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陶瓷艺术的辉煌节点

【一、珠山与历史起源】

珠山,是景德镇老城区中心独起的峰峦,四周被五龙山、马鞍山、阳府山、雷公山、金鱼山等山环抱,蜿蜒腾云,势如“五龙抱珠”,故称“珠山”。嘉庆二十年(1815年)蓝浦撰写的《景德镇陶录》卷八,作了如下的记叙:“厂内珠山,独起一峰峦,俯视四境。相传秦时番君登此。谓立马山。至唐,因地绕五龙脉,目为‘珠山’。元末,于光据之为行台,号蟠龙山。明称纛山。后以为御器厂镇山。”珠山,遂成为明清以来,专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御窑厂址之镇邪宝山。珠山,亦成了景德镇的象征和别称。就在这充满文化氛围的珠山,20世纪20年代末,有八位志同道合的文人瓷艺家雅集于此,形成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瓷画艺术流派,它不仅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史上,而且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珠山八友和王步】

“珠山八友”(并非仅指八人,在时间的变迁中也有新加入的瓷艺家们)。实际上是民国初年一个志同道合的瓷艺画派,一个以适应市场所需、以配画瓷板谋生的文人瓷画名家群体。他们有着吟诗作画、清高雅趣的共同性情;有着承传统、志创新、工兼写、重气韵的共同艺术追求。其粉彩艺术促进了近代粉彩瓷画艺术的发展。

“珠山八友”中许多人对“扬州八怪”的精神和画风十分景仰,以“扬州八怪”为师,悟其精神,习其技艺。当然,八友中也尚有向吴道子、钱慧安、石涛、蒋廷锡、陈老莲等学其法、练其技的。不论向什么画家、画风、画派学习,都是在学习、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前行,探求着自己的个性和表现技法,创立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文人瓷画艺术。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王步享有'青花大王'之称,他是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 珠山八友几个阶段的主要陶瓷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

初期阶段:以王琦为首,汇聚了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何许人、毕伯涛八位名家,组成了最初的“月圆会”。以吟诗作画为宗旨,更符合“月圆会”成立的初衷。此时的王琦不仅画艺精、修养高、经济富裕,而且为人慷慨大方,深得众人的尊敬,可谓德高望重,因此大家常在他家聚会。王琦的老师邓碧珊,擅画粉彩鱼藻,江西余干人。为清末秀才,学问超群,诗、书、画俱佳。最早用九宫格彩绘瓷像,王琦早期瓷像技法即由他传授。成员中何许人专攻粉彩雪景;毕伯涛专攻翎毛花卉,善作诗词,常与八友研讨瓷画题诗提高瓷画的文化品位。汪野亭、刘雨岑、程意亭等也潜心文人画与瓷艺的结合,成果颇丰。

中期阶髓由于邓碧珊、王琦先后于1930年、1937年辞世.此时以王大凡为主,八友聚会更具商业性质。期间应客商之求,绘制四块或八块有人物、山水、花乌、鱼藻、梅竹等不同画家的不同画面配套瓷板画,八块一套的条屏瓷板尚缺二人,很自然地便常邀请徐仲南、田鹤仙及汪大沧等几位名家配画。由于汪大沧生活较散漫,在性情和画风上也与他人有所差异,同时又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而影响大家不能按期交货,故邀他配画次数越来越少。徐仲南、田鹤仙山水、人物、花鸟亦很擅长,但汪野亭山水较为出众,并主攻山水,故徐仲南改画竹,而田鹤仙改画梅,以适应客商对不同画面的需求。在“珠山八友”的传世佳作中。几个人合作配套的瓷画作品,目前所见最早为1937年,如《粉彩十件头文具》,有八友中的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徐仲南、田鹤仙等人合作。

