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廊 地暖 大铜缸

<跟着书本去旅行 之 打卡颐和园>

第四集的主题是 <颐式生活趣>

虽然清漪园时期 乾隆并不在此居住

但到了颐和园时 这里就变成了夏宫

慈禧和光绪们 经常会来到这里居住

所以 它被打造的非常舒适宜居

许多设置 都是这种颐式生活的体现

颐和园长廊

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

长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

共14000余幅 色彩丰富妙趣横生

这些彩绘为常见于园林的苏式彩画

主要画面画在大半圆的彩色包袱内

题材包括山水花鸟景物和人物故事

两千多幅人物故事多来自古典名著

1990年 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认证为 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为了给母亲庆祝六十大寿,改造瓮山和西湖成万寿山昆明湖,修建清漪园。乐寿堂是乾隆帝侍奉母亲休息的地方。初建时为两层建筑,由于乾隆的母亲信佛,上层布置成佛堂陈设,供其烧香膜拜。现建筑为光绪年间建,为慈禧的寝宫。

“乐寿”二字,出自《论语》,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乐寿堂》中自注:“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此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

说到古人的地暖 真是个智慧的设计

在建筑基础中预设了盘肠般的券洞

入冬时放入红萝炭 点上闷烧的小火

这一冬的室内陆面 都是热热暖暖的

再加上用湿布擦地形成的湿润空气

再严寒的北方冬天 也有如春的温暖

老说乾隆盖章多 书画碑刻器皿上

可没见他在防火的大铜缸上盖过

这事还真有人干 那就是慈禧太后

颐和园的许多殿宇前 都有太平缸

它们多是为慈禧祝寿专门铸造的

缸上不仅有鎏金团寿和光绪年款

还有枚醒目的印章<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 本是圆明园中的一景

乾隆书画上就有这个印文的印章

据说慈禧就是在此被咸丰宠幸的

所以 她也以<天地一家春>入印

经常钤盖在为自己特制的器物上

也就成了她的一个标签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