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利安人到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白人在印度为何更有钱?
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在大家的传统观念中,印度人的皮肤普遍较深,但是当我们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又总能发现一些印度人当中有不少白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印度白人的来历,不得不从印度的祖先雅利安人说起。大约1500多年前,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附近,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雅利安族。由于所在的地方气候寒冷,紫外线也很弱,所以雅利安人都是高个子、白皮肤。
生存条件越是恶劣的民族,他们的战斗力就越强。雅利安人为了寻找到更暖和更适宜生存的居住环境,他们不得不一路南下迁徙。他们靠武力,靠自身强大的战斗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据历史考证,雅利安人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尝试过征服四大文明古国的民族。
雅利安人靠着不断征战,建立起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然而繁荣的波斯帝国并未能让他们满足,作为一个有野心的民族,雅利安人抵达印度河流域,进入古印度,靠着自身强大的武力和战斗力,雅利安人很快打败了印度当时的统治者罗毗荼人,成为新的统治者。
胜利者总是瞧不上失败者,雅利安人自认为自己的白人血统高人一等,而前统治者达罗毗荼人,他们的棕色皮肤在雅利安人眼中就显得很不怎么样。作为统治者的雅利安人,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血统会被玷污,如果长期跟罗毗荼人生活在一起的话。为此,他们制定了用来区分种族的婆罗门教义。
婆罗门教义按种族把印度人分为4类人,虽然这4类人都是神的孩子,但是在婆罗门教义当中,神的孩子并非享有平等的权利,反而有着很强的地位等级之分。
从神口中生出的孩子,姓婆罗门,掌管高规格的祭祀的僧侣,代表最高等级的阶层。从神的手臂长出来的孩子,叫刹帝利,主要是皇室成员及官员。
从神腿部长出来的孩子,叫吠舍,从事农业和手工的平民被归为这个阶层。从神脚部长出来的孩子,叫首陀罗,包括奴隶和仆人。
除此之外,还有第五种姓,被称为“贱民”,主要做清除污秽的事。
前三个等级都是白人,也被称为高种姓,第四等级的被视为低种人。高种人他们一般身穿华服,职业等级和收入明显高于低种人。
种姓制度带有很明显的歧视性,但是当时作为战败方的罗毗荼人,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并且根据种姓制度的规定,只有同种姓的人,才能一起聚会吃饭。
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这种制度倒是避免了优越的雅利安人之前所担心的,自己的血统被混淆。而且,一旦高种姓人与低种姓人结婚,高种姓人将会被驱逐出去,严重的可能会被处死。
雅利安人在印度早期的统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与部落之间开始出现分裂局面,为了让自己的部落更为强大,一些雅利安人会联合势力较强的罗毗荼部落。
取得了战功的罗毗荼人,被归为高种姓。高种姓的雅利安人和同样高种姓的达罗毗荼人之间可以通婚,于是在印度出现了肤色介于二者之间的混血人种。
在部落战役中战败的雅利安人,从此沦为平民,从高种姓中除名。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了生存,后面也会和达罗毗荼人通婚。
后来印度又被马其顿人、突厥人、蒙古人等征服,这些种族的肤色也都比印度本土的达罗毗荼人肤色白,所以在印度,高种姓的人都比低种姓的人皮肤要白。
17世纪的英国,在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为了拓展自己的殖民地,英国把目光锁定在了当时的印度。
公元1757年,英国在第一次对印度的战争中,带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大量金钱用以贿赂印度官员,只用了少量兵力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并迅速占领了印度的孟加拉地区。
只不过英国征服印度,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与早先的雅利安人不同,他们想要的并非奴役教化民众,而是为了开发印度当地的资源,为了打造优质的贸易环境。
但是由于印度这个地方,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印度境内散布着不少小国家,小国与小国之间,各自为政,某些时候还发动小规模战争,缺少团结力量,想要统一也是很难。
对此,英国采用收买、分化、攻击的策略。经过一百年的时间,直到1858年,英国才将印度完全划分为英属殖民地。
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人并没有太多的反抗意识。因为印度自古就是一个不断被外族入侵征服的国家:从雅利安人到希腊人、蒙古人等。所以对于英国的统治,他们很快就适应了下来。
再者,印度民众宗教思想浓厚,对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等并不关心。印度人相信生命的轮回,这一世无论受再多的苦难都不怕,因为会有来世的幸福生活在等着他们。
此外,对于印度白人来说,同样是白人的英国人,他们从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顺从的态度。
综上所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可以说是比较轻松的,他们前期从印度不断获取香料、树胶、糖等资源,后期指导印度人进行工业化生产,又获取工业资源。
在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期间,越来越多的白人进入印度。他们知道印度种族制度森严,也知道高种姓人在印度享受较高的地位等级,于是,他们给予高种姓人丰厚的待遇,与他们形成友好的盟友关系,只要笼络住高种姓人,那么,其他种姓的人也会跟着拥护。
一些高级英国官员,会与印度高种姓的印度女子结婚生子,以此达成更高的利益合作。作为统治者的英国人,在印度也享有高种姓人同等的社会地位。一部分有实力的英国商人,见官员都与印度女子结婚,于是也纷纷效仿。这样一来,白人与印度人的血统混合,间接再一次提升了印度白人的地位。
不过也有部分比较腐败的英国官员,他们在印度的生活过得十分奢靡,他们会养一些比较漂亮的印度女子。类似这种英国人与印度情人生下的混血儿,虽然是白皮肤,但并不被印度社会所接受,只能被视为低等的私生子。
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的净化血统思想不同,显然英国人很乐意以通婚的形式与印度进行文化融合。印度在西方国家颇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人认为印度人身体中流淌着白人的血液。
所以,如果你在印度看见白人,他们可能并非欧洲人,而是皮肤白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罢了。
英国在印度进行了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二战结束,印度宣布独立,英国撤出印度。留在印度的白人孩子,既无法回英国,拥有英国人的身份,也无法被印度传统文化所接受。他们就像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结束后,无处安放的一群人。
如今的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这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的人;同样地也有不少印度人离开印度,去往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及城市生活。
由于历史原因,印度白种人在印度依然属于享受着较好物质生活条件的人群。不过,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开化,大家不再以人种肤色作为单一评判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因素。在如今的印度,不管你是什么人种,只要靠自己的努力,都有可能过上想要的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