晚期阶段:抗日战争期间,虽说景德镇没有沦陷。但常遭日本飞机的轰炸。空袭的频繁和瓷业的萧条。使“珠山八友”的活动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不少人都离景返乡,靠卖字画度日,八友人存而活动却无,“珠山八友”似名存实亡。受战争的困扰,20世纪40年代后,“珠山八友”作为一种组织活动已逐渐萎缩,加上八友中的何许人、汪野亭、程意亭等相继去世,虽然后期尚在世的八友中又遨了方云峰、张志汤等几位瓷艺高手配绘瓷板画,但远不及“珠山八友”黄金时期。

从遗存的作品及有关资料来看,作为瓷艺家群体的“珠山八友”,其最活跃的“黄金时期”,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珠山八友”实际活动时间并不很长,但它所形成的一代画风及其对景德镇瓷坛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不仅在于把陶瓷装饰从工艺上升到艺术层面,把陶瓷绘画者的身份从工匠上升到艺术家层面,同时还使艺术陶瓷成为景德镇陶瓷的主流。

新中国成立以后,“珠山八友”中的王大凡(王大凡所经历的时代跨度较大,瓷艺作品的内容也更多样、广泛。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刘雨岑、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在政策感召下,又重振旗鼓,为振兴景德镇陶瓷美术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陶瓷绘画发展几经曲折,到“珠山八友”时代才走向成熟,由于“珠山八友”陶瓷绘画的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以及它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东方文化圈内,拥有了大批收藏家。他们收藏的“珠山八友”陶瓷绘画作品,甚至在世界一些大拍卖行也崭露头角,价位雄居于许多名画家的作品之上。

【四、阳光照进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陶瓷教育事业顿时生机勃勃。1958年10月20日.政府正式创办了国内唯一的多科性的陶瓷专业高等学府一景德镇陶瓷学院。虽说瓷器与国同名,但其正规的、系统的陶瓷教育却是起步较晚。虽然在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开办了学堂,进行现代陶瓷教育,但由于历史客观因素,几乎都夭折了。直到1958年,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唯一一所本科陶瓷高等教育学府。几经变故,历经变更,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心下,学院得以恢复。全院师生发扬了学院创办时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白手起家,使学院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陶瓷专业人才。这期间景德镇也先后创办了多所陶瓷专业院校。陶瓷教育的兴起对整个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注入了新鲜的力量。陶瓷艺术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位重要人物——施于人先生,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创始人之一、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景德镇市政协第七届常务委员,以及多个专业学会理事。

施于人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后转入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2年,随院系调整转学于北京申尖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从学于祝大年、梅健鹰、邓白、郑可教授。1953年,随北京专家组到景德镇参与设计制作“建国瓷、出国展览瓷“。由他创作设计的陶瓷美术作品被选送欧洲10多个国家展览,并被中外博物馆收藏。1954年,他毕业后留校。1955年,景德镇创办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施于人由国家高等教育部调配来景德镇任教。1958年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后,他在这块陶瓷美术教育园地里,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陶瓷美术创作设计人才。

旋于人在艺术教育、陶瓷研究、陶艺创作3个领域潜心致志勤苦奋斗40年,从艺执教,学贯中西,追古论今,对中国陶瓷艺术的传统技法和发展源流有着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他汲取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技法、中国古代文人画风、西方现代绘画流派之所长,融合古朴粗犷的原始艺术和质朴明快的民间艺术的情境趣味,创造出既具传统风味又有时代新意的作品风格。他的陶瓷设计构想,影响着当代景德镇陶瓷装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施于人爱好和擅长绘制青花、五彩、颜色釉作品,借传统手法,凭创新意念,为陶瓷美术推陈出新注入丰富的内蕴釉鲜活的艺趣。他在发掘研究古瓷片的基础上,选取五彩瓷绘为法古求新的突破口,超越通景式的情节性传统绘画手法,采取图案式的空间性现代构成设计,构筑新的艺术语汇。其作品古彩《蝶恋花、百花篮》挂盘,堪称示范之作。

