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大长公主的那座城(上)

2005年10月9日下午,一群工人正在翁旗乌丹实验小学家属楼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他们正在努力地开挖着一条下水沟。忽然,只听“当啷”一声,铁镐发出了沉闷的呻吟。起初,这群工人以为只是碰到了诸如砾石之类的硬家伙。但他们哪里知道,一段同样深埋已久的往事正随着铁镐的继续深入而重见天日……

  

四四方方的小小城

  乌丹,蒙文名音译为“宝日浩特”,译成汉语为“紫城”。为避“紫禁城”之讳更名为“乌丹”。“乌”为黑,“丹”为红,二色相和仍为紫色。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国早已有之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随父母迁居到了这个小镇,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三十多年前的乌丹与现在的乌丹是没法比的,记得那时候只有一条窄窄的柏油路和一条铺着厚厚石子的街。铺油的叫乌丹路,铺石子的叫新华街。我每天都要起大早,融入到一大群闹哄哄的孩子当中,踩着硌脚的石子,上学去。目的地是乌丹一小,现在叫乌丹实验小学了。

  乌丹一小在当地是个“老字辈儿”,据说校园前曾经有个“庙”,这庙前还有一座“王八驮石碑”。可在我念书的时候,这所还算整齐的校园里除了几排灰砖灰瓦的教室而外,就只剩下一大片低凹的操场和操场边的那棵“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老树了。

  没有肯德基和电玩游戏,我的孩提时代却因为有了一条河、一座庙和三座山而更加的丰满无比。

  乌丹的城南有条曾经可爱的小河,叫少郎,是我们这些小小儿郎的最爱,冬滑冰,夏捉蛙,春看柳,夏戏水,不知现在的孩子可曾拥有这最贴近人本性的东西。在城西,还有座被唤为“敖包”的山,是我和小伙伴儿们眼中的“珠峰”,以能够攀其顶峰为荣。只是后来,这座山成了孩子的禁区,随着采石的炮声不断,或大或小的石块也就不断地被大马车运到了城里,奠基了一座新城,打碎了一群孩子的旧梦。现在,那里已是一座公园,但在我的眼里却是怪怪的,似乎不再相识了。

  城南还有一座“鸭鸡山”,因为距城较远,可望而不可及,只是在初中和高中时去过两次,留下了一段“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涩记忆。

  再有就是西大山了,是春游的目的地,也挺远,不能常去的。听说,这山上还有一座寺庙,只是没见过。

  城北的“北大庙”是可以偶尔转转的,得坐大马车去。现在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叫做“梵宗寺”。

  转眼间,我的这座小城也在像我一样地慢慢长大,又有了全宁路、向阳街和古城街,它们和乌丹路一起,构成了现在乌丹老城的基本框架,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

  在这个还算巨大的“四方框”的北边,就是乌丹一中了,我在那里整整地读了六年书,初中和高中。

  乌丹一中有个大大的操场和一座小小的土包。

  操场的地面很是斑驳,有的地方甚至像是被盖了一个圆圆的、酱紫色的大戳子,还能拾到一些似乎是带色的瓦块。

  土包真的很小,却是乌丹一中的最高点了。站在那里,小风一吹,小小的情怀也会轻起涟漪的。

  学兄们管这座小山叫“钓鱼台”,却无水也无鱼,更不知“独钓寒江雪”的老翁何在!

  学兄们还听他们的学兄的学兄说,在这里挖猪圈时曾经拾到过一些“老东西”。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个叫“鲁王城”的新鲜词儿被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记忆里。

  大约在十几年前,翁旗政协的吴甲才先生在他的一篇学术论文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据乌丹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周贵才介绍:该公司在建交通局、人行、水利局办公和家属楼挖地基时(此处是西城墙所在地),还有乌丹居民肖凤桐1957年在西城墙西(现保险公司楼处)打水井打到3-4米深处,均发现有很多小鱼、小蛤蜊等水生物,而且土是一层层的,一层一个色。这证明,城墙四周有护城河,根据土层色可判定出该城使用年限……”

  难道这座四四方方的小小城竟然也是“城上之城”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它的那座“城下之城”到底该叫“紫城”还是“鲁王城”呢?

