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诗人夏尔《完全》:对生命的深思,是他骨子里的反抗意识
勒内·夏尔(1907-1988),出生于法国南方沃克吕兹省索格尔河畔的伊尔,是法国当代著名诗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积极投身于超现实主义运动,探寻人类的深层心理世界。他的诗歌语言优美、简练、凝结,在跳跃的诗思中总能涌现机智的辩证和热烈的激情。
夏尔是一个彻底的反抗者,他在现实中为了法国复兴而率领游击队进行抵抗运动,在诗歌世界里通过有力的语言将充满激情的反抗精神传递给世人。诗人说:“我们居住在闪电里, 闪电是永恒的心脏。”他就像一道闪电一样,唤醒了很多迷茫的人,照亮了深沉的暗夜。在诗歌《完全》中,夏尔就将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发挥了出来,他以高昂的反抗者姿态出现,对生命进行深思,追寻生命的本真。
当我们的骨头碰响泥土,
从我们的脸上崩塌,
我的爱,什么也没有结束。
一场崭新的爱来自一声呐喊
重新激活我们,抓住我们。
如果说肉身的热量已经消失,
事物却在继续,
抗拒垂死的生命,
在无限处耸立。
我们曾经目睹的
与痛苦并肩飞翔的一切
在那里像在一个巢里,
而它的双目将我们合为一体
在一种新生的允诺中。
死亡并没有长高
尽管羊毛湿漉漉的,
幸福也未曾开始
倾听我们的存在,
草赤条条的,被践踏。
在这首诗里,诗人并没有以惯常的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思路来写,而是从生命的终结点写起。“当我们的骨头碰响泥土,/从我们的脸上崩塌,/我的爱,什么也没有结束”。开头三行,诗人直白地写出了躯体的腐烂,骨头的出现,他的想象就像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样呈现了出来。当生命走向终结,泥土被骨头触碰而崩塌后,诗人仍旧拥有着“爱”。显然,死亡并不能终结来自于生命中最为真实的“爱”,因此诗人说“什么也没有结束”。他的反抗意识,在这三行诗里开始显露,满是汹涌的激情。
正是由于“爱”,由于心底的抗争,奇迹就会发生。“一场崭新的爱来自一声呐喊/重新激活我们,抓住我们”。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爱”的新生,“呐喊”声就是来自于心底的面对生命的反抗意识。他这样写,并不是对“人死不能复生”的反驳,而是说虽然躯体死亡,但是关于“爱”的记忆却不会消散,它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长久地存在下去,在不同的时代焕发不同新意。
接下来诗人也对此作了解释,“如果说肉身的热量已经消失,/事物却在继续,/抗拒垂死的生命,/在无限处耸立”,这里就对“爱”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诗人告诉我们肉身的死亡并没有什么,已然存在的事物仍旧会继续运转,不朽的精神依旧会继续“抗拒垂死的生命”,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无限处耸立”。
诗人对生命的深思,在想象中进一步向前。他说:“我们曾目睹的/与痛苦并肩飞翔的一切/在那里像在一个巢里,/而它的双目将我们合为一体/在一种新生的允诺中”。当肉体走向死亡,其精神永远留存后,它并没有漂游于世界之外,而是融入了鲜活的生命体内,产生了新的火花。事实就是如此,无数先辈的精神永远是后世人们宝贵的财富,它们在新的生命身上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诗人对生命的不断追寻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本真,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死亡并没有长高/尽管羊毛湿漉漉的,/幸福也未曾开始/倾听我们的存在,/草赤条条的,被践踏”。出现在诗歌结尾的这三组现象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湿漉漉的羊毛证明了有雨水落下,而雨水的浇灌并没有使死亡“长高”,诗人在此将死亡比作土地上的青草,意指生命的初始阶段。而新的生命还未获得幸福,还未被倾听,这是诗人的沉痛。更凄惨的是新生的“草赤条条的,被践踏”,这是底层生命真实的写照,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
他在这三组现象中,所要表达的仍旧是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因为“爱”,精神永存而焕发新生,但是生命的开始必然不是那么幸运的,所以就要反抗,只有反抗后,生命才会蓬勃生长。
诗人在这首诗里对生命的深思,是他超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他骨子里的反抗意识的体现,充满激情。可见,生命的颜色,在不断的努力中,也会是五彩斑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