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唐诗解读——杜甫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注:
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专为其母亲而建,故名“慈恩”。寺内的慈恩寺塔又名大雁塔,现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古建筑。
高标:古代立木为记,最高处为“标”,诗中的高标是指高耸入云的塔顶。
象教:佛教。因唐代佛教以形象教人,故称象教。
枝撑:起支撑作用的梁柱。
河汉:指天河。
虞舜:诗中指唐太宗李世民。
羲和: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人。
少昊:传说是黄帝之子,主管秋天的神,亦称白帝。
苍梧:山名,又名九嶷山,是虞舜死后的葬处,诗中用来指代唐太宗的昭陵。
瑶池饮:古代神话中周穆王曾到昆仑山与西王母宴饮瑶池。此处比喻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寻欢作乐。
黄鹄:比喻贤才。
随阳雁:大雁作为侯鸟,随着天气变化南北迁徙,故称“随阳雁”。
稻梁谋:善于谋取功名利禄。
解读: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的秋天,杜甫与好友岑参、高適、薛据等人登上慈恩寺里慈恩寺塔,大家约好同题竞作,诸人所作的作品中,岑参所作视野开阔,气势宏大,可为佳作,(可参照岑参部分)而杜甫所作被公认为压卷之作。杨伦认为:“视同时诸作,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
整首诗运用比兴象征手法,通过登塔的所见所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山河破碎、清浊不分、小人当道、贤才遭斥、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忧虑的深沉感慨。这是一首很特殊的写景诗。玄宗晚年“自持天下承平,专以声色自娱”,而杜甫已经感触到社会的危机,诗中将这些弊端蕴含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寓意深刻,情感激越,不愧为诗圣之作。
全诗一开始,诗人先写登塔之后的所见所感——“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非常有动感的“跨”字,将高塔凌驾浮动的雄姿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此时大吹吹过耳际,让人感到整个身子随着阵阵烈风摇摆,心中不免顿起惶恐之感。接下来的两句——“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为全诗的关键,化用了东汉建安时期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中“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杜甫化用此句所抒写是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忧虑。杜甫虽自比置身事外的旷士,但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现实。
接下来的四句——“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补叙登塔时的情景。穿地在塔间屈曲而升的磴道,沿着塔内犬牙交错的雕梁绕走,人们仿佛是在龙蛇的窟穴中游走,而一旦走出曲折幽暗的阶梯之后,眼前一片豁然开朗。诗人在赞叹佛教建筑奇伟壮观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激发诗人心灵上的冥想。
带着这样的冥想,诗人对登塔斯后所见的景象也就多了一层会心、会情之意,紧接着的八句所写之景,就不一般意义上白描,而是饱含着诗人的思索于其中。“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杨伦在《杜诗镜铨》在分析这一段时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入后尤觉对此茫茫,百端交集,所谓'泽涵汪茫,千汇万状’者,于此见之。”由此可见,诗人想通过这些“泽涵汪茫”之景象来抒发自己对山河破碎、清浊不分的现实政治的忧虑。
从“回首叫虞舜”至全诗结束,这一部诗人采用了典故隐喻的手法进一步抒怀,“虞舜”隐喻唐太宗,“苍梧”隐喻唐太宗昭陵,诗人对太宗时期政治清明,贤者得其所用的社会是抱着深深的追怀之情,带着这份感情,登塔之后的诗人呼唤唐太宗时代的再现,一个“叫”字把诗人内心的强烈渴求表现深切真挚。诗人在这里用西王母的典故比拟杨贵妃的温泉池,一国之君为了自己的享乐将国家大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去处理,这实在是国家不幸,也是普天下有才之士的不幸,在李林甫等人的操纵下,天下贤才都被排斥在朝堂之外,无以栖身,只能在荒原中哀鸣不已。诗人这段亲身经历写来,显得格外真切。
在全诗最后,诗人转而对那些势利小人进行了猛烈地鞭挞,这些人就像候鸟一样紧紧追随李林甫之辈,只求谋得自己的利益与好处。这样污浊的朝堂,这样污浊的一群人在操纵着国家的每日的运转,能不令人担忧吗?整首诗,既是针对当下场景和时事的讽刺批判,同时也包含着杜甫回望中国大历史的一种感慨。世道混沌,皆是蝇营狗苟之辈,没有人真的关怀天下苍生、人间正道,也找不到愿意为之献身的志士仁人,这样的朝廷能走得长远吗?
全诗寓情于景,诗人将身世之感寓于景物之中,在文字上只是说眼前所见,写景似乎别无痕迹,实则蕴藏深意,所谓“少陵自首至结一气,横厉无前,纵越绳墨之外,激昂霄汉之表,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国家的衰颓已成定局,我们后人再怎么惋惜也无法改变这样悲痛的历史事实,只能慨叹于杜甫忧国忧民的预言好像是能预先看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