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发布新的医生评价体系 晋升高职看病能力成硬杠杠

对医生的评价“唯论文”,一把尺子量到底,被诟病已久。如今,国家来纠偏了。

8月4日,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文《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1号,下称《指导意见》),推出了新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晋升高职看病能力成硬杠杠。未来具体将如何评价医生的优劣?

今后怎么评价临床医生?
▲▲▲

根据《指导意见》,中、初级职称继续实行以考代评,副高级职称原则上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正高级职称可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或采取答辩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完善以同行专家评议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这意味着,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主要用于临床医生高职评审。

根据《指导意见》,评价指标将从五个维度来评价准备晋升高级职称的医生:

1、工作量:门诊工作时间、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等为申报的前提条件。这些指标能证明一个医生是真正在搞着临床,才有条件申报职称晋升。

2、专业执业的宽度:诊疗疾病覆盖范围、开展手术或操作覆盖范围。

3、专业能力的高度:单病种诊疗例数。

4、医生执业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

5、医生技术水平的熟练程度和精准度,以及对病人耐心细心和爱心:并发症发生例数。

那么,医生这些条件和指标从哪里来?《指导意见》提出,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通过一定数量的病案来对临床医生执业的能力进行评价。

当前高职评审中,是由申报人自己提供3份能够代表自己临床诊疗能力水平的病历,现在加上了随机抽取,数量更多,无疑给临床医生平时就尽心尽力写好病历提出了明确要求。

《指导意见》还指出,将探索将患者引入对医生的评价。虽然医疗专业程度高,非专业人士很难客观评价,但一个有温度的好医生,病人一定能够感受得到。因此,将这一点提出来,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此外,《指导意见》明确,科学合理对待论文,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得把论文篇数和SCI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的直接依据。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论文、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总之,《指导意见》旨在引导医生回归临床,今后如果临床医生不好好看病,难报临床高职。

破除唯论文 让各类医生各得其所
▲▲▲

当前,上至大三甲,下到卫生院,从高年资医生,到普通住院医,几乎每个中国医生的职业道路上,“论文”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据报道,广州某三甲医院的一科室老主任,临床水平自不必说,但直到现在,还是副主任医,而他桃李满天下的学生们却早已是主任医。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曾遇到过一件糟心事:一台心脏手术正在进行,一心外科主任医竟然紧张的手抖成了筛子,根本无法完成手术。胡大一教授怒斥现在的“唯论文”评价体系道:“一些热爱临床工作,麻醉、手术、临床水平很好,不随波逐流,坚持医生天职的优秀临床医生被边缘化,在大医院无立足之地。绝非个别的有SCl又听话好用,但上手术台就手抖的人当上了科主任,我不议论其他科,心外科就有,还不是个别。”

当然,这并不是说医生做科研写论文不重要,拒绝搞科研“评价”。从全世界范围看,论文依然是学术成果主流呈现方式,仍是学术界的“硬通货”,是推动医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比如亨廷顿医生,在长期的临床治病救人生涯中,发现有一种疾病很奇怪,患者表现为短暂不能控制的装鬼脸、点头、手指跳动,随病情加重,不随意运动进行性加重,出现典型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他仔细收集了这些患者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详实病例的仔细研究,他发现这是一种遗传病,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种病称之为亨廷顿舞蹈症。

目前只是要破“唯论文”,论文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指标,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不喜欢科研或没条件科研的医生,有“不科研的自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临床上,钻研疑难疾病、提高手术技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真正热爱科研、想去科研的医生,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拥有“科研的自由”,把临床的问题带到实验室去,研究疾病机制、发现治疗靶点,探索科学真理、拯救更多苍生。

百花齐放,每一个医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或才是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制度和体系。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