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抚今追昔忆秦腔 (二)

抚今追昔忆秦腔(二)

抚今追昔忆秦腔  (二)

文/愚夫

(人到老境,只把怀旧尽忆兴趣之事,方为快乐尔!)

秦人忆秦腔,吾已叙写了一些文字。 多话于自己对吾家乡秦东渭南秦腔剧团之陈年旧事。其中对东府“秦腔皇后"余巧云之见闻轶事抒写较多。后有比我年轻者几个朋友提出咸阳郭明侠之《赶坡》为其“看家戏"云云;我便向其抒解己见,又引出啰嗦于今日之话题。

郭明侠和马桂英《赶坡》确实在七十年代以后为陕西人公认之优秀剧目,但余巧云和他的老搭档田正武属六十年代以前之事。其时二人的默契配合演出为渭南人民极为称道乃至痴迷!直到七十年代末,田正武经过十年文革被评反昭雪复职以后,当时渭南县政府代表渭南人民之呼声,一致要求二人重现以前《赶坡》戏的风采。于是二人重现昔年华彩,仍获观众不断掌声之极力喝采。后来田正武因年事已高,再也未见出演,结束了他为渭南人民'贡献毕生精力的舞台生涯。

提起田正武其人,(六十岁以后之人大概无所记忆),他和余巧云所演的《铡美案》也被称为绝好的“夫妻相"搭档。他所饰演的陈世美,那绝对是一个天生的美男子气。在演《闯宮》一折戏之时,他把陈世美当时不认糟糠之妻而突然思念父母之情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将观众吸引得欲哭又恨但又恨不起来,从而扣人心弦而深触魂魄!田正武和余巧云不只是演《赶坡》而已,而常演不衰的是其全本戏《五典坡》。两个老艺人把王宝钏和薛平贵絕配如真“夫妻"的舞台形象,演绎得栩栩如生、真真切切!在我脑海里始终都佔有最佳位置,他们那五十年代的舞台形象也将永远镌留在我们渭南人民的心里!

然而令人最为遗憾的是,那个年代既无电视媒体的传播,又无录音设备的牒片制作。所以,其舞台形象及其优美动人之声腔,后人则很难重睹其韶华逝去之风采。真叹惜为秦韵秦声失传之财富和传家瑰宝!

至此,我欲之言,似于话题扯远;即从当今歌坛说起:如今各路歌者可谓缤纷灿烂、精彩紛呈,但我却独爱美声矣!帕瓦罗蒂于世界及今日之中国可谓绝无仅有!或许诸君哂我惘发牵强附会之言,恕我则还以忘形而说:田正武那个嗓音特点正是几近于现在的美声发音方法。他那喉腔音颇重,还带点沙喘劲;听起来浑厚有力而苍劲十足,音质极及纯正,唱腔非常之昂扬振奋!令人荡气回肠!我常以为那是天生的,非常质朴自然而高雅的金玉良嗓!在我对秦腔毫不理会的童年时代,似乎本能的就被田正武的唱腔嗓音所吸引所震撼!所以自童年就对秦韵秦声产生了极大兴趣。以后在戏耍中不断的学着田正武的发声方法,乱喊中吊嗓练声;竟然也练就了让众人有所赞誉的较好噪音。至今人到老境,用场于图乐而已,有时还能模仿着这位已故老艺人的声腔喊上几嗓子,乐呵乐呵!

以后隨着年令的增长,见识逐渐益多。六十年代以前乃至其后,收音机日渐普及;遂多闻于陕西省、西安市诸多蜚声的秦声大腕戏骨,那也真是大开眼界,见识大增!从时间上明确划分来说,我之记述多由文革之前说起。常忆那个年代,老艺人在我们这古老的秦腔发源地上,算是人才济济了。那时有了收音机之后,我聆听到许多的更加优美绝伦的唱腔唱段。其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刘易平的《辕门斩子》。我们常听专家评委们最肯说的一句话就是:唱戏就是唱人物。那刘易平老艺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六郎杨延景!他的声腔唱功绝对是正宗的须生嗓音。听完他的演唱,给人的印象一一他就是天生地造的剧中人!恕我断言:他所饰演的杨延景,我不敢讳言前无古人,但我敢冒昧于己见:迄今无如斯人也!尽管有后起之秀、(或为特杰出的女须生),但都乏于刘易平那样的自然纯真大气也…………