1978年,应文化部、民航总局之邀,他参加北京首都机场的壁画设计创作,与祝大年合作,并由景德镇瓷绘名家高手参与,绘制出大型陶瓷壁画《森林之歌》,国内外许多报刊纷纷予以报道。这幅巨制为中国当代陶瓷壁画的典范之作。施于人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陶瓷展览,并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区展销,深得藏家喜爱。他的作品一直被艺术机构及名人藏家们所追捧。其作品斗彩《瓜瓞连绵》瓜形瓶被澳门名人何鸿燊所购。斗彩《瓜瓞连绵》金瓜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等等。

施于人教授7个弟子包括张育贤、戚培才、彭竞强、秦锡麟、郭文莲、张学文、钟莲生。教学生涯里,还教导过8个研究生,其中包括方李莉、朱乐耕等。在艺术教育、陶瓷研究、陶艺创作三个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施先生去世后,他的弟子们,这些新中国陶瓷领域的专业人士们逐步成为了新时代陶瓷界的领军人物……

并驾齐驱的重要研创单位——轻工业部陶瓷科学研究所的成立也是同一时期对陶瓷艺术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一笔。1954年以来初步创建以政府为依托的陶瓷研究所机构,1978年8月10日此机构改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由部、省、市领导,以部为主。30多年来,这个研究所汇集了当时陶瓷界最高水平的艺术家们,他们有王步、王大凡、曾龙生、刘雨岑、汪桂英、洪国忠、王锡良、张松茂、李进、戴荣华……按现代的词汇应称之为“超豪华阵营”。在这些当年还是称之为技术人员的艺术家们.他们默默地坚持研究,坚持创作.在这样的严谨学术风气下,一个陶瓷艺术的新时代也开启了。

在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的众多成功的创作研究课题中,一个以数字为代号的神秘陶瓷用品也在众多的陶瓷泰斗的共同创作中浮出了水面——“7501”专用陶瓷精品。

1975年1月.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黄山清凉台》瓷板作者张松茂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承担了研制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的任务,工程代号为“7501”。当年为了烧制”7501瓷“,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专门组织了40多位顶尖高手,突击研究设计,选用最好的材料,用最好的工艺进行生产。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刘雨岑、王锡良、张松茂、徐亚凤、汪桂英、李进、戴荣华等人都参与其中。据说.原材料是从100多吨中选出12吨,来专门烧制7501瓷的。而图案,则选用了釉下红梅和釉上水点桃花等。之所以用梅花和桃花,是因为毛主席喜欢这两种.“7501”是划时代的绝响制作,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而且超越了前代,参与研制的全部是全国知名陶瓷艺术家。选料都是极品,单筛料,就动用数千名红卫兵及陶研所全体职工人力从数十吨临川高岭土选出数吨精料,达到了真正的精益求精。而且用这种料制作的瓷器,必须要烧到1400℃才瓷化。在当年烧制日用瓷的窑只能升温到1300℃,每升1℃都十分困难。由此可见烧制这批瓷器的难度极大。”7501”瓷带着凝重的历史印记,它诱人的神秘色彩及其精绝的工艺特点,被人们誉为当代“官瓷”极品。“7501”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特定的单位、特定的人员、作为特定的任务而出现的由特定的对象所使用的特定瓷器。

除了”7501“专用瓷的成功,部所的艺术家们各自的艺术手段也是日趋成熟,画面神采各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新时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典范,也影响着大批青年艺术家。

【五、迎接辉煌】

走进新时代,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为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族以独立的人格与顽强的毅力重新傲立于世界东方。同样,陶瓷艺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片新天地。历经一代又一代陶瓷艺术工作者的探索与研究,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强烈意识到本土艺术的重要性,以民族艺术为基础才能培育出艺术的参天大树。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对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的发掘、继承和创新。艺术家们一边继承着传统精华,一边进行着富有开拓性的探索与思考,深入生活、提炼生活,把新时期人物景象与和谐盛世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中,用瓷质的美和独特的个性语汇讴歌着时代,从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特色,富蕴浓郁的民族情结。有更多反映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新作翻开了陶瓷艺术的新篇章,不断演绎出了陶瓷艺术的新传奇。

(0)

相关推荐

  • 王大凡瓷板画的鉴别与投资

    1922年,王大凡参与"瓷业美术研究社".l924年,研究社惨遭军阀掠夺离散;不久,年仅39岁的汪晓棠撒手人寰.王大凡痛失恩师后,没有消沉,而是持续发奋.勤练技艺.博学多才,由此奠 ...

