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老师讲述山柳菊的故事,感受超越文本的审美之意蕴
仿佛是一种约定,花儿在期待中如期绽放。
秦老师的审美新作《孤独与渴望》(上下篇)又先后上线了。
这一次她带我们品读的,是美国作家安德莉娅·贝雷特创作的短篇小说《山柳菊的故事》。以一个审美者的目光和视角,为我们讲述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孤独求索的一生,并从原作的字里行间挖掘捕捉一些超越文本的审美意蕴。
故事本身或许并不引人入胜,没有什么曲折复杂的情节——一个终其一生致力于观察研究植物种子和泥土打交道的人,能有什么惊艳的人生故事呢?特别是取得的成果在生前不被认可的科学家,人微言轻,他的一生注定是与孤独寂寞相伴的。
即使150年后,他的研究成果被再次发现并被尊为遗传学奠基人,那也已是身后的荣耀,只令人对命运的无常作弄徒生唏嘘。
一如那个一生贫困潦倒割耳自残的荷兰画家,当“梵高的向日葵”终于盛开时,面对不断刷新的拍卖天价,人们更多的感慨是为他生前只卖出一幅画的悲苦境遇感到痛惜。(相比较最近离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则幸运多了。同样是一生致力于种子研究,同样从一颗野生的植物种子出发,但结局完全不同。)
《山柳菊的故事》看似很平淡,但在看完秦老师的审美新作后,内心却深受触动,一种超越故事本身的阅读美感和愉悦油然而生。
一是审美者赋予文章的形式美,赏心又悦目,顿时勾起阅读的兴趣。
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引言或题记、还是配乐和插图及文章结构的布局,无不体现作者的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
特别是每篇文章都以对应的唐诗诗句为题,别具一格,很有创意。
不妨打开作者“路上的一面镜子”系列美文的目录,仿佛欣赏一幅经典唐诗的缩略图,那些精选的诗句,简洁精妙,每一篇都凝结着审美者对人间烟火里蕴藏的美的观察发现和感悟,从中也可窥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新作《孤独与渴望》也是如此,上下篇各用一句唐诗点题——
上篇“月照千峰为一人”,出自唐代诗人欧阳詹的诗《秋夜寄僧》:
尚被浮名诱此身,
今时谁与德为邻。
遥知是夜檀溪上,
月照千峰为一人。
下篇“遥闻丝竹出墙声”,出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闲步南园烟雨晴,
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
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
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
当日人传满凤城。
这种以经典唐诗名句为题开篇叙事的写作方式,似乎已成为秦建鸿教授文本审美系列文章的鲜明特色和个人标识,给人一种未读文章已觉诗意的美感。
二是审美者作为审美主体自身厚实的美学修养和沉淀,通过对审美客体(文本)深藏意蕴的挖掘和升华,把她所感受到的美化为优美的文字传递给了阅读者,在引起共鸣的同时唤醒阅读者对美的感受和领悟。
这种审美主体、客体和阅读者三者之间产生的交融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景,也是文本审美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秦教授对《山柳菊的故事》的审美品读(包括她之前的很多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原因也在于此。
故事中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经历无疑是不幸的,明明是遗传学上破解植物基因密码的划时代的发现,却被无情的忽略,而他视为权威的导师有意无意的误导,又让他在对山柳菊研究的歧途上耗尽了余生。怀才不遇倍受冷落孤独求索的一生不仅带给他一生的幻灭感,也令阅读者为之叹息不已。
这就是文本审美《山柳菊的故事》上篇讲述的遗传学家孟德尔探索植物种子基因密码的令人扼腕的人生历程。
这不是一个人的人生故事,历史的尘土下不知掩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天才的梦想。
如果故事到此就结束了,那么《山柳菊的故事》这本书也就止步于“人物生平简介”的平庸之作了。
好就好在故事并没有打住,故事的下篇才是文本重点着笔和审美着眼之处。
伴随着审美的介入,我们看到了:孟德尔灰暗阴冷的人生故事背后,那矮墙围起的孤寂的独立空间,也曾有过阳光灿烂瞬间和温暖人心的时光。那是上帝对失意者抚慰——
“孟德尔和那个叫达达的小男孩,他们相遇在这小小的花圃,相逢于浩瀚的宇宙天地间。
仿佛上帝派来的使者,孟德尔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男孩带给了他一份温暖。
哀婉的柔美感化了孤独的探寻者,感化读者的心灵”。
孟德尔与达达的相遇和友谊,看似偶然,其实冥冥中未尝不是一种必然。
孟德尔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变换了场景,审美展示了人性不同的层面,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冷暖。科学前行的印迹,既记载着探索者跋涉的艰辛,也刻录人类情感的温度。
科学的先行者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不会是枉然的。
总会有一种契机让造福人类的成果获得传承。
人生的际遇虽然不尽人意,但总会有一份温情穿过人世的凉薄,抵达被遗忘的空间,带来抚慰和救赎。
这或许也是一种约定。
“茫茫人海擦肩而过,灵魂碰撞遇知音,情趣契合触动心怀。相遇相知,不可思议柔化人性坚硬的角落。宛如一道彩虹绚丽夺目”。
审美的本质是发现美,
审美的尽头是发现自己。
心中有美才能发现美,
与美同行才能获得美的加持,
并最终成就一个更美的自己!
谢谢秦教授的美文,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和美的感悟。
2021、6、10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