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随刚柔变 象在有无中——何连海行书艺术小记


何连海先生,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



情随刚柔变  象在有无中

——何连海行书艺术小记

阿 迪

何连海先生艺术上的素养全面而深厚。在篆刻、书法、诗文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平常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篆刻,至于他在书法与诗文上的业绩虽然觉察到,却未有深入研究。最近我接触到了他一批行书作品,并读到了连海先生有关书法篆刻的理论文章,让我得到许多启示。

书如其人。清空、平淡、恬逸、超脱,无一点烟火气,荡漾着一股静谧的禅意。何连海书法不仅仅是艺术的自觉产物,更是灵性的艺术品。如同隋唐人写经、北朝人摩崖一样,是“无意于佳乃佳”的典范。何连海秉承孙过庭概括的书之“五合”,并将晋人信札、北朝墓志、董其昌题跋和八大诗稿等等奉为圭皋,而这些仅仅完善了他书法的“法”。由于他在艺术学上的不懈追求,从书法史、文化史和历史价值角度对书法的传承与延续进行审视,并融入了新时代艺术创作理念,而这些则完成了他书法的“写”。所以,他的书法蕴载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学意义。“如其人,如其才,如其学。”“本乎天地之心”、“取会风骚之意”,写技、写法、写意、写趣、写心、写道,从而完成其狭义的艺术审美的功能和实现广义的文化观念的价值。

何连海书法以唐碑筑基,由碑入帖,先学明人,再师宋人,上追魏晋,及商周钟鼎铭文和远古岩画艺术。行书方面在学欧学董的基础上,钟情于“二王”,心仪于八大,力求表现一种超越的气度和清远的韵致。近期所书的《菜根谭》系列就暗含此妙,体圆而长,无意求工,江左流美,表达了和悦空明的韵律和自由无碍的心境。作者将篆书、隶书笔法融入行书,在简洁朴素中追求微妙的变化和丰饶的内美,简练含蓄。章法结构极尽大小、长短、欹正、挪移之变化,在黑白布局间减少牵丝引带,用笔中锋,寓方于圆,从容写来,有藏头护尾之美,简朴自然。可谓气象高旷而不入于疏狂,,风神疏宕而不流于软媚,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此外,连海行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印入书”。他善于将刻印的刀法和空间图形的特征渗入到书法中来,观其作书一如在刻印章之边款,为艺之道,一以贯之。

何连海先生的书风形成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但又不乏“心悟”的契入,比如破茧而出的翩翩化蝶,即禅宗所说的“桶底脱落光明洞开”的那种境界,其新作反映的更加近乎其真性情。宗白华说:“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在书法中反映自然的节奏化目的并不是再现自然本身,而是凭借情感与自然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表现感情。徐悲鸿说:“演进而简,其性不失。”意思是说文字演化简约虽脱离象形,但仍在结构中暗含一种表现力、生命力。这就是中国文字的文化魅力,中国书法意象的审美所在。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表现力,书法作为文字载体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直接可与人们对话、交流。何连海书法既可暗示实物和生命的姿式,又可唤起某种情感的记忆,或笑、或怒、或哀、或乐,都是通过书写的舒敛、轻重变化而自然流露,神与物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所谓:“情随刚柔变,象在有无中。”

丁酉岁杪谨记于墨犁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