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大部头”经典真有必要吗?沪上名校语文老师说,阅读是孩子思维的“加速器”

在多篇过往文章中,外滩君收到了家长们有关孩子阅读问题的诸多咨询。沉不下心看经典作品,啃不动“大部头”,更热衷畅销读物,这些孩子们的阅读通病怎么解决?带着这一问题,外滩君联系了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初中部初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顾嘉惠老师,从一线教学经验和观察出发,谈谈如何对症下药。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孩子不爱读那些经典作品,稍微厚一点的书,就没有耐心看下去,怎么办?”

“从小孩子也看了不少书,为什么到现在依然看不了那些“大部头”作品?甚至写不出像样的作文?”

“孩子只爱看某一个类型、甚至某一本书,对其它类型的书兴趣寥寥,这种情况需要干预吗?”

在外滩君以往收到的读者留言中,经常有这些与经典阅读相关的困惑,它们也是一线语文老师经常会被家长追问的高频问题。
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能在宝贵的青少年时光,多多阅读一些人类文明中沉淀来下的经典作品,耐下心来去“啃”一些大部头,而不是被眼花缭乱、良莠不齐的畅销读物所占据。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语文教育中,与大语文、整本书阅读相伴随而来的,还有“自由阅读”这样的说法,认为应该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看什么书,跟随阅读兴趣走,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干预孩子的阅读选择。
在二者相互拉扯中,面对孩子的中文阅读,我们从未有像今天这样纠结和焦虑。
那么,孩子普遍感到阅读吃力、不愿意去读的“大部头”作品,究竟还要不要去啃?我们对经典阅读的理解,是否还有一些误区?
前段时间,在外滩教育与看教育媒体联合举办的母语沙龙活动上,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初中部初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顾嘉惠老师从一线教学经验和观察出发,指出了中文阅读与中学生思维成长之间的关系,给了我们新的思考和启发。
顾嘉惠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顾嘉惠坚持,一定要让孩子去啃那些他认为很费劲、不好读、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哪怕只有一本。
“中学生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思考的。阅读,本质上,更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在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跳跃,一些具有深度的阅读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建立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
除了经典阅读不足的问题,顾嘉惠老师还指出,今天的孩子在中文阅读上,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她将其概括为:

