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观察】生态助力于资本,还是资本让位于生态?

【环境观察】1572

生态助力于资本,还是资本让位于生态?

——基于复旦大学“五点五”沙龙交流的感想

撰文/李志青

(1)

今晚,参加了复旦大学“五点五”青年沙龙的发言和交流,所谓五点五,就是5个工作日再加上一个半天进行自愿主题沙龙交流的工作态势,应该说,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里,自愿性质的工作尤为可贵,从中可见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2)

这次沙龙交流的主题是“生态与资本”,我是主题发言人,在发言中,围绕“生态与资本”的关系我大概讲了这么三层意思。

第一,生态与资本不矛盾,是统一的,都体现为一种发展的要素或资源,没有高低上下之别,以前资本不比生态更重要,只不过是因为它的定价较高,现在资本也并不比生态更不重要,只不过生态的定价开始走高,本质上,两者的区别仅体现在要素的价格及其配置的合理性上;

第二,目前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在扭转之前的扭曲性配置,重新再造资本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需要使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不是仅仅为了保护环境,而是为了能让中国的发展从资本-生态要素的合理配置中获得新的动力,新的效率和新的潜力,就此而言,环保是服务于资本的,服务于经济的,而一旦中国的发展实现了环境要素的合理配置,表面上看,是环境得益了,但实际上是所有的要素都会从中得益,进而推动中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反过来,资本对于生态是否就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剥夺关系呢,其实不然,尽管从短期看,资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显得盲目,“不理性”,短视化,但事实上,资本本身有很强的反思和校正能力,这是因为,资本的理性还体现在长期,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里,资本不会涸泽而渔,这在西方的环保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未来中国也必将如此。关键是,资本要与生态和平共处,前提在于拥有一个完善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一个有效的市场既包括价格机制,也含有法律和道德力量,并不会“胡作非为”,这也正是为何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原因。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摸到市场皮毛,应该继续探索市场之道。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市场力量自身,而不是政府。

(3)

针对我的发言,其他与会嘉宾继续发表意见,主要的不同观点集中在几点:1,生态与资本的关系不是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市场不是万能的,不能为生态定价;3,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4,环保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4)

我感觉,第一个问题的认识是关键,如果把生态作为物,把资本作为人的话,在马克思的观点看来,离开了人(劳动),不仅资本是无价值的,而且生态也是没有价值的,正是人的存在才赋予了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等,就此而言,马克思进而认为一切经济问题其实是一个分配问题。我想,按照这样的理解来认识生态与资本也没有错,不过问题是,正是忽略了物自身存在的某种独立性,认为它只有依附于人才变得有价值,并且是依附于公平分配的人身上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那么,这是不是就是长期以来,我们低估生态环境价值的一个认识论根源呢?这是不是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无法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定价的重要原因呢?既然是人(劳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价值,那么人(劳动)自然比生态环境更要重要,因此也就应该获得更高比例的回报。

事实上,上述认识最大的误区或局限性在于,生态环境资源不是可再生的,而人(劳动)是可以繁衍的,按照马尔萨斯的观点,就是人口增速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速,这个观点到现在仍然成立,只不过已经体现为人口消费需求的增速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恢复速度。或许,在马克思的年代里,根本没有必要像现在一样考虑清洁的空气也是稀缺的。如果忽略这种稀缺性来谈人(劳动)的贡献,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历史发展表明,以资本为代表的人并没有真正忽略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恰恰是在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下,生态环境本身的价值被逐渐发现出来,并被嫁接到市场体系中,最终形成所谓的“自然资本”概念。应该说,不是社会主义的出现拯救了资本主义,从而拯救了生态环境,而是基于市场逻辑的资本主义的自我反思能力拯救了生态环境,就此而言,生态与资本两者之间仍然是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要素间互动结果也形成了某种分配关系,即代表生态利益的“人”与代表资本利益的“人”之间达成妥协和一致,最终形成新的均衡关系。

(5)

“生态与资本”关系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从中可以衍生于对不同问题的多维度思考,当下中国要紧的一件事在于,如果推进两者的和平共处,或者合则两利的互动关系,我想,具体到某个环保的事例,我们仍然要从微观处考察,从激励机制、治理机制以及自然机制入手,进行详细考察,找出背后的规律,然后逐步推进。毕竟,慢,总比不做的好!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副主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