称交际花,一方面她伺候张太监,另外又和漕运军籍户李明热恋。当年正值大旱,家家户户挨饿,讨饭的人络绎不绝。这李明正策划着抢漕运船上的粮食。交际花极力地撺掇李明拉上夏寅的三个侄子,共同行动。”
“以后呢?”元庆好奇地问道。
“你没有听家里说过?”
“知道点,不如你说的详细。”
“结果是夏寅的三个侄子不经意之间陷入张太监一手导演的阴谋。抢粮事件败露后,张太监背后又操纵别人举报夏寅,夏寅便被诬陷为这次抢粮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关押进了河间府监狱。那万两银子也如愿以偿进了张太监的腰包。”
“天津卫的案子,不是属于锦衣卫管吗?”
“要是锦衣卫插手这个案子,张太监怕引火烧身。”崇业喝了一口茶继续说,“据说张太监和河间府衙门有关系。我是想提醒你,尽量不要得罪砖厂的王太监。”
元庆回家后向父亲求证这件事情是否如同赵崇业所说的那样,夏承嗣说,当时天津卫的人都这么传说。交际花也失踪了,找不到人证,此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七
明朝建立的卫所制、军户制、军屯制是三位一体的军事体系。卫所制是明朝军队的基本编制方式。五军都督府为顶层,次一级是都指挥使司,再往下设置有卫指挥司和千户所。
天津驻军共有三个卫,天津卫、天津右卫和天津左卫。这三个卫都隶属于后军都督府管辖。
天津卫满编时,下属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下辖十个小旗,每个小旗十二个人。
军籍户就要世代屯田服兵役,不得随意改变。而且服役的兵丁必须婚配,以确保军队的延续。
军籍户的孩子们从小就得习文练武。“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孩子们自青少年时代就练习骑马射箭,舞枪弄棒,攻防格斗,协同作战。
天津卫选派有作战经验的官兵定期指导孩子们练武。后军都督府也要组织青少年文武比赛。卫所袭职武官的孩子们,还要通过文考和武考进行选拔。
中秋的一天,天津三卫对即将袭职武官的青年进行骑马射箭考核。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箭头是用铜或铁特制的,具有极其恐怖的杀伤力。一般有效射程在一百多米,力气大的士兵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二百多米。当然弓箭在战场上的杀敌效果取决于弓箭手的技术水平和弓箭的质量。
校场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看台上坐着上万名卫所官兵,后军都督府、兵部以及卫指挥司官员们坐在观礼台上。
轮到夏元庆了,他走进考场,主考官一看这小伙子气度不凡,专挑一匹烈马供他骑射。夏元庆抚摸了几下马头,亲了亲,然后跨上烈马。烈马顿时昂头“吼”的一声,四蹄腾空。夏元庆举鞭抽打,只见烈马狂奔,泛起一路沙尘。几番回合之后,烈马驯服,逐渐安静下来。
夏元庆沿着校场转了几圈。只见那靶标五米圈,三米圈,靶心只有一米圈,远远看去也就像个碗口大小。他双腿一夹,烈马奔腾,就在这时,“嗖”的一声,一只飞箭正中靶心。大家鼓起掌来,主考官一看这小伙果然武功出众。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后军都督府长官问坐在旁边的天津卫指挥使。
“这年轻人名叫夏元庆。”指挥使看了看比赛名单。
“这是谁家的公子?”
