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Wallpaper*报道 | 艺术家陈飞:“小怪兽”手办与画作共处一室的家

我们能够在一个人的家中找到各式各样与之契合的线索,且往往只能看到乐于被展示的那一部分。家是鲜活的空间,我们会对感兴趣的人的家充满好奇;家有起有落,随着居住其中的人的生活节律,有时充盈利落,有时也会颓败。

工作室墙壁上靠放着陈飞未完成的大尺幅绘画《香火》。

家应该是自我与世界最和谐相处的地方。我们在家中储备和积累,得以保存、受到庇护。组成“家”的各种物质并非永久地被独占,也在遭遇侵蚀、腾挪、堆叠、转手;每一个实在生活着的家都毫无悬念是被创造出来,它表达我们的智慧和局限,强化我们所看重的部分,也藏匿着遗憾和理想中尚不充足之处。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投入时间与家相处,在一次又一次生活的起落,或是有时显得无动于衷的日子里,回家,从吃一碗家里的饭菜、整理书架上的书开始。

客厅一侧延续着陈飞的收藏,艺术品来自艺术家加藤泉、Otani、文川、徐渠、张晖等。Catalogue Raisonné du Mobilier的《Jeanneret Chandigarh》与曹斐的《CAO FEI HX》在Tom Dixon设计的Mass Dining Table上。桌旁是Nanna Ditzel设计的Fredericia Trinidad椅子。

画家陈飞说自己闲来无事总会独自整理书架,热衷于改换不同主题书目的位置。他家的书房紧挨着入口玄关的一侧,环三面墙镶满了木制柜架,前院的阳光通过一面落地窗跃入室内,成为书房的主光源,照亮铺设在地板上的印花手工地毯,一宽一窄两座芥末绿色绒面沙发,和书架上排列得满满当当的书籍、艺术画册、系列漫画,以及各式手办、玩偶和卡通摆件。隔断墙上余留不多的空白,也疏密有致地挂着陈飞收藏的摄影和绘画作品。

上图:《国情》,2017

中图:《华清池》,2017

下图:《中年广场》,2016

从小痴迷漫画的陈飞,在大学期间学习电影专业,他的绘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展现出对于营造情境、构筑空间的意趣,以介于漫画与工笔画之间的手法,无论是描绘世外原野、原始森林、怀旧小铺、生肉工厂,还是哪怕家中一隅,他从元素复杂的画面中梳理秩序,克制、幽默、浪漫甚或戏谑地定格某一瞬间,观者彼端世界中的人物正经历着瑰丽、残酷的故事,那些频频出现的人物(原型来自画家本人和他的妻子、友人)在构想的世界中,或拥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或经历着亦真亦幻的生活——往往,画中人物平静乃至淡漠的脸庞下,激越的情绪却在编排精巧的空间中丝丝绽开。陈飞的绘画中不乏设置精巧的“密码”,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揣测和场景中的诸多提示,帮助观者完成各自脑海中的情节叙事,体验真实之外的可能,奔向生活之外的离奇。

连接书房与餐厅的走廊壁橱内,摆满了来自艺术家NagNagNag、Longneck等创作的怪兽玩具。

这间还在生长的书房沿着靠窗的走廊,在通往餐厅的沿途储存了陈飞一直以来的癖好:绝版漫画、经典玩偶、异志杂谈,从英雄手办到哥斯拉系列,从艺术画册到哲学读物,从科学读物至文学小说……这是一个叫时间停止的房间,好像落在沙发和地毯上的阳光从未发生过变化。在书房里回忆陈飞的画作,似乎是走到画面的背后,看到其庞杂丰富的创作来源如何像放映机一样,向外投射出一幕幕饶有寓意的图景。在这里,陈飞的兴趣、知识、精神得到充实,却依然流露出一种不满足——他的收藏继续向着垂直于玄关的走道另一端蔓延,在充斥着落地窗的客厅歇憩。

Premier牌架子鼓和后方来自艺术家鄢醒的摄影作品。

陈飞说自己有囤物癖,从儿时起便对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充满热情,一方面是调皮捣蛋的天性和旺盛的好奇心使然,另一方面,借由那些怪诞、零碎、独特的事物,他的想象力得以攀附其上、尽兴施展,帮助他打发成长中、独处时大片大片的无聊,拥抱无聊,在无奇的日常创造一个非凡世界,自我意识隐匿其中并得以延展——哪怕这些最初只是在少年的头脑中萌动、被只言片语的青春独白和破碎的画面短暂地记录下来。