窄窄的小街长又长

对于乌丹镇的这条叫“全宁路”的柏油马路,同样能勾起我的一段回忆。刚修它的时候,旗政府为了节约开支或者财政原本就紧,便号召机关干部和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正在读初中的我自然也包括其中了。记得为了能在老师和女同学面前逞逞能,结果用力过猛,险些使一个娇滴滴的女同学从车斗子里摔出去,惹得班主任和那位女同学直朝我翻白眼。

只是,那时候的我哪里知道,此“全宁”而非彼“全宁”,这条道儿就更不是那个“路”了啊!

路,在中国古代还是一种行政区划制度。宋代时曾将全国划分若干路作为府、州、军、监以上中央派出监察辖区的制度。自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以后,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道,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以后,“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转运使遂成为北宋中央政府派遣至各路掌管财赋和监察之官。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始定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等十五路。

据史料记载:“全宁路,元大德元年(1297年)置府,七年(1303年)升为路。治所在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西拉沐沦河以南,赤峰以北。明初改为卫,永乐元年(1403年)废。”

全宁府是在元朝43个府、169个路的基础上,所增设的先设府后升路的一个行政区域。那个时期的元朝已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帝国,处于经济技术、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鼎盛的历史阶段。

如此看来,当时的“全宁路”要比现在的“翁牛特旗”大多了。而从时间上看,应当是先有的“全宁城”还是先有的“全宁府”和“全宁路”?

“至至元七年,斡罗陈万户及其妃囊加真公主请于朝廷曰:‘本藩所受农土,在上都东北三百里答儿海子,实本藩驻夏之地,可建城邑以居。’帝从之。遂名其城为应昌府。二十二年,改为应昌路。元贞元年,济宁王蛮子台亦尚囊加真公主,复与公主请于帝,以应昌路东七百里驻冬之地创建城邑,复从之。大德元年,名其城为全宁路。”以上内容来自《元史》的记载,说的是:元贞元年(1295),袭万户并被封为济宁王的蛮子台与元世祖之女囊加真公主向成宗皇帝打了报告,说是想在应昌路东七百里创建城邑,作为驻冬之地。成宗还真的挺爽快,很快就下发了批文,并赐名“全宁”。

如此,从时间上看,应当是先有的“全宁城”,其后才设府升路的。并且,这个“全宁城”也应当算是个“城上之城”吧,它是在辽之丰州(后称澄州)、金之全州之地兴建起来的。

全宁城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建设,耗资巨大。

《元史·成宗》记载,1295年参加兴修全宁城的人数超过万人,成宗还从国库存钞116.2万锭中专拨给蛮子台达20万钞锭,用于籴米之资。但这笔钱仅仅用于筑城工匠的吃喝拉撒显然有些“夸大其辞”,其中的大部分银两都应当被用于谋求建筑的恢弘与奢华之上了吧。

全宁城的第二次大规模修建是在元之文宗时期。有史料记载,文宗皇帝的执政期间,为建全宁城用钞达十二万锭。仅在天历二年(1329)就拨付专用资金达四万钞锭,比天历元年全国一年发行的至元钞三十万锭、中统钞三万锭的十分之一还要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宁城围墙是全部用人工夯土而成的,所需夯土则由黄粘土混合二阴土构成,每填12公分厚,就用手杵捶实,因此围墙十分坚固。围墙南北长两华里,东西宽两华里左右,周长8华里。城墙基底宽12米,高6米,顶宽3米,由于是土筑城墙,形成了底大、高中、顶窄,比例为三二一的格局。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城门,城门有楼阁远望,城四角有四个角楼。北城门遗址尚存。从四个城门角下挖出的碎彩釉瓦、素青砖分析,四个城门应是砖瓦结构。

从以上的考古数据和历史记载不难看出,全宁城的规模和档次应当是相当可观的。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呢?

