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背后的凶手——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早期揪出来?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大约有7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某种形式的神经病变,这些病变的特点是,可在糖尿病病程的任何时间段出现,也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使神经病变的风险增加[1]。
据相关临床统计,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者,其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分别达30%到40%、60%到70%、90%以上。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诊治,会带来食欲、睡眠等生活质量影响,也会显著增加糖尿病足、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无痛性心梗、心源性猝死等风险。
然而悲剧的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故患者往往难以察觉。
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陆续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如手足麻木、疼痛、感觉迟钝、体位性低血压、静息心动过速等,但此时病情往往已不是早期。
那么如何早期揪出潜伏背后的凶手——糖尿病神经病变呢?
居家自测
1
温度觉检查
将水杯中分别倒入凉水和温水,然后用杯壁接触足部皮肤,如果患者对冷热变化无感觉,说明温度觉丧失。
2
位置觉检查
让患者闭上眼睛,然后上顶或下压的脚趾(或手指),如果患者不能辨别脚趾的移动方向,则提示神经位置觉异常。
3
立卧位血压测试
先让患者平卧于床上,安静环境下休息15分钟。将袖带固定于患者右上臂,测量血压。测量后不要解开袖带,嘱患者立即站立起来,上抬右臂使袖带、血压计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同时快速测量血压。如果立位时收缩压较卧位时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即可判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医院检查
痛觉检查
触觉检查
用一根特制的10g尼龙丝在双足拇趾及第Ⅰ、Ⅴ跖骨头的掌面进行触压刺激,如果患者没有感觉,则说明触觉减退。
振动觉检查
将128Hz的音叉置于患者的双足拇趾背面的骨隆突处,如果患者对音叉引起的振动感觉减弱或消失,则提示神经震动觉异常。
双足跟腱反射检测
用叩诊锤叩击患者双侧的跟腱,如果患者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存在周围神经病变。
已经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基本是很难逆转的,因此,预防和及早发现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5年之后,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2型糖尿病在诊断之初,即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并且之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
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在治疗DPN方面表现出色。研究证实,依帕司他对DPN有改善症状和延缓进展的疗效[2]。
在 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2019年《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中,依帕司他都被推荐为治疗 DPN 的主要药物[2,3]。
参考文献:
[1] Roman-Pintos LM,Villegas-Rivera G,Rodriguez-Carrizalez AD,et al.Diabetic poly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and mitochondrial function[J].J Diabetes Res,2016:3425617.DOI:10.1155/2016/3425617.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 4-67.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 (2019 版)(Ⅰ).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11(2):9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