“天津卫前所百户夏承嗣家的。”
“这年轻人是个好苗子,要重点培养。”
“好的。”卫指挥使对都督府长官的嘱托答应着。
第二天,小伙伴们为夏元庆取得冠军庆贺。
王小虎唱了一段《王婆骂鸡》。
齐胖子和赵崇业表演了《小和尚背尼姑下山》
大家要求夏元庆唱一段《哑子背疯》。
元庆唱:
一人扮作二人呀
老头子背个小姑娘
小的疯来老的哑
出门同赏好风光
花开三月喷鼻香
蝴蝶蜜蜂采花忙
哑子说不出心中话
疯子走不到槐树旁
疯子歌声多嘹亮
哑子的腿脚多强壮
藤条藏在扁担山
二人合作多帮忙
小桥架在小河上
近看桃花伴杨柳
远看白云罩青山
桥下的流水一片平
小姑娘当做菱花镜
桥下显出桥上影
真人假人分不清
唱完,大家鼓起了掌声。
八
话说花花肠子死了之后,杨寡妇家就没有消停过。不是王婆登门,就是张婆说亲,提亲的都是些地痞流氓、三教九流的好色之徒。这俗话说得好,篱牢犬不入。杨寡妇处处小心。
“当、当、当”一阵敲门声,也不见有人开门。
“这寡妇跑哪里去了?”薛婆想着,扭头正要走。
“吱’的一声,门开了。
“是薛姨呀!进屋吧。”
“杨娇,我还以为你出去了呢!”
杨娇招呼薛婆坐下,沏茶倒水,招待着薛婆。
薛婆打量着杨娇容貌和打扮,黑鬒鬒赛鸦翎的鬓,翠弯弯的新月眉,清冷冷的杏子眼,香喷喷的樱桃口,直隆隆的琼瑶鼻子,娇滴滴的银盆脸,玉纤纤葱枝手,一捻捻杨柳腰。上身穿着藕丝对襟衫,下身是白纱挑线镶边裙,脚穿绣花鞋。
二人喝着茶水聊了起来。
“寡妇门前是非多呀,你这进进出出,形单影只的,该寻个伴了。”
“薛姨,谁说不是呢?可没有合适的呀!”
“青县有位张大户,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
“就是那个张大麻子吗?”
“脸上有点麻子,就像天上的星星,稀稀拉拉的。”
“应该像'雨打沙土地,翻晒石榴皮’吧。”杨娇说着二人大笑起来。
“你见过张大户吗?”薛婆问。
“他家祖上,弘治年间不是出了个张皇后吗?”
“正是啊,这河间府除了盐山县的盐碱地以外,哪个县没有人家几十顷良田呀?”
说起张大户家,当年,仗着在朝廷做官,张家霸占了大量的土地。杨娇相信做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同意嫁到张大户家。她向薛婆说明,我们王家原本是军籍户,我只能嫁给军籍户,我的贵人在北边。薛婆一听,莫非是天津右卫的杨佥事,他老婆死了已经一年了。
“杨佥事,那可是正四品武官。”薛婆说。
“薛姨,你怎么知道杨佥事?”
“他老婆死了一年了,我就是吃这碗饭的,自然消息灵通。”
“你说,像我这样的人,人家同意吗?”
“这军人,经常出征。你可想好了,要耐得住寂寞。”
“薛姨,我就是喜欢军人。”
“杨娇,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们中间做个媒人吧。”
这官人哪有不喜欢美女的?经薛婆中间撮合很快就成了。杨娇提出要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杨佥事都一一答应了。
双方同意,择个良辰吉日,举行婚礼。
九
大运河上船来船往,船工的号子声时起时伏,忽近忽远,昼夜不息。船工们喊出的号子声彻地连天,被形容为“十万八千嚎天鬼”。
拉纤号子:
领:栽下膀子探下腰
齐:嗨呀哈嗨
领:背紧纤绳放平脚
齐:嗨呀哈嗨
领:千里运河一条龙
齐:嗨呀哈嗨
领:背紧纤绳莫放松
齐:嗨呀哈嗨
领:好比龙王拉太公
齐:嗨呀哈嗨
领:一步一步往前冲
齐:嗨呀哈嗨
领:龙王拉他八百步
齐:嗨呀哈嗨
领:太公保周八百冬
齐:嗨呀哈嗨
摇橹号子:
领:三八赶个独流集呀
三个儿子呀
买个秋白梨呀
走一步呀
咬一口呀
众:滴滴答答流白水啦,哎呜喂哎,呃呀呃哎。
码头镇上异常繁华,码头旁的包子铺里几个天津卫的巡逻兵正在吃饭。
一群顽皮的孩子大声喊:
运河有水水连天,
迎头撑过来一条船。
肚子饿了吃烧饼,
船上烙饼翻不翻?