  • 景德镇珠山八友及567时代名家的艺术精神文化详解分析

    珠山八友及其同时代名家的艺术精粹得到进一步发扬光. 珠山八友及其同时代名家是民国时期景德镇文人瓷画奠基性.开创性群体.他们承前启后,全面完整地继承中国书画传统精髓和景德镇传统粉彩绘瓷技法,使二者熔于一 ...

  • 赵惠民和他的“赵氏美女”们

    景德镇瓷画界名家众多,而画有所长,且艺品高尚者方能享誉瓷坛,名传千古. 赵惠民,是现当代仕女瓷画的代表,尤其是风靡全球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艺术彩盘,让精于仕女瓷绘的他一鸣天下, ...

  • 陆如陶瓷世家

    (一)--陆云山艺术精神之传承 陆云山(1901年-1974年) <景德镇陶瓷词典>这样记载我的父亲陆云山: 陆云山(1901-1974),近现代景德镇瓷画名家.陆氏"陶瓷世家& ...

  • 景德镇顶级大师、教授罕见集体发声,《珠山八友瓷画大系》问题出在哪?

    "珠山八友"作品是中国陶瓷艺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不少单件作品均拍出百万身价,是收藏界竞相追逐的宠儿,也是出版界关注的对象.但201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珠山八友瓷画大系&g ...

  • 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大师陆如,瓷坛当代拍卖第一人,声名显赫的青花代表人物!

    " 业重精勤 虚怀抱朴,成就其有口皆碑德艺楷模之地位 秃笔一篓 废纸千刀,铸造其当代花鸟瓷画巨匠之丰碑: 他将绘画融为生命的自觉,外施造化内得心源而终成大美! "胸中瓷艺 笔底丹青 ...

  • 李文跃:粉彩瓷器中的外来元素

    本文<粉彩瓷器中的外来文化元素>,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大师2020年11月22日在"南京大学--海外院士大讲堂暨中国名家论坛"上的发言稿. 与会嘉宾集体合影 李文跃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珠山八友十人瓷板画绘画特点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清末的文人画师以浅洚彩开创了文人瓷画的先河,那么民初的文人画师则以新粉彩的形式将文人瓷画演绎到几近极致的境界.清末民初的文人瓷画大师将同为国粹的中国书画和陶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别开生面,意义非凡 ...

  • 精品赏析—李明亮螳螂捕蝉粉彩瓷板画

    景德镇文人瓷版画的历史不算久远,时间跨度也不长,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至1949年,不过87年,就经历了探索.起源,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但这87年,却创造出一个景德镇瓷史上饶有意味的一段历史. ...

  • 北京保利2021春拍丨百年薪火——近现代文人瓷画

    "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是漫长的.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造最原始的陶器开始,到发明瓷器并普遍应用,至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御窑厂停烧.陶瓷这一门类的发展集合了我国上千年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

  • 瓷颜茶语携手钱塘瓷画F4,开拓《夏之画》匠心文人新格局

    2021天智和当代中国陶瓷艺术邀请展<春之花>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艺术生活化.艺术商业化俨然已经成为了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盎然春意已然 ...

  • 抗战胜利壶传奇——附民末拍品TOP10

    引言:消亡的国度,失落的名瓷 中国陶瓷和国运息息相关. 专供吴越国皇室使用的秘色瓷,名重天下.但随着吴越国被灭,秘色瓷便告消亡,技法和配方失传,千年之间,少有人见.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法门寺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