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唐诗解读——李白之《过崔八丈水亭》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注:
崔八丈水亭:在宣城,水亭高阁当在城东宛溪之滨,为崔八之栖隐处。太白居宣城,应是水亭常客。崔八丈,李白友人,排行第八,姓字不详。
宛溪:流经宣城东,源出峄山。
敬亭:敬亭山,在宣城西北。
解读:
李白一生游历过大半个中国,许多地方因他而为大众所知晓,宣州就是其中之一。李白在五十多岁到六十多岁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去了宣州有七次,总共留下五十余首诗,我们之前也多次提及,这首诗亦是作于宣州。
在宣城的东边有一条从南山发源的宛溪,在宛溪水边,有个叫崔八丈的人在溪边修建了一座水亭,估计李白是这里的常客,每次诗人来,两人边饮边赏四野之景,由于此阁凌空,极目远眺,依稀能够看见敬亭山的景色,这极大激发了诗人的诗兴,慕其环境幽闭自得,遂作此诗。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超尘出世的情怀。
首联总写水亭景色,概括皖南宣城山水的特色。一个“横”将面山临山的亭阁凸显在读者的眼前,秀气弥漫,充溢水亭和四周空间。一个“并”字,由亭及人,点出水亭及主人,写出崔八丈的高雅情趣。中两联对山水景物作具体描写,颔联写目见:檐飞溪水,窗落白云。颈联写所闻:猿猴啸声,随风而断;渔人歌声,乘月而闻。“猿啸”打破了山林的静寂,“渔歌”搅动着月夜的安谧,更添几份清幽之感。尾联呼应上文,写崔八丈与鸥鸟同游,与鸥为伍,随鸥而去,含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之意。
全诗写景清幽,炼句超绝,是一首极美的山水田园诗,给人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某一种表现,体现了李白作品一贯清新俊逸、超然不群的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