船上烙饼翻不翻?
这是一首顽皮淘气孩子们戏耍船工的童谣。
一个巡逻兵从包子铺出来,指着这帮孩子,喊:“你们这帮小厮,不要命啦!刚才过的都是皇宫的船。”
“给皇宫里拉的什么东西?”一个孩子好奇地喊了一嗓子。
“杨梅、琵琶、橄榄、蜜樱……”
孩子们怏怏地走了,巡逻兵进了包子铺。
就在这时,一辆轿车停在了码头旁,从轿车上下来两个人。包子铺的巡逻兵慌忙出来护送着上了客船。有目击者很快认出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寡妇杨娇,一个是媒人薛婆。
话说二人上了开往天津卫的客船,一位船工是个故事大王,他专门为大家讲故事,客船一开讲故事就开始了:
话说元朝时期,成都有一画楼有妖精作祟,有一讨饭的穷少年来到画楼听说此事,声称能为画楼除妖。画楼老板不信,对这位讨饭的少年说:“你若为画楼除了妖,我赏你五十两银子。”
“苍天有眼,这可是你自己说的。”穷少年举起手来指着天。
傍晚,这位穷少年登上画楼潜伏在梁上观看,二更时分,一阵阴风刮来,只见:
一只大狐狸坐在椅子上,左拔一根毛,出来一位丫鬟;右拔一根毛,又出来一位丫鬟。尾巴上拔一根毛,竟变成了美妇人。她脱下衣服,放在椅子上,有两位丫鬟陪伴着进城迷惑男人去了。穷少年下来拿了衣服又回到梁上。四更时分,美妇人回来了,寻皮不见,开始惊慌起来。忽闻鸡鸣,她哭诉着:“天败我也。”天大亮了,众人来看,原来是一只剥皮狐狸。
“那五十两银子兑现了吗?”杨娇问。
“兑现了,穷少年拿了五十两银子回家了。”讲故事的说。
“那好了,不用要饭了。”
“你往下听,穷少年路过一座桥。他望着滚滚的河水,一股喜悦涌上心头,他抡起要饭的袋子大喊:'发财了’。这时刮来一阵风,拴袋子的绳子突然断了,袋子落入河中。”
“银元在袋子里吗?”杨娇急忙问。
“银元就装在袋子里。”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杨娇正为穷少年着急,客船驶进了天津码头。
二人住进了一家酒店。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八抬大轿把杨娇抬进了杨佥事府上。
主持婚礼的是天津右卫德高望重的老副千户夏承恩。
十
话说当年世袭军官要通过文考和武考,任何世袭军官的后代只要考试及格就能袭职。当时开办的学校主要讲授儒家经典,文官主持的考试,也不过是粗通文字并不涉及军事科学。武考又只注重刀枪弓马的是否娴熟。
这种方法选拔出来的将领,多属于一介武夫,很少有运筹帷幄的谋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任用文官作为总督巡抚,让他们来指挥各级武官。
夏元庆以优异的文考和武考袭职天津卫前所百户,军衔昭信少尉。
万历初年,日本丰臣秀吉平定各部诸侯,统一了日本。统一后的日本,便积极整顿内政,准备侵略朝鲜。万历二十年一月,丰臣秀吉正式发布命令出征朝鲜。四月,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率十八万日军在朝鲜釜山登陆。五月,日本十几万大军挥师越过对马岛,进犯朝鲜。由于朝鲜长期不经战争,武备废弛,国王李松又沉湎于酒色。日军长驱直入,如过无人之境。李松带领群臣弃逃王京(今天韩国首都首尔),奔往鸭绿江边的义州。结果日军攻占了王京,俘虏了王子、陪臣,并抢掠了府库。此后,日军继续北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朝鲜八个道几乎全都落入日军之手。朝鲜政府急派使者向明朝廷求援,明朝廷得到告急后,决定立即派兵援助朝鲜,明朝廷派出使臣安稳李松,向他表明准备先发兵十万前往救援,鼓励朝鲜振作起来,收复国土。明政府先拨银二十万,供首批抗日援朝官兵的费用。
