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皇帝下令斩首,临死写下15字遗言,后代迷惑不解,至今是迷

金圣叹,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提高通俗文学的价值,卓有远见,被视为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前人称赞白话文学大多泛泛而论,他却以细致深入的评点,证明这些作品如何优秀,能与经典名作相提并论,白话文学自此在士人间更为流行。
清顺治18年,刚刚建立的大清朝各州官员欺压百姓,强征税收,苏州吴县县令为了完成收税,用尽各种办法甚至欺压鞭打百姓,所作所为引起了苏州士子们的一致反对和痛恨,当时金圣叹召集上百名士子来到孔庙聚会抗议,同时联名上书江苏巡抚朱治国,请求处置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县令。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巡抚朱治国竟然是县令的顶头上司,两人沆瀣一气,不但没有处罚县令,反而将金圣叹等人的所做报至朝廷,诬陷他们聚众诽谤先帝,顺治皇帝没有细查详情,便将金圣叹抓捕入狱,被判斩首。
虽然经各方面进步人士的营救,但糊涂的顺治皇帝依旧没能细细详查,最终下令于七月十三日将金圣叹执行斩首,金圣叹在临终前有一心愿,希望给儿子留下一封遗书,行刑手拿来笔墨伺候,没想到金圣叹"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金圣叹笑着写下:"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也是他最后留给儿子的15字遗言,随后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临死之前还这么幽默!
金圣叹的后人按照他的遗言,试着吃了豆干和花生,结果令人失望,根本没有所谓的核桃味道。至今让其后人不能理解他临终遗言究竟表达什么含义。
也许就是看淡生死罢了,正如李斯当年临死之前,笑着说的那句:“很想重回老家遛遛狗!”这或许是对生命的一份豁达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