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基于TOAST分型的青年卒中病因筛查清单
全球每年新发卒中超过1100万例,其中10%~20%为18~50岁的青年卒中。尽管缺少我国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资料,但在床旁工作的直观感觉,小于50岁以下的卒中患者所占比例不低于五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趋势。青年型卒中的危险因素与老年人有所差别,除去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外,还包括一些少见的危险因素,例如:颅内外动脉夹层、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圆孔未闭、偏头痛、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遗传性疾病等。在临床中,青年卒中的病因诊断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大量的精力和费用花在各项检查上,但也不一定能够明确病因。我们利用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和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TOAST分型,罗列了青年卒中需要筛查的病因清单。但要指出,TOAST分型尽管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卒中分型法,但它也不是完美的。在它的五个亚型里面应该包含哪些病因,不同的研究者看法也不同。我们尽可能地把已知的病因都放进TOAST分型中,很可能不能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只在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上青年卒中的患者时翻看一下这个清单,免得遗漏或疏忽某些病因。我们也期待大家能够留言,为做出一个更合理化的清单提供宝贵的意见。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粥样硬化性动脉病
常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肥胖
生活方式危险因素
吸烟
体育运动减少
不合理饮食
偶尔大量或大量饮酒
心源性栓塞型
房颤或其它心律失常
心脏肿瘤
乳头状纤维弹性组织瘤
心房粘液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病
瓣膜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植入物
近期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脏病
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
心脏或主动脉手术
小血管病型
散发性脑小血管病(高血压或其它常见的危险因素)
遗传性脑小血管病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RASIL)
COL4A1和COL4A2相关的脑小血管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血管病变伴白质脑病(AD-RVLC)
法布里病(Fabry病)
遗传性脑出血伴淀粉样变(HCHWA)
FOXC1相关性脑小血管病
其他明确病因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颈动脉夹层
颅内动脉夹层
线粒体脑病
烟雾病
高凝状态
V因子莱顿突变(欧洲更常见)
G2021A基因突变(因子Ⅱ缺乏,美国白人更常见)
蛋白C或S缺乏
抗凝血酶III缺乏症
妊娠
避孕药
激素治疗如合成代谢类固醇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不全
肾脏透析治疗
成瘾药物
恶性肿瘤
血管炎
巨细胞动脉炎(超过50岁更常见)
高安动脉炎(女性和50岁以下更常见)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男性更常见)
放射性血管炎
Susac综合症
原发性血液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遗传性血栓性和获得性血栓前或高凝状态
镰状细胞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伴或不伴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
放疗后脑损伤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症
弹力纤维性假黄瘤
肌纤维发育不良
先兆偏头痛(女性更常见)
不明原因型
隐源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