这个时候,明朝正在西北用兵,但还是在六七月间派辽东总兵史儒和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五千人马入朝参战。由于地形不熟,加上遭受连绵的阴雨天气,初战受挫,总兵史儒战死,五千官兵惨遭失败,仅数十人生还。消息传到北京,举国震惊。大多数朝臣认为中朝毗邻,唇亡齿寒,现在朝鲜有难,不能坐视不管。明朝廷从各地抽调四万人马赴朝参战。
兵部任命夏元庆为天津卫掌印守备,率领一千多名将士赴朝参战,赵崇业、王小虎、齐胖子、糊涂罐子等分别为协守、千总、把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夏元庆奉命在山海关征集粮草,训练马匹。朝廷任命李如松为征倭总督,率兵东渡,开赴朝鲜。十二月,李如松率领四万人马渡过鸭绿江,第二年一月到达平壤城下。
平壤东南临江,西北枕山,背面的牡丹峰更是险峻。日军在牡丹峰和平壤城上安置了大炮,防守十分严密。李如松命武将吴唯忠带领一支队伍攻打牡丹峰,其余将士分别率部围城。 只有平壤城西南一角没有布置队伍。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八,李如松发起攻城。
平壤城上空炮矢如雨,双方正在苦战时,突然一支队伍从西南角攻上城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布置攻城计划时,李如松得知日军轻视朝鲜军队,便令夏元庆的军队在甲胄外面穿上朝鲜军人的服装,绕到西南角外。待明军攻城时,日军放松了西南角的守卫。后来发现是朝鲜军队,日军也未在意。夏元庆率领大军趁机登上城墙,英勇杀敌。其他部队在夏元庆军队的鼓舞下,一时军心大振,纷纷冒死登上城墙,经过激烈战斗,明军大败日军。史上称之为“平壤大捷”。
平壤大捷之后,明朝廷力主和谈撤兵,于万历二十二年,和日本达成合议,但侵略成性的日本倭寇只是缓兵之计,驻扎在釜山一带的日军并没有撤离。三年后,万历二十五年初,丰臣秀吉又调十四万大军卷土重来,朝鲜王京再一次受到威胁。明朝廷派兵部尚书邢玠率四万大军援助朝鲜,夏元庆奉命率部再一次入朝参战。中朝联军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屡败日军。这时日军败退到朝鲜半岛南部沿海一带。第二年,明朝廷增募江南水军抵达朝鲜。邢玠兵分四路挺进,水陆合围日军,日军企图从海上逃走,明军在釜山南海同日军水军展开大战。中朝联军同仇敌忾,最后全歼日军,中朝两国军队终于取得了这次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
朝鲜战争的胜利,夏元庆显露出指挥战争的军事才能,由他指挥的这支军队也被称为夏家军。
十 一
天津卫码头上,一位标致的妙龄女子在丫鬟地陪伴下,正注视着过往的船只。这时从客船上走下来一位帅哥,看样子像是位军人,身后还有两位随从。
这俗话说得好:“远看脸,近看脚,不远不近看当腰。”当帅哥走过之后,两人同时回头再看一眼,正巧四目相对,二人心生缱绻,心头缭绕着爱的氤氲。
这位美女打听后方知,这位帅哥正是天津卫守备夏元庆。这位帅哥打听后方知,这位美女正是天津卫漕运小旗的女儿雷芳。这雷芳不仅貌美,而且还上过私塾,是位才女。今天来到码头上正等着父亲漕运船的到来。
这天,夏元庆来到寺庙找老和尚算了一卦,老和尚说:“你运气在水,福气在雷。”夏元庆转身正要走,只见天空阴云密布,闪电雷鸣,顿时下起了瓢泼大雨。话说雷芳正路过寺庙,丫鬟忙拉着她进了寺庙避雨。
“这不是雷芳吗?”夏元庆走了过来,雷芳仔细一看。
“将军,是你呀!你怎么知道我叫雷芳呀?”
