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皮寒熱者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六月初七
【原文】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
【释义】皮寒热病,表现为皮肤疼痛,甚至不能接近席子,毛发焦黄,鼻中干燥,汗不能出。治疗时应泻足太阳之络以去表热,兼补手太阴肺经。
肌寒热病,表现为肌肉痛,毛发焦,口唇干裂,汗不能出。治疗时取足太阳经的络穴以除其瘀血,再补足太阴脾经,以助其出汗。
#健康是一种愿力
相关推荐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3
03 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本条列上条太阳中风之后,以资作为02条太阳中风的对比. 2.或以发热,或未发热.伤寒是表闭症,和中风相反,中风是毛孔 ...
-
九、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原文185前段
九.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原文185前段 [郑论] 太阳病,本应汗解,汗发不透,是寒邪阻滞气机,逆而不出,遂传至阳明,而成阳明症也. [阐释] 此节说明太阳病转 ...
-
身瞤门
身瞤门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 黄汗之病云云,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云云,桂枝加黄芪汤. 太阳中风,脉紧,发热恶寒 ...
-
关于生病,《黄帝内经》怎么说
美美周末无事, 便约了几个闺蜜来找我玩耍, 她们来时我正在读<黄帝内经>, 美美瞥了一眼我翻开的书页, 惊奇地感叹道: "这不就是你给我讲的生病的原理嘛!" " ...
-
第一节《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
<伤寒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内经说:太阳病变:张仲景说:太阳病.太阳经病变:出现腰部肿胀和臀部疼痛,这是因为正月指向寅位,主管太阳. 正月阳气向上升发,然而阴寒之气尚盛,阳气暂时只能屈居其后 ...
-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传统,中医经典都是辨病论治
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辨病论治,而不是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没有辨证论治的概念. 翻遍<黄帝内经>,你也找不到"辨证论治"这四个字.相反,<黄帝内经& ...
-
上开下闭太阳病
家人感冒,高烧39.7度,但上半身有汗而汗出不畅,下半身无汗而拘紧不舒,抚其身烧灼,然自觉发冷,浑身疼痛难受,辗转不宁,难以名状:舌淡苔白略腻,脉浮大略紧. 此伤寒太阳病无疑,然既非完全表实又非完全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六月初八。 骨寒熱者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六月初八 [原文]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四【原文】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四 [原文]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熱病頭痛,顳顬,目瘈脈痛,善衄,厥熱病也,取之以第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九月十二【原文】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九月十二 [原文]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初三【原文】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初三 [原文]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寫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二【原文】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起,取之膚肉,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二 [原文]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起,取之膚肉,以第六針,五十九:目眥青,索肉於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六【原文】熱病而汗且出,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六 [原文]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寫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熱病已得汗而脈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五【原文】熱病體重,腸中熱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七月十五 [原文]熱病體重,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針,於其腧,及下諸指間,索氣於胃絡,得氣也.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湧泉與陰陵泉,取以第四針,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八月初九【原文】嗌乾,口中熱如膠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八月初九 [原文]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氂,刺膝無疑.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
-
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八月十二【原文】腰痛,痛上寒
早安[太阳]#每天学一段<黄帝内经>#,岁在辛丑八月十二 [原文]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膕中血絡.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