记忆中更值得提起的是,还有解放之初威震北京的苏育民老戏骨,他的许多传说事迹于秦人可谓家喻户晓。他凭着一折《打柴劝弟》之小戏轰动全国,为陕西争得一辆小汽车;并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给予极高评价。以后饰演塑造许多人物角色,如《火焰驹》中的李彦荣就是他所饰演。还有早于任哲中老艺人的许多贫生戏,(如吕蒙正、“苏秦激友"等等,都为观众非常之喜爱。他长期享誉省内外,成为我们陕西戏坛上的一颗闪亮的明星!

总而言之,五十年代之初,乃为共和国初立。人民翻身当作主,万千气象一新!百业勃兴。老艺人们地位得以提高和尊重,故显扬眉吐气之景象,秦声秦韵之剧坛亦呈现百花争艳之局面。以后便有几多秦腔剧目上映于银幕影视。如《火焰驹》、《三滴血》等剧皆得以举国轰动之效应,成为久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厭的精品好戏!出演该剧演员者,皆为秦坛之精英。如前辈之老前辈、老艺人刘毓中,孟遏云(解放前唯有之女旦)、苏育民;还有颇有名气的“二肖"等等。其中最驰名的女小生陈妙华,在剧中皆饰演主角。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至今可谓绝无仅有的女小生演员(仅指秦腔界)!她的形象气韵胜于男子汉之阳刚气,且美到极致!她的声腔高亢,宽厚而无絲毫女流之音腔!听起来让人赞叹至绝顶!百听百不厭,百听百过瘾;迄今已过五十载,欲听人心早已醉!我极佩服她,憾后无来者也!

自秦腔剧目上映于银幕之后,对我关中之大秦腔又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自五十年代及至文革前,将二十余年,陕西秦腔可谓是鼎盛时期!东府西路算是各家并起,东有皇后余巧云,西有大腕郭明侠;省剧团四至五大社团人才辈出。更有戏曲研究院调集各地高手强将卧虎藏龙!其时文艺路线之双百方针的确得以贯彻落实,陕西大秦腔之活力可谓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其时每一传统剧目各有主角名演称雄佔魁。如王玉琴的《三娘教子》就非常有特色,任哲中、苏蕊娥的《花亭相会》就独佔鳌头。还有一颇有名气的秦香莲演员,名为李爱云(和余巧云、郭明侠相媲美),她的搭档是陕西有名的净角演员名叫张建民。其人在净角行当可谓是全能人才,正净、花脸、毛净皆可兼能;开口即净音,毫无点滴挣扎之迹象。他所饰演的包拯绝对称霸于三秦大地!他的《草坡勉理》一折戏迄今无人敢于登台演唱。他的特技在于白口(纯粹语言陈述)戏,其吐字一清二楚,几乎每字一无含糊,极为清晰。其中有一段是过去中学课文《天时不如地……》,他的口功叙述倒背如流,流利如瓦沟倒核桃,谁也达不到!憾为可惜,他的这出戏大概迄今要失传了吧……'

说到张建民,又有一传闻吾欲叙说(皆为耳闻之传说),张建民是解放初期,继有名大净田德年之后的驰名演员。在他名噪三秦之时,名声大振,却犯下作风方面的严重错误,传说已被收监。后在众多票友的呼声之下,剧团亦为演出的缺失而所需,张竟然得以保释,出獄后继续为群众演出,方才解去了观众观看张建民演出的戏瘾!滿足了观众的需求。由此只为一说,张建民的净音将嗓绝对是不可多得!今人无有超越其声功者…………

时光的流逝,时代随潮流而发展。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大秦之声方兴未艾,一派繁荣蓬勃景象,直至六十年代文革之时,大秦之声浩荡之势似遭封杀,一落千丈的箫条下来了。然文革中大兴样板戏之热,隨之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演员。直至文革结束之后,秦腔事业又出现欲恢复之势。党政领导亦高度重视,设立振兴秦腔之专门机构,遂涌现当代许多优秀演员,现状亦可乐观。