“雷叔叔在漕运船上,我当然知道你。”
聊了一会,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夏元庆领着雷芳去了茶馆,喝茶聊天。
临走的时候,雷芳一再嘱咐:“将军,这次出征一定要多加小心,这不光是你自己的事了,你还带着我的一颗心呢。”
雷芳说着把绣着一对鸳鸯的手帕送给了夏元庆。
几天后,天津卫校场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夏元庆和手下赵崇业、王小虎、齐胖子、糊涂罐子、左撇子五虎大将统领着一千多名官兵出发了。他们此次出征地正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的蓟州镇,夏元庆被任命为蓟州营守备。
蓟州镇因地近京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蓟州镇的军事指挥中心驻扎在迁西县三屯营,镇内设有总兵府、兵营、操练场、草料场、粮仓以及庙宇等建筑。民族英雄戚继光曾经在此镇守了十六年之久。
夏元庆在蓟州营任守备期间,整顿官兵军纪,教授官兵运用谋略、战术以及各种武器的使用等。
由于夏元庆用兵有勇有谋,被兵部提拔为大水峪游击将军。
夏元庆同“古北口”郭守备讨论战法,如再有敌情,就诱敌深入,把敌人装进口袋里,彻底消灭敌人。
那天前方哨兵来报,二百名蒙古骑兵沿古北口袭来,一路上没有遇到阻力。他们胆子越来越大,战马越跑越快,到了大水峪,突然最前面的几匹战马掉入事先挖好的陷阱,人仰马翻。埋伏在两翼的夏家军乱箭齐发。敌军大乱,敌人正要往回逃跑,被郭守备率军断了后路,二百名蒙古兵全部阵亡。大水峪一战的胜利,不仅鼓舞了广大官兵的士气,夏家军也名声大振。
十二
话说八抬大轿把杨娇抬到了杨佥事府上,婚礼异常热闹排场自不必说,单说说婚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如鱼似水,形影不离。
自古“苦日难熬,欢时易过”。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
正是,“三月和风花满庭,枝上蜂蝶闹春浓”的季节。杨佥事奉命率部要出征辽东了,那时军籍户的日子并不好过,军籍户弃地逃跑的不在少数。天津右卫出征只好募兵。这募兵出征要发饷,大部分也都是些失地农民,没有任何作战经验。
杨佥事率领三百名官兵到了山海关,发饷后,趁着夜色,招募来的士兵就逃跑了几十人。到了战场,刚一开战就败下阵来,被敌人追得四处逃命,局面难以控制。
杨佥事出征时,杨娇就依依不舍。三个月过去了,出征辽东的军籍户们,有人陆续回来了,杨娇多方打听也没有杨佥事的下落。
话说驻守蓟州镇的兵马,有主兵和客兵。主兵是常年驻守这里的,客兵是在春季和秋季两个防御期,驻守这里接受训练。如果敌人来了就能把他们遏制在关外,敌人进来就消灭他们。夏元庆率领的夏家军是客军,在大水峪一战,大获全胜。凯旋回到了天津卫。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雷芳家托媒人来夏元庆家提亲了。当然这是顺水推舟的事,很快夏元庆和雷芳就完婚了。
