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注:
隗嚣:东汉初期,天水成纪人,后据陇西独立,自称西州上将军。后被汉军所败,忧愤而死。
丹青:指殿中绘画。
解读:
这一首主要描写诗人遥望秦州城北,只有荒凉的宫殿和无情的河水,一片衰败凄凉景象。诗人独寻古迹,对景伤怀,更产生了异地羁旅、俯仰身世之悲。
隗嚣宫故址在秦州城郊北山上,俗称“皇城”,是东汉末年隗嚣割据陇上所建宫殿。杜甫来游时已经荒凉清寂,沧桑感慨中联想到唐帝国遭逢安史之乱的巨变,不禁愁绪萦怀。视穿城东流的糟河(渭水支流)为无情之水,迳自向长安流去,长安之东的洛阳,有自己的故里和亲人。南郭寺在秦州南郊山上,诗人黄昏漫步寺院空庭,虽老树犹在、清泉自流,但游人不见,寺钟空悬,秋花无主,凄清孤寂中身世飘零之感即景而发,似乎飒飒秋风也为自己坎坷的命运而叹息。但是,作为一位心系家国的伟大诗人,杜甫能超越一己之愁苦,将创作视野投向民生忧乐、时局安危。
第五句化用梁朝诗人张率《白芝歌》中“秋风萧条露垂叶”之句,第六句化用陈朝诗人阴铿《开善寺》诗中“花逐下山风”之句,都能根据当时所见景物,创造性地运用了它们。杨伦曾在《杜诗镜铨》点评五、六句时说:“写古寺凄寂,造句尤隽”这是对的。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说:“露方垂叶,月照则明;云之度溪,随风而逐。明字、逐字,眼在腰中。”足见诗人炼字的功夫。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