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风文学】陆文龙|母亲的伟大与偏狭(之一)
母亲的伟大与偏狭(之一)
亲人也是人,是人不是神,是神也有优缺点,何况为人。所以,既要看到亲人的长处,也要正视其不足,可能有时感觉有些"残忍“?没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做,方为看法完整。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正视亲人的不足之处,毫不影响热爱他(她)的感情,因为真实,反而加深了这个热爱。有血也有肉的热爱。有微笑有泪水的热爱。
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不起来了,就是突然想到母亲,对,是从母亲开始的,我看到和发现了她的缺点。之前没有,觉得家人亲人呵,说话做事都对的。
可是,后来,我开始对每一位亲友重新认知。当然,对自我的认知也早就开始了。自我认知是最难的。因为别尔嘉耶夫和泰戈尔等都认为人是一个奥秘。
而亲人,某些方面都有我们自身影子的投射。或多或少,带有共同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甚而行为习惯也一并传承下来。尤为父母和儿女。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棵树上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子也不是一样的,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具情态吧。因为虽是相同的先天基因,但是后天的得风得雨,阳光照耀等等条件各异。
继续聊聊我母亲。我从小就感受着她的坚强和勤劳。从在生产队里春种秋收,到冬天挖河工,她不但不偷懒,反而比一般男劳力还能拼。家里主要靠她挣工分。父亲文弱,在生产队果园里任技术员,补贴不多。
直到父亲到村小学村联中任教时,他自已拿的那点工资收入,仅够买买书,理理发,洗洗澡,人情来往用的。家里吃喝所需还是靠母亲在土地上拨拉来。
母亲善良、乐观,心眼好。她从无害人坑人心。老少无欺,能帮人就帮人。这一点和我祖母一样。吃苦耐劳,一个人能顶上两个人,活干不完不收工吃饭。
她的坚韧是在我父亲走后,一个人带着我祖母和我妹妹弟弟,更加体现出来。有人劝她改嫁,年纪轻轻的,另找个人家。她不听,硬是把生活的重负抗起来。也有人说,熬一熬,文龙大了,等他上班就好了。
她是看到曙光的。父亲走后第三年我就到学校任教了,上班了,拿到工资了。这之后,兄妹仨的婚事都不再让她多操心了。尤是几次建房,从财力到物力和人力,都没让她去操心。
在回忆祖母的《山楂片》里,我提到过母亲。对比祖母,母亲不够聪明,更遑论聪慧,我的有时反应迟钝就是传承她的基因。好走神,会分心。但是她重感情,很感性,则是她的宝贵的品质。
舍不得我们兄妹仨,抛不下老祖母,或许就是母亲重情重义的一个体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她没飞,反而把我们拢得更紧。她是伟大的。
母亲牺牲个人,担当这个残缺的家庭,直至儿女各自成家立业。她做到这样,是不简单的。是了不起的。我们做儿女的永远报答不了她的恩情。
有的人家的子女,为某件事和父母翻了脸,还说断绝关系,真是混帐透顶。这个亲情关系,血浓于水,能说断绝就能断绝吗?还说把什么什么还给父母,更是混蛋话。你能还上吗,因为感情是无价的,是永远无法算清的。
这就要顺带聊一下感情和原则的话题了。我的性格随母亲多,比较感性重情。有人说我重情义轻原则。他说的没错。亲兄弟明算帐,话讲的没错。可是又不全对,因为感情是无价的。
所以,有人说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主要讲感情。兄弟姐妹如是,夫妻亦如是。如果那个家庭整天算账,和交易所一样,还能有多少真情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
2021-02-01黄昏
【作者简介】陆文龙,曾用名冰夫,老刀。独立学者,诗人,教育学博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始,有诗文发表于《诗刊》、《秋水》(台湾)和《散文》等报刊。作品被选入《中国爱情诗萃》、《中国散文精品选》等。诗文注重哲意,追究思辩,蕴涵深长。在诗意的包围中了解“性与死亡”: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说:“我们在屎尿中做爱”。诗人济慈的墓志铭是:“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