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黑白调调,才能迎来彩色的世界呀。
小时候看电视,好像每部电视剧里都会出现正面人物与反面角色。
每次看到反面人物时,我内心的情感仿佛自带一把天涯明月刀,穿过屏幕,直接刺向那些作恶的人。甚至觉得刀都不够锋利,是上了膛的枪。
有时候实在受不了这种情感的强烈冲击,就躲进另外一个房间,或者干脆逃往院子里,等到这个片段过去了,再让大家喊我回来。
母亲经常说我,情感如此强烈,又如此赤裸,以后总是要伤着的。伤人,也伤己。
我正应了母亲的话,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留中间地带。那些躲躲藏藏在灰色空间的人和事,都为我所不齿。“坦率”到了如此这般,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也都比较较真了。
自从在网络上追剧以后,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似乎就更容易了。不想看的画面,就选择快进。仿佛只要我不看,那些快意恩仇,它们便会自然消亡一般。可是无论如何,那些戳心的画面是捂着眼睛也看不下去的。
同时,我选择看那些温暖的剧,没有你争我斗,与世无争的作品。比如我大学的时候大量追美剧:《老友记》 《生活大爆炸》等等。
然而,电视可以略过,生活却从来没有给人如此快捷的选择。那些艰难的时刻,是要睁着眼睛,一步一步走过的。
比如家里遇到经济危机,比如第一次失恋,比如永别至爱的亲人,比如遇到难以应付的上司……
自从那些难题一个个得以突破,仿佛对电视剧的要求也不再那么严苛,自己的接受范围也渐渐拓宽了。
就像以前看《甄嬛传》,每每看到人物黑化,主人公遭受诬陷,内心的正义感就凛然拔起,滔滔不绝的怨怼之言和满脸的唾弃。
如今再看《延禧攻略》,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嫉恶如仇”。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每个人的境遇都酝酿于环境中。变的好也罢坏也罢,都是为了生存而已,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权利荣耀甚至生死都拴在那些地位上的时候,很难不动容。就算可以做到独树一帜,可你越是追求波澜不惊,你的生活越是惊涛骇浪。
娴妃刚开始也是心地纯良,不争不抢。所以自己在后宫的位份一直不是很高。弟弟惨死狱中,亲爹又遭人设计,母亲触柱而亡。现实让她清醒过来,于是她点燃了六支蜡台,开始自己的反攻记,求仁得仁。
理解她也便顺理成章。
觉得自己如今可以理解很多人,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曾经有过矛盾的人,欺骗我的人,伤害我的人。可是底线却从来没有丢过。
理解不代表认同。我理解你,你走你的阳光大道,我却是仍然要走我的曲径通幽的。
在感情中也不再黏黏糊糊,在一起的时候就享受当下的欢愉,不在一起的时候就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能够给彼此更多的空间。
人这一生,大多数时候是孤独的。需要自己一人承担的事情太多,就算结伴而行,也未必就能心意相通、同心同力。
单身、恋爱、结婚……不过都是生活的常态。
我始终记着冬天的小学操场上,校长带着一群孩子跑早操。那个时候的冬天啊,是真的冷。雪没过膝盖,房檐上都是冰锥子,河里结的冰足足有一尺厚,大家脸蛋冻得红扑扑的,手上甚至生了冻疮。
校长边跑边喊着:困难向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一群孩子也跟着喊起来:困难向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过去现在错落交织,并没有好坏之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重点。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首蒙莱托夫的诗:
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
它既不寻求幸福,
也不逃避幸福,
它只是向前航行,
底下是沉寂碧蓝的大海,
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将要直面的,
与已成过往的,
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