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南口饭店的变迁
昌平南口,名称始于元代,得名于其位于关沟南口;地处北京城北山区和平原的过度地带,因南口之北就是绵延的燕山山脉,南北纵向40里的山脉把草原和平原地区分割开来。难得的是重山中有一条峡谷和自然形成的冲击排水沟----关沟;可以贯穿整个40里的山脉。这里是联通北京平原与蒙古草原的必经之地。辽元时期,这里是一条宗教之路,中原的佛教从这里传播到了草原,并在这个交通要道上修建了高大过街塔及云台。明代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后,因为和蒙古战事频繁,这里变成了防御北京的门户。利用关沟天险,兴建了北京城北最重要的居庸关门防御体系。包括岔道城,八达岭,上关,水关,居庸关和南口城,密集的关隘和险要的地势结合,可谓铜墙铁壁。明代筑的南口城,位于关沟的南出口,四面城墙,南北各有一个出口;作为居庸关防御体系的最后屏障。现在的南口村就是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明代后,清代统一了蒙古内外,关沟天险以及南口城的军事功能消退,政治地域的统一,加大了京北草原和平原地区的贸易,关沟变成了一条南北联通的商路。因关沟山道起伏,狭窄弯曲,一侧还是排水沟,所以并不适当时多数有的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路况,只能靠负重耐劳的骆驼驮运才能通过。从此后商队用众多骆驼组成的驼队,不断地把蒙古的毛皮等物资特产运进北京,而再把平原地区的生活用品运回蒙古草原。清代的南口因为地理原因,成为了驼队商队进出关沟,休整补给的重要地带,因为一旦进入关沟,虽有村落但物资匮乏,补给很困难,只能穿过40里关沟到其北口的岔道城休整了。因进出驼队众多,所以南口传统的商铺、饭店、客栈繁多,比其他山边小镇要繁华不少。到清末,因京城外国人聚集较多,闲暇时四处游玩,慕名来关沟、居庸关、八达岭游玩不少,他们通常也是从北京城出发,到晚上到达南口城,也会在这里休息一夜后,第二天再进关沟。外国人进出关沟通常是租用南口的毛驴前往。在外国人的记载中少用关沟这个名字,大多使用南口这个名称来代替关沟。
光绪二十九 年( 1903年)清政府考虑到京北贸易每年货运量很大,而传统的驼队运输效率低下。计划在这条线上兴建铁路,在修建权和出资方上几经周折最后决定由中国人自己修建,而由詹天佑担负起修建京张铁路的任务。整个工程的难点就在于关沟这段山区铁路的施工。为了彻底解决这段难点,在南口规划设计兴建了南口火车站。并将建造整个京张铁路所需设备机车的工厂,也建在了南口镇南一公里左右的荒石滩地上。包括总材料厂,总机器厂,总制造厂;以及维修停靠机车机车房;为了能每天都能到工地上指挥。詹天佑把指挥和管理施工的总监工处,工程司处,也建在了南口。经过将近四年的共同努力,京张铁路于宣统元年八月十二日(1909 年 9 月 25 日)建成通车,用银 693.5万两,比原预算省银 28.8万两,在中国和世界铁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此南口变成了铁路工业的摇篮,因便捷的交通和工业的发达,以南口车站为核心的地区日益发达,取代了明清的南口关的地位成为了南口地区的核心地带。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期,因为有很多外国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参与,为了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所以在南口车站附近,配套修建了一最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四合院,作为接待来参与建设铁路外国人以及来视察的高级官员。