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耐得住学生一生的消化

导语:什么是语文呢?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可能他读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是语文;看了一部引发他思考的电影是语文;他编了一段话发到朋友圈传递一些正能量,这也是语文。后来,这些孩子们被圈到了一个叫学校的地方,统一使用一本看起来“高大上”的教材,旁边还站着一位喋喋不休的语文老师,于是他的语文就变成了语文课。我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语文课。这是我们学生对语文的普遍看法。我们是怎么把语文这个好东西给糟蹋成这样的?

一堂刻骨铭心的语文课

当时上的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同学们:“假如你的生命还有一天的时间,你最想做什么?”有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同学缓缓举起手说:“我最想上语文课。”我感动得不得了!我说:“你的生命只还有一天的时间了,为什么最想上语文课呢?”他说:“每当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总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痛楚!

探索的路径——尝试改变

1.陪着学生学语文

接下来,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材的解读和课程设计当中。开始做了一点尝试。就拿我四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来说,最初我是查大量资料讲给学生、强调诵读、领着学生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是带着学生写,收集问题陪着学生学。当我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学生学语文的时候,我基本脱离了刚参加工作时的“语文重灾区”的状态。

接下来,我设计了份教学问卷,在“好课”这一栏中,有很多学生填上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但是,我看着看着就陷入了沉思,因为我看到有三位平时语文成绩很不错的孩子在“差课”一栏中不约而同地填上了同样的篇目《我与地坛》。这些孩子们大致是这样写的:“老师,像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堂上搞什么都是多余的,给我们时间让我们静静读书就可以了。”

这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它的作用确实是有限的。这种有限表现在:我们看起来是在貌似一样的水面上,其实下面涌动着很多的暗流,即每一个学生涌动的一条一条的暗流。但是我们现在非得把众多个性不同的暗流放到一个河床上,那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面对如此参差多态的学习方式,我决定再做一个突破,动员起全班同学的力量,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分类分组。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给他列一个任务清单,他就可以自读了。

2.把常规的读写纳入语文教学中来

“读”。鼓励学生读书,读经典的书。

余华说:“我们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我就像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牵着他们的衣角,模仿着他们的步伐缓缓向前走去,那是温暖的百感交集的旅程,他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一个人回来,回来之后我才发现,我已经与他们永远在一起了。”所有的孩子在阅读当中带给我们教师一种动力。

就拿我班上一位很普通的孩子来说,他一学期当中的阅读书目就超过了200万字,这里面有通读、细读、选读。他说:“老师,我认为阅读就是最深刻的通讯。”

再来看我们今年刚刚毕业的一位同学,他在北京市十一学校读了将近300本书。他在今年春天参加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时候就带着这些书目,走到面试老师面前说:“老师,你可以在这中间任意选一本书跟我交流。”这不是傲气,是大气,高考那点事可能对他不算什么。他高考语文142分,总分719分,现在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书。

“写”。学生的读和写应该在一种师生深入参与的过程中实现。

教高一、高二语文课的时候,一般是师生互出作文题,一节课的时间写完交给对方。有一次,陈同学给我出了一个题目是《不要问我为何哭泣》。我把我写的这篇文章贴在教室里,刘同学看到后写了一篇《敢问你为何哭泣》,郑同学后来又写了一篇《还没忘了怎么哭泣》,这就是十一学校2015届学生津津乐道的“师生哭泣三部曲”。

连接——营造氛围和生态

李希贵校长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上说“许多人都在沟通,却不会连接”。看我们师生之间是怎样连接的?我们在一个教研组,由沈静老师命题,我和全年级学生一起来写,之后再由我们组北大博士刘伟老师做点评。当我们把全年级的例文发给孩子们的时候,这种连接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它不是简单的一个相加,会发生连锁的化学反应,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用课程变革的力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尽管有了课堂的运作,读写引入,但是明显感觉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仍然不好满足。怎么办?用课程的力量来变革——学生的感受、学生的需求引领教师由内而外突破,打破平衡,形成新常态。给学生工具,给学生方法,慢慢地他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高一、高二开出了八门语文选修课,到了高三,我带着老师一起商量“高三的选修课开不开?”最后我们决定去调研。比如说作文,我们在高一、高二开的课程叫“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但是这样的课程到了高三可能就不行了。通过对学生们的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反思,我们开出了“作文的立意及呈现”,“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这样两门课,并且固定在八个点当中(一个月四周八节课,就是这八个点)。高三的诗歌也是这样,就设计八个点,这个板块就是主干的知识,就是它的核心能力,把这事想明白了,我们就贴着学生在走。

以上三个方面的突破和转型,即课堂常态读写的引入和课程的变革,我们考虑的原点都是学生,是学生的感受、学生的需求引领我由内而外突破,打破平衡,形成新常态。虽然未来肯定还会充满更多的挑战,但是不管怎样,都要坚持“所有的事情贴着学生走”这样一个理念。当学生反映语文是皮厚馅儿薄的时候,我就反复地思考“怎么样让学生清晰地学语文”,然后给他工具,给他方法,慢慢地他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

比如说,这个学期又到了新高一,我的作文序列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是写人记事,但不是简单重复小学的内容,开学的时候这个单子同学都会拿到,他可以积累素材、积累建模。具体要求这部分当中,要用到“似贬实褒”就不容易了,比如小学写过我的妈妈,初中写过我的同桌,高中就是高中的要求,层次非常清晰,让学生能够感觉到作文练习有章可循,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收获,他就有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

其次,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定位。

高三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把几次综合的测试成绩既量化呈现又要描述出来。比如说,这道题满分是10分,就在单子上写5,然后再来描述。学生拿到这样的单子之后,他如果静态、孤立地看某一次考试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一梳理就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和优势点。最后这样的单子出来之后,教师把它整理到一个夹子里面,夹子里同时还包括同学们以前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在学科功能教室,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学科成长档案。这是一个诊断的档案,这段时间学生的数据和成果都在里面,教师一翻看就知道接下来怎么做。而且,这种诊断是一种个别化的诊断。只有有了个别化的诊断,接下来教师对学生的治疗才更有针对性。

说实话,我们教师针对学生的训练,很难期待药到病除,立竿见影。我们教学的常态常常是即使你摸得很准,师生共同付出很多,结果收效还不大,甚至有较多的反复。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真正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研究它存在的真正的问题。

真的要感谢教师这个职业。感谢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也可以这样想,其实是这些孩子把他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用在我们身上,天天在一块儿朝夕相处,其实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学生带给我们的,他带给我们感动、反思与行动。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那就是——优秀的教师应该耐得学生一生的消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