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唐诗解读——李白之《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注:

缘:沿着。

磴道:上山的石径。

蹶:摔倒。

幽州:安禄山盘踞下的范阳。公元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

朔方:郡名,在今宁夏以北和内蒙西南一带。

毒:凝成。

奔鲸:奔突的鲸鱼,指安禄山的部将。

凿齿:传说中的野兽,喻指安禄山。

戚:忧愁。

陇坂:山冈上的斜坡。

掉尾:摇尾。

零露浆:树上滴下来的露水。

剧:甚。

停骖:停车。

睹天光:重见光明。

解读:

《北上行》是乐府《征行曲》调名,多写从军征役之苦,原作是拟曹操的《苦寒行》面作,李白取其句首两字,改为《北上行》。萧立之在《冰涯诗集》中认为,“按《北上行》者,征行之曲,言行役者之苦也。太白此诗其作于至德之后乎!隐然有国风爱君忧国劳而不怨厌乱思治之意,读者其勿忽诸!”

安史叛军攻占洛阳后,给当地民众带来深重灾难。诗人将目光盯着逃难的民众的经过和心情,具体地表现了民众在战乱中离乡背井、风餐露宿的苦痛生活,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反映了民众在辗转流亡过程中的愁苦之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天下太平的思想。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路途中要翻越陡峭的太行山说明行程之艰难,“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人们行走在盘旋而耸立的石径上,时刻提心吊胆,磴道是狭窄的石径,巉岩是指高峻的山石。“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马蹄踩在路边的岩石摔倒了,车轮因过高高的山冈而被摧毁,形容道路崎岖难行,摧毁了很多交通工具。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意思是战争导致烽火连天,所到之处俱是沙尘与烽火,一片混乱。“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严风”点出了天气的严寒,“裂衣裳”指衣裳被撕裂,战争让们经受着痛苦和折磨,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凛冽的寒风中人们冻得瑟瑟发抖。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安禄山的军队就像奔突的鲸鱼凶猛地占据了黄河两岸,“奔鲸”和“凿齿”指出了叛军的凶狠,让人痛恨之极。屯洛阳是指安禄山占据洛阳后,驻军洛阳城自立为大燕皇帝。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漫漫迁徙路上人们毫无目的,回望故乡,遥远艰险,已经是战火连连,我们仿佛看到难民们绝望的眼神。“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人们在冰天雪地里缓缓而行,悲哀地号啕大哭,肝肠寸断,悲惨至极。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此时的逃难者已经衣不敝体,摧残得不成人形,衣衫褴褛的难民依靠着瘦弱的身体,慢慢地移动着沉重的步伐,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想去涧谷打水,无奈障碍重重,想到山冈上砍些柴伙来取暧,山坡又高又陡,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逃难途中,难民们还要遭受凶狠的老虎侵袭,意外无时不在,想象不到的困难随处都是,残酷的战争使无数民众受苦受难,又甚于猛虎。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这是进一步写出难民生活之艰难,饱受饥渴的人们只能喝树上滴下的露水。“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极言诗人十分同情难民们的遭遇,正因为诗人有如此深厚的人道主义心肠,故看到北上迁移的难民们时痛苦得停下车来。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此联是诗人美好的愿望,也隐含了对这种愿望不得实现的无限惆怅。

纵观全诗,我们看不见英雄豪壮的从军将士,看不见他们杀敌报国,我们看到只是难民们前途渺茫的悲切,以及他们无可奈何的表白。诗人是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讲述在逃荒路上的艰辛与苦难,在生死线上换气,诗人力图想在广阔的政治背景的角度寻找造成灾民流离失所的原因,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愤怒地谴责。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