· 没有阅读时间

· 缺少阅读动力

· 缺乏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 丧失阅读的成就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作品?怎样在课堂内外,通过阅读达成对思维的训练?
外滩君采访了顾嘉惠老师,聊聊她的课堂实践经验,以及今天中学生面临的诸多阅读困境和挑战。
当下中学生的阅读困境与挑战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学生在阅读问题上,都存在“时间不足”这样一个问题。
美国教育组织Renaissance Learning每年都会发布一份K-12(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大数据报告:“What Kids Are Reading 《孩子们在阅读什么》”。
报告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5分钟。每天平均阅读30分钟以上的学生,占比不到20%。
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阅读时间相比小学阶段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时间
此外还有阅读难度的问题。
学生普遍倾向于在现有阅读范围内,选择挑战性小、难度低、阅读起来不太费脑的书籍。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他们会放弃自己本可以去挑战的阅读难度。
学生的实际阅读选择
普遍低于推荐阅读难度
阅读时间的不足,阅读难度选择上的低龄化倾向,这些问题在中国学生身上同样存在。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顾嘉惠观察到,孩子们中文阅读时间普遍不足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中文阅读缺乏一定的目标指向性,孩子体验不到阅读的成就感。
“今天的孩子尤其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在学习中文的同时,还需要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去完成英文阅读任务。
一方面,在大语文概念被提出,提倡中文整本书阅读的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英文原版书阅读,更是需要去攻克的‘堡垒’,它和英文学科成绩、未来的国际课程学习表现、甚至海外升学成绩,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孩子们会发现,花在英文阅读上的时间多了,英语成绩就能有比较明显地提高。反之,中文阅读似乎和语文考试成绩,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性。这必然导致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向英文阅读倾斜。”
顾嘉惠意识到,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文阅读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
一直以来,语文考试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都是以传统的“阅读理解”形式而存在。
比如,让学生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意图,甚至分析某个字词好在哪里。为了方便量化评分,常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标准答案。
如今,即使部编版教材做出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依旧处于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阶段。
这里就出现了一些非常吊诡的现象。有的孩子发现,自己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中文阅读上,最后还不如花时间去刷一些所谓的答题技巧、答题套路来得分数高。
久而久之,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会认为中文阅读并非“刚需”,而是学有余力情况下的“餐后甜品”。
除此以外,顾嘉惠老师认为,中文阅读所面临的困境,和我们对阅读的功利心态不无关系。家长常常期待孩子能通过多阅读,来达到写作水平的提高。
为了即刻能看到阅读的成效,学校在为孩子推荐阅读书目的同时,往往还会布置一些和阅读内容相关的“读后感写作”任务,或是设置各种各样的“阅读测试”。
“其实,学生对考试都是有抵触情绪的。当一个孩子知道自己阅读某一本书,最终是要被拿来‘应考’的,或者是需要写读后感的,他的阅读兴趣立刻就会大打折扣。”
顾嘉惠提醒,虽然阅读和写作之间,就像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一样密切。但是,它也并非是即刻和表面的。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要求当孩子的阅读量上去了,写作能力也立刻有相应的提升。
阅读是一种慢功夫的修炼,它给孩子带来的思维磨练、心智提升,都是潜移默化中完成的,而非依靠刷题打卡式训练,来获得即刻生效的成就感,我们应该破除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那么,我们常常看到的“读后感”这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还有必要吗?
顾嘉惠认为,这具体要看学生什么时候想写。当一个孩子在阅读中真正受到了触动和启发,这时候的写作才是有感而发,真正达到“读写互促”的效果。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最容易通过阅读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内驱力,就是在7-8年级这样的初中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更应该引导他们去阅读一些高品质的书籍,在人文经典养分中获得陶冶。
用经典阅读
抓住思维发展的“黄金期”
为什么要引导青少年多阅读经典作品?
一直以来,我们会认为,经典作品沉淀了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能够陶冶他们的性灵和情操。顾嘉惠老师提醒,其实不仅仅如此。对于中学生来说,经典作品的阅读,还能帮助他们完成思维的进化。
关于阅读与思维培养的关系,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恰当的读书方法可以改造大脑,而通过读书来磨炼语言能力,将使大脑得到锻炼,在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造大脑的思维结构。”
他认为:浅尝辄止无法改造大脑,阅读就要接触优质书籍,将知识活用于自我的人生中。
对于这一说法,顾嘉惠老师表示十分赞同。“尤其对于初中段的孩子来说,阅读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那就是契合这一年龄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
那么,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思维发展特征?
首先,青春期孩子面临人格上的“第二次诞生”,正经历错综复杂的内心矛盾和激烈震荡的内心世界;尤其是7-8年级这一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正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其次,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都在日益提升,希望能从本质看问题,但是也容易陷入片面性、表面性和偏激当中;
最后,他们的创造欲、求知欲、探索欲变得十分强烈,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心理上特别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心智,还是思维上,都介于孩子和成人之间,他们迫切地需要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跳跃。
在顾嘉惠看来,中学生阶段正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期’,高品质的阅读材料,恰恰是最宝贵的养料。
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发展的特点,初中阶段的孩子在阅读内容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偏好。
一部分孩子可能有“好高骛远”的倾向。由于他们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迫切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会尝试在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做非常深的挖掘。
比如,为了证明自己的探究能力,他们会去“挑战”一些超出自己理解能力和经验水平的书籍,这些专业书籍可能更适合高中生甚至大学生。
还有一部分孩子恰恰相反,则呈现出“娱乐化”和“低幼化”的阅读倾向。他们为了在群体中寻找认同,会去盲目阅读同一类型的强娱乐性、大众化读物,以寻求某种共通的话题。这些书读起来很轻松,但是缺乏必要的养分,无法满足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发展需求。
相比之下,后一种阅读倾向,更为普遍,也更令人担忧。
那么,如何顺应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做好阅读引导呢?顾嘉惠结合自己在一线的教学观察和指导经验,将6-9年级孩子的阅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六年级的孩子,仍处于阅读的过渡期,应该鼓励他们去广泛涉猎。这一阶段比起初中高年级,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书籍,为接下来的鉴赏和选择打好基础;