(待后活再叙)。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愚夫,退休老教师,迄今已77岁,养老赋闲之余,多吟老年情趣,聊以自慰,乐度晚年余生,《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投稿邮箱:

LWQWYCZS@163.com  

514895427@qq.com

1259020912@qq.com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0)

相关推荐

  • 历史上的今天——1791年1月2日,四大徽班进北京,京剧开始形成

    在清代中叶,我国剧坛上,除了昆曲之外,民间的地方戏曲兴盛起来,如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等,逐步形成花部(也称乱弹,指民间戏曲)与雅部(指昆曲)争胜的局面.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 ...

  • 秦腔活包公 田德年

    活包公,田德年 田德年,男,汉族,生于1889年,卒于1978年8月27日,享年89岁.陕西省长安区兴隆乡东甘河村三组人.主工:秦腔花脸.师承:张寿全,悉心教导,虚心求教!吸收精华,博彩众长!声腔俱佳 ...

  • 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 | 新书速递《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戏谚与戏曲文化> 一本对戏曲行业的熟语--戏谚与戏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戏曲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宝库中的珍贵一页. 识别二维码 一键 ...

  • 【汗滴化雨伴笔耕】师宝珠//人在囧途之二 扒火车

    人在囧途之二:扒火车 人在囧途之二  扒火车 文/师宝珠 铁路人,出行坐火车是常事,无论距离远近,首选是坐火车.首先坐火车觉得亲切,方便.其次,坐火车免费,这是我们的特权.就是由于这种特权,才使得我们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抚今追昔忆秦声之(三)

    抚今追昔忆秦声之(三) 抚今追昔忆秦声之(三) (追忆秦声鼎盛期,振兴秦腔辉煌时) 继吾以上凭记忆之嗦啐記叙,建国以后五.六十年代确是陕西秦腔的繁荣发展时期.直到文革开始,秦腔的繁荣景象算是冷落萧条下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抚今追昔忆秦腔(一)

    抚今追昔忆秦腔(一) 抚今追昔忆秦腔(一) 文/愚夫 吾之为文,必然以陈年往事之话题居多,故自知大有"终弗时尚"之感.但许多陈年旧事如鱼梗在喉,似有不吐不快之感,故而还是老来寻乐,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换个人间世界(一)

     换个人间世界(一)   换个人间世界(一) 发于爱心坚守,乐善好施,乐度晚年余生.由以下<七夕遐想>游心诗而引写此文: 昔年倾情之源, 怎么也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 敬老诸多育儿女, 调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想不到的激动

    想不到的激动  想不到的激动 一一教师节自省 (外续一首) 一位老师的心声...... 教师节前夕,忽有七十年代初的几个老同学发来祝贺:"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敬祝老师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万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与老友杂记拙诗

    与老友杂记拙诗 与老友杂记拙诗 人在蜗居咫尺,放眼万里天涯 书法老友应邀下江南挥毫,并于闲暇览花都(无锡)美景:发我图文,遂生赏心悦目之感,分享其览物赏景时之诗情画意.不由寄情自由诗如下: 合抱茶树可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游心诗:七夕遐想

    游心诗:七夕遐想 游心诗:七夕遐思 文/愚夫 昔年倾情之源 怎么就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 敬老育儿女 烹调伺病躯 榻前俸陪终未伴 ------ 今已垂暮鹤年 心知肚明 将驾鹤流连 欣欣然一一 走向团圆 魂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 闲话我的秦腔情缘

     闲话我的秦腔情缘 闲话我的秦腔情缘 文/愚夫 我已早过七旬之人了,一生教书为业,很喜欢家乡秦腔戏.但从未投师学过,所以尽管经常随心所欲乱唱几段戏,但只能用两句话来总结平价自己:"板路全不懂 ...

  • 【汗滴化雨伴笔耕】愚夫//杂感三拙诗

    杂感三拙诗 杂感三拙诗 文/愚夫 人生感悟 时光老人是永遠不会老的, 而人却在时光的流逝中老去. 在春去秋来老将至的时刻, 总有一番怀旧在心里, 总要回顾人生风雨兼程的经历. 许多的记忆就罢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