书房内随处可见陈飞收藏的大量书籍、艺术品、手办和玩偶。

沙发品牌为カリモク60系列。

成为职业画家后的陈飞,已经在这幢兼具工作室与寓所功能的房子里生活了七年,他像一个上班族那样安排自己朝九晚五的作息和一周五天的工作日,逢节假双休便溜出北京顺义,连夜“进城”与友人相聚。他概括自己的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着相同嗜好的人,大家彼此包容各自怪诞的趣味,一群人邪恶又天真地聚集在一起,免不了调侃逗闹;另一类朋友是陈飞向各门领域学习的老师,笑称他们比自己的性格成熟得多,知识博杂通融,为人温暖周到。与大约这两类人为友,让陈飞的社会生活饱满丰富,一如他从书房、餐厅到客厅的积累,不禁让人相信这种自由、开放的态度,是人本应体验的对日常的超越,在单调的、细碎的生命里鲜活。陈飞说自己平日并不在家中待客,或许是出于他对于亲密情感的保护,观者能够从陈飞较早期的绘画中窥见一斑。

陈飞在工作室手执同名画册在《正在阅读的肖像》前。

紧贴屋外草坪一侧的下行楼梯,连接着陈飞的工作室,于2019年向外拓宽了一间画室,以便他能够同时创作、观看更多件作品,容纳更大的尺幅。2021年2月,陈飞在余德耀美术馆的个展“早集”开幕,原本工作室里的大部分作品已运往上海,在展厅中安顿,此时的工作室显得比平日更加明晃宽敞。他在这里手执画册,被摄影师拍下一张2021年的肖像。

上图:《致广大》,2018-19

中图:《主食》,2019

下图:《下半场》,2020

陈飞自2017年起创作了一批静物画,多在横幅画布上组织画面,让人联想到以劝世教诲为母体的宗教壁画,或是十七世纪的荷兰静物画,原先的人物肖像无一例外地从场景中被撤出,留下“物”占领,平实记述蔬果、中式点心、动物骨架等物,它们堆积在一张横陈的长桌上,寻常之物的大量聚集制造出不寻常的景观。画面中的空间由从前向各个方向的延伸,到上与下、左与右两个方向的增长,“以粗疏对抗矫饰、平等矫正偏颇”,邀请观者进入“静物背后万花筒般的折叠尘世”。

上图:《西红柿》,2020

下图:《祝福》,2018

陈飞说这一系列的新作品,在几近平铺直叙的扁平画面中,依旧埋藏着开启意象的视觉暗码,可以言说之物与不可言说之物混杂在看似无序的、具有宏观视角的沉着记录中,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在工作室之“上”的“家”内外发生了哪些故事,改换了他作品的面貌——二者之间的影响是潜在、深刻而绵延的——这些故事并非独一人所有,而是每一个生活着的人必将体验、各自咀嚼的生命滋味。

有阳光和植物的客厅,家具为艺术家从各处淘来。吊灯品牌为Tom Dixon。

人在一生中不断离家远行,又不断回家休整,以实践与领悟不断调节我们看待世界的尺度。无论我们居住的“家”如何具体而微,它始终是固定于人类心灵内部“家”的一部分投射,关于后者,是每一个人持续一生的创造。如何看待事物取决于观者的眼光,当我们拥有更广大的视域,我们所身处的宇宙,或许与陈飞笔下堆砌的骨骼、吃食,并无二致。

摄影:Boris

撰文:殷雅迪

编辑:zhuoran

贝浩登近期展览 

首尔

克拉拉·克里斯塔洛娃 KLARA KRISTALOVA 柔软的展示 | 6月24日至7月30日

纽约

伊凡‧亚戈特 IVÁN ARGOTE 我们的地方 | 6月17日至8月13日

尚-米歇尔·欧托尼耶 JEAN-MICHEL OTHONIEL 野蔷薇 | 6月17日至8月13日

特雷文·拉丁 TREVON LATIN 极尽装饰 | 6月17日至8月13日

上海

陈可 CHEN KE 包豪斯女孩/房间 | 6月15日至8月14日

大谷工作室 OTANI WORKSHOP 如同御守一般 | 6月15日至8月14日

东京

群展 | 6月15日至7月17日

巴黎

汉斯·哈同 HANS HARTUNG HARTUNG 80 | 6月12日至7月31日

汉斯·哈同 HANS HARTUNG ROTHKO — HARTUNG: UNE AMITIÉ MULTIFORME | 6月12日至7月31日

香港

乔希·斯博林 JOSH SPERLING 光谱 | 5月8日至6月14日


了解更多贝浩登展览及艺术家信息,敬请访问:

官方网站:www.perrotin.com

微博:Perrotin贝浩登

Facebook:Galerie Perrotin

Instagram:galerieperrot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