元庆和雷芳正在蜜月期,兵部传朝廷命令,由夏元庆升任大名府参将远征辽东。当时建州女真出了个大英雄忽必烈,他统一了女真五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后金政权不断地蚕食明朝辽东地区,明朝在辽东的战局十分危急。
傍晚,雷芳和元庆手拉着手在运河岸边散步。
“雷芳,这景色多美呀!吟首诗吧。”元庆说。
雷芳吟了一首唐朝王昌龄的边塞诗: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元庆也情不自禁的吟了一首五代时期的边塞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将军,不要这样悲观。苍天保佑,咱们一定会白头偕老。”
“你看,都将近半年了,杨佥事还没有回来,杨娇一直苦等着。”
“将军,我和杨娇不一样,我是玉皇大帝派来的,专门来保佑你的。”
说着,两人便开怀大笑起来。
十三
大名府五千人马,加上夏家军一千多官兵,共六千多官兵集结在山海关。
临出发时,大名府的军队中有人企图逃跑,夜里营中他们煽动恐怖情绪,军营惊乱不止,全军都骚动不安。夏元庆对身边的将领说:“这不是全营的人都反了,而必定是想逃跑的人,以此来惑乱人心而已!”他向军营中下达号令:“凡没有参加逃跑者要安稳坐好,不要乱动!”赵崇业率领几十名警卫士兵,站在军营中央巍然屹立。不一会儿工夫,糊涂罐子就把带头逃跑的人捉住,当众砍了头。
夏元庆当众宣布:
凡主动出击第一个砍掉敌军首级的重奖,
凡主动出击砍断敌军旌旗的重奖,
以获取敌人首级数量论功奖赏。
如有畏战逃跑者,立即斩首。
当时人们迷信鬼神。夏元庆率领大军到达辽东的时候,夏元庆焚香祝祷:“这次与后金作战不知道胜负如何?”于是就取出一百个铜钱拿在手里,与神相约说:“如果出征能够获胜,那么这一百个铜钱全部都是正面朝上。”他手下的赵崇业劝阻他说:“如果掷钱不能如意,恐怕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夏元庆没有接受劝阻,在数千军士的围观注视之下,只见夏元庆猛然挥手一掷,一百个铜钱洒满一地,每个铜钱都是正面朝上的,一时之间军士们欢声雷动,响彻山林。夏元庆也非常高兴,让赵崇业取来一百支铁钉,将铜钱钉在原地,并覆盖上青纱,亲手加上了封条,然后向神明祝祷:“等我凯旋而回之后,一定重新感谢神明,取回铜钱。”
这次与后金作战士气高涨,大家都认为,军中有神明保佑,一定会取得胜利。
赵崇业、王小虎、齐胖子、糊涂罐子和左撇子五虎大将骑着战马一字排开。
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姑且不表,先说说盼夫心切的杨娇。
话说杨娇盼夫心切,早饭过后,忽听得街上当当地敲响,敲得这东西叫“报君知”,是瞎子卖卦的行头。杨娇跑出门外叫住这瞎子先生,瞎子摸了块石头坐了下来。
“你算卦有啥用啊?”瞎子问。
“我想问问丈夫几时回来?”
“丈夫出征半年载,行在半途想回来。”
“照你这么一说,我丈夫还活着?”
“要是回到天津卫,活着也要犯死罪。”
杨娇不解,胜败乃兵家常事吗!怎么犯死罪了呢?但她有所不知,这吃了败仗回来的,有几个不被朝廷砍头的!
“先生,我丈夫可如何是好?”
“转向西行路,风险全都无。”
“我可如何是好?”