到了七八年级,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处于重要的塑造过程中。这一阶段的阅读,应该从“广泛涉猎”逐步进入“精挑细选”,引导孩子在课业之余,有意识地去阅读一些中外经典书籍,锻炼和培养理性思维与思辨意识;

等到九年级或者高中阶段,这一时期的阅读,应该囊括进更多的非虚构作品,包括纪实性文学、中外历史、人物传记等,提供更多知识的储备,视野的提升,着重去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思辨品质。

经典阅读的兴趣
该如何激发?
尽管经典阅读对中学生来说必不可少,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在短平快、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孩子很难有耐心去“啃”那些经典作品,而是更倾向于那些轻松、休闲的读物。
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好的引导办法?顾嘉惠老师建议,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们尽可能将阅读中的经典智慧和生活相结合。
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多设计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就感。
也就是说,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某一本书、甚至某一篇文章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能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并能展现他们自主探究、创新能力、自我表达的活动。
比如,八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说明文《梦回繁华》,介绍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说明文体对学生来说,往往是非常枯燥的,老师教授这类文章的过程,也多是紧扣说明文考试中的答题要求。
如何让学生从这类文体中汲取到考试之外的能力和素养?顾嘉惠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项目式学习,带着学生了解学校所在地,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绒绣”。
顾嘉惠将“上海绒绣”项目引入语文课堂
她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学习《梦回繁华》中的描写和说明手法,为“上海绒绣”设计一份宣传文案,要求能够精准介绍“绒绣”的特点、文案富有吸引力。
究竟是用一种平铺直叙的语言、还是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或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去宣传?孩子们需要有自己的品味和选择。
没想到说明文体学好了,也能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甚至有学生课后主动去搜集其他更多资料和书籍。
再比如,为了让孩子真正潜下心去读《诗经》,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诗会”,让学生从《诗经》中自由选择一首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感触的诗歌,采用吟诵、歌唱、甚至表演等形式,将这首诗进行创造性的自我表达。
初中九年级学生微电影拍摄现场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去读一本书、甚至下决心去‘吃透’一本书的动机,可能很简单。也许是他需要去演一部能够诠释人物内心的话剧、要去拍摄一部作品的同名微电影、或者要去打一场与该书相关的辩论。”
顾嘉惠相信,对于中学生来说,将阅读当成一种工具,达成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将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
学生自编自导策湖“西游记游园会”
那么,从家长层面可以怎么做呢?
每位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经常搜集来各种各样的书单推荐,照着买好丢给孩子,或者给孩子布置好阅读计划,似乎就完成了任务。
顾嘉惠建议,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克服挑战,去阅读一些需要花费耐心的经典作品,不妨和孩子挑一本好书,进行亲子共读。“不要以为,只有低幼年龄段的孩子才需要亲子共读,其实初中阶段的孩子,一样需要。”
亲子共读有什么好处?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正经历从感性到理性跨越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通过阅读材料,帮助他们完成一些辩证性和批判性思考训练,逐渐向成人思维过渡。
在这过程中,有丰富生活阅历的家长,完全可以将书本中的智慧和生活相结合,帮助孩子做一些生活化的思考和判断,比如,探讨某一部作品为什么经典?它对我们的为人处事、看待生活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什么样的帮助?
“没有孩子是天然被经典作品所吸引的,他们更在乎的是,所谓的经典,对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指引和帮助?毕竟,真实可感的生活体验,才是最打动孩子的。”顾嘉惠提醒。
最后,关于“孩子难以读懂的经典作品,还要不要去读”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援引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传奇教师马文·柯林斯的看法,做一下总结:
“我发现,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教学生阅读,还让他们变得更加求知若渴。这些作品对于学生而言可能超出他们头脑所能理解的范围,但这正是阅读的目的所在。
我们阅读,是拓展思想、求知、付出努力、怀疑,然后再次阅读。我们和他人讨论书中的思想,然后融会贯通,调整自己的思想。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是伟大的老师,还因为这些作品需要读者集中注意力。而二流的文学作品中平淡无奇的内容,只会让学生永远地讨厌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