吴甲才先生根据《辽史》的相关记载并参考了出土文物及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之后,得出了这样的推断:全宁城的建筑风格是博采众长、别具一格的,既有大都、上都的宏伟轮廓,又有江南建筑的小巧细腻之工。成为“在京师者尤为杰观”的杰出建筑。全宁城分为内府、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叫“鲁王紫金城”或“紫城”,其中的主要建筑物为三大殿,即大殿(也称银銮殿)、前殿和后殿。以三大殿为中轴,周围有寝安殿、勤明宫,有公主阙、驸马居、总管司等建筑。内城则为钱、粮、军械等府库,有匠人、鹰房、军事、农事以及提举司等官署四十多处。著名的建筑还有三皇庙(轩辕、神农、伏羲),文庙、武庙、儒学殿、大永庆寺,城南有社稷坛等。

原来,年少懵懂的我哪里知道,我在那时那刻正奔跑、戏闹在一段因久远而零碎的记忆片断之上。而那扬起的尘沙,就是时光发出的一声声叹息吧!

这是因为,在那样的一个远去的时空,我的西大山应当叫欢喜岭,上面的确有座寺庙,叫护国寺,我的少郎河叫少冷河,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我的“北大庙”更是还没有出生,其前世是个叫鲁花岛的地方,而我的敖包、我的鸭鸡山呢?相信也不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0)

相关推荐

  • 翁牛特旗 玉龙路

    翁牛特旗 玉龙路 --2021暑期万里行之翁牛特旗 乌丹 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农历辛丑年乙未月 甲子日(牛年)六月初六.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乌丹):玉龙路.

  • 佳林开聊之风雨一度说北镇 第五回 三行朽瓦话沧桑

    [总第 482 期] 你在我心中 我在你身边 入驻作家 王力光  张利杰  黑马  崔盈  曲素梅 王莹  千之叶  刘俊瑾  晴耕雨读  李月华  谢凤钰  华妇微  阿敬  高维恩  陈华  称心 ...

  • 1月20日探寻辽西重镇北镇活动通知

    辽宁沈阳文保志愿者团队决定于2019年1月20日组织广大文保志愿者爱好者去辽宁西部北镇地区进行访古探寻活动.本次活动采取自愿报名,希望大家报名参加. 活动时间:2019年1月20日 活动地点:辽宁省北 ...

  • 鸡鸣驿村

    鸡鸣驿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鸡鸣驿,又称鸡鸣山驿.坐落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据专家 ...

  • 苏州百巷(146)相王弄

    苏州百巷(146)相王弄 相王弄位于十全街东段南侧,北起十全街,南至竹辉路.然而现在翻看地图,你会发现这段路的名称为"相王路",而依然标注为相王弄的,是振华中学对面的一条支弄,长不 ...

  • 历史上建于今南京的四座都城城垣 11

    2021年03月18日   11 :老南京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从公元3世纪初开始,历经近500年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

  • (38)△上海 大境路 大境阁古城墙

    黄浦 大境路259号 上海仅剩的一段古城墙 大境阁 大境关帝殿 建于1573-1620年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境庙,道教庙宇.在上海市黄浦区大境路.原系上海城墙西北城箭台. 上海古城墙是为了防御倭 ...

  • 《文化安顺》地名故事 南关厢 2018年第57期(总296期)

    南关厢 --潘玉陶 南关厢位于安顺城区新大十字南侧,与塔山西路.塔山东路平行的一条长800余米的巷子.西端起点于市西路口,向北行穿过中华南路,进入南关厢场菜场,在经过南水路直抵龙泉路凤凰山脚下.元代曾 ...

  • 曾宪政、梁豪║老梅城往事

    历史上的江北老梅城,不单是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内学有书院.私塾,寺庙多,姓氏祠堂也多. 老梅城的范围很小,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 ...

  • 西安西北三路

    旧时西北三路民居 陶浒 绘 偏处古城西北隅之西北三路,南界莲湖路与洒金桥相通,北出北城墙与环城北路交会,是西安城西进出城的一条重要次干道,其对整个西安交通的价值和作用不可小觑,至今仍可说是一条颇有名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