“要寻丈夫路,等到五月初。”
杨娇付了三分银子,打发算卦的走了。
杨娇盘算着到五月初,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她经常向外探望。
这天,杨娇向外张望,他远远看见一个人特像杨佥事,以为是自己的丈夫回来了。他撩开帘子仔细一看,不想那个人一回头,羞得杨娇两颊通红。
这个人杨娇并不认识,他是在天津卫经商的徽州商人,在城外集市经营杂粮生意。今天他进城来到大市街东巷办事,他一回头,望见楼上有位美妇人,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还以为是喜欢上了自己。
这位徽州商人姓陈,人称陈大郎,他认识这条街上卖珠子的薛婆,曾与薛婆有过交易。第二天他起了个清早,取了五十两银子,急忙进城,径直来到大市街东巷,敲开了薛婆家的门。
十四
话说辽东战场,战鼓擂响,赵崇业、王小虎、齐胖子、糊涂罐子和左撇子五虎大将骑马举刀枪冲入敌军阵地。
敌我双方厮杀在广袤的辽东平原上,战鼓声、喊杀声、战马嘶鸣声,震天动地。战场上,尸体遍野,血满沟壑,大地震撼抽泣着,血腥弥漫着暮春的旷野天空。
只见糊涂罐子抡起五钢叉,几个敌军人头落地。敌人也是一支劲旅,大战处于胶着状态,难分胜负。
胜败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夏元庆披甲上阵,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从西南方向涌来一堆乌云,瞬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处于下风头的敌军迎风而战,双目难睁。而明军顺风而战,正可借风拼杀。战场态势马上有利于明军,正在此时,敌军大旗被左撇子趁机砍断,敌军见大旗已倒,不知何故,顿时乱了阵脚。敌军正要鸣锣收兵,但是指挥失灵。此时明军迅速发火器,风随火势,火借风力,直向敌军扑来,敌军只好节节败退。明军趁机扩大战果,到敌军后方或侧翼施放火器,顿时火光冲天,热浪滚滚,敌军溃不成军,仓皇逃窜。
辽东初战告捷,夏元庆果然实现诺言,回来取那些铜钱,五虎大将在检视那些铜钱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的。
话说大清早,徽商陈大郎敲了薛婆家的门。
“是谁?”薛婆一边拣珍珠,一边问。
“徽州陈。”一听是徽州陈,薛婆慌忙开了门。
“大官人,起得这么早,有何贵干?”
“我怕你一早出去卖珍珠,找不着你。”
“你想买些珍珠首饰吗?”
“珍珠首饰要买,还有别的事求你!”
“我只买点珍珠首饰,没有别的本事。”
“你不是也做媒人吗?这一带你谁家不认识?!”说着大郎关上了门,拿出二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有啥事你尽管说,拿这么多钱干什么?”薛婆说。
“这条街上有位寡妇,想请你给我撮合撮合。”
“你说的是杨佥事家的娘子,人家夫妻如鱼似水。杨佥事出征不到半年呢!”
“这军人出征,十有八九回不来了。”大郎又拿出三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
“那我就去说说,成与不成你听回话。”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薛婆动心了。
那天,薛婆敲开杨娇家的门,杨娇招呼丫鬟上茶。俩人聊了起来。
“杨佥事出征也有几个月了吧,我听说全军覆没了。”薛婆说。
“我也是着急,每天烧几炷香,也没有别的办法。”
“女人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如果遇见有钱人,可别错过了。”
“如果杨佥事死了,我也不再嫁人了,就为他守寡一辈子了。”
“你这不是傻么!看看这大明江山的官员,有几个不贪腐的。砖厂的王太监娶了四房姨太太了,霸占了多少百姓的地?”
“不是还有个叫海瑞的清官吗!我觉得杨佥事是个好人。”
薛婆觉得再说多了,怕落下个拆散人家夫妻的嫌疑,便借故回家了。
五月初的一天,有一位军人悄悄告诉杨娇,你托付夏将军的事,他打听到了,杨佥事去五台山当和尚去了。
这年秋天,天津卫有人看见杨娇和丫鬟讨饭去了五台山。
这年年底,天津卫转来朝廷的诰封:
夏元庆诰封为镇国将军,封妻子雷芳为夫人。父亲夏承嗣赠封镇国将军,母亲贺氏封太夫人。
公 告
《中国乡土文学》纸质期刊由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乡土文学社主办,《今古传奇》编辑部编辑排版制作,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38-83 投稿邮箱359880941@qq.com。欲上刊者,请主动加主编微信:damo359880941。
本刊滚筒式运营,已成功编辑出版4期,第5期组稿完毕,已交《今古传奇》编辑部排版制作。第6期开始组稿。
本刊为季刊,每本定价60元,全年240元,上刊须订阅全年杂志。
乡土文学社
2021年5月7日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散文组长 施静云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