中文名”南口饭店”;英文名为“NANKOU RAILWAY HOTEL”(如果直译就是“南口铁道宾馆”),饭店在清末建设之初条件并不算好,民国年间,因京张铁路的繁华,途径南口的外国人增加,饭店得以改扩建。首先把普通的门楼改成了6米左右的西式门楼,顶上装饰了狮子,并在两侧装饰了水泥雕花墙。门楼正中立旗杆一座。客房也改造一新,正房和游廊都改成了西式,更符合西方习惯。饭店高大的西式门楼成为了当年南口的特色和标志。虽然和当时北京城区的涉外饭店;北京饭店,六国饭店比较,条件非常有限,但在距离北京城遥远的京郊,这就是等级最高唯一有能力接待外国人的饭店。不排除有外籍厨师和服务员,因为可以直接接待外国人。当年的细节运营情况,暂时还没有查到资料,在清代它属于一家叫“南口公司”经营;而民国改为“南口饭店公司”;似乎经营方并没有变化,只是更改了名字而已;另外虽然有公司独立经营,但怀疑产权应该一直是附属于铁路公司。暂时没有查到有效的资料,等待了解背景的朋友补充。饭店一直运营,到解放后,没有了涉外接待,因年代久远设施也比较局促和老化,南口饭店逐步的推出了历史舞台,变成了铁路部门的办公室。因门楼上有英文,所以在特殊年代门楼顶端被破坏。庆幸的是整个门楼中下部还得以保留,只是原有的水泥雕花都被铲除,院内建筑也大都保留了当年风貌,即使现在还能看出当年的异域风格。门前的空地也新建了其他建筑,原来临街的正门变得处于胡同中了,于是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多年来不为人所熟知。在最新的文保名录上南口饭店,以未核定的身份登榜;“南口火车站万国饭店旧址-清-近现代重要建筑”。可知它并没有被文物部门遗忘,希望这座清代建成的南口饭店能健康长久保留下来,希望它所能承载的南口的历史不要被忘记。(万国饭店这个名字我没有查到出处,怀疑民国后期某个时间段把有涉外能力的饭店都称为万国饭店,有的资料里把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也称为万国饭店。)
因为外国人来往频繁,所以南口饭店的老照片留存不少,特贴出几幅有代表性的给大家分享。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大概1906年前后,当时饭店修好不久,已经入住,中式风格院落,正中正房,两侧配房,正中开门,大门为两个水泥柱比较简陋,大门上有临时的支架,架着醒目的两个牌子,“Nankou”“RAILWAY HOTEL”;庭院里搭着防晒的席棚。从英文名可以看出宾馆属于铁路公司,而这个时期居住的可能外国人居多,所以中文标识并不醒目。大门两侧柱子上有各有一个竖向的中文牌子“南口公司”“中外旅馆”。
第二张照片摄于1915年左右,难得是和上面的照片接近的角度,可以看到饭店已经改扩建了,虽然建筑大格局配房,院墙变化都不大;但大门变化比较大,大门加高,变成了西式卷拱门,两侧立柱也加高了近2米,顶部用水泥塑成两个中式的狮子;卷拱之上,加高的立柱之间,有“南口饭店”中文立匾;“Nankou”“RAILWAY HOTEL”横匾,风格和从前的临时牌匾保持了一致;大门背后立了旗杆一个近2米的金属旗杆。大门两侧空隙处装饰卷草纹饰。因大门变高,为协调偏低矮的院墙,把大门两侧的院墙也加高,并作了艺术处理,做成弧形影壁状,并在上面装饰卷草花纹,最后普通院墙加高了一层砖砌栏杆。门柱两侧中上部添加了蝙蝠和彩带的造型整体是中式对联挂钩型状。下面两个的立匾做成了模拟对联形状。两侧内容都是“南口公司饭店”。大门的扩建部分的雕花都是水泥制作的。
第三张照片是一张1914年的居住费用单据,全英文,感觉饭店管理应该是外国人来运行的。里面有中文“京北南口中西客店”的中文字样 。
第四张是北洋时期南口饭店的一个章。英文内容为,南口平绥铁路宾馆,内有五色旗和铁血十八星旗。
第五张照片是1915年左右,大门的细节。可以看见“南口公司饭店”匾和蝙蝠造型。
第六张照片是大概1917年左右,大门内侧的背景可以看到旗杆固定于卷拱之上,和门上悬挂的汽灯。
第七张照片是借鉴了网友大槐树拍摄的现存大门照片,来对比变迁,感谢大槐树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