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道德经》:人间大道,殊途同归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不过5000字,但却写尽了智慧。最近我读了齐善鸿教授的《齐善鸿讲道德经》,受益良多。

《道德经》讲述的是“道”和“德”,所谓“道”,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而人其实并不平等,一个启蒙过的人,一个开悟的人,一个悟道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才算真正活过。这样的人,就是有“德”之人,“道”在外,是客观规律,“德”若入人心,并驱动行动,就是有“德”。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就用各种方式,向我们呈现了何为“道”,以及有“德”之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大道生育了万物,万物又成为了呈现大道的载体和形式,所以古代的圣人才强调”格物致知“,通过理解万物的客观规律,实现了悟大道的存在与规律。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看不见,摸不着,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非要知道这些呢?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功利的语言回答就是:知道了这些“道”,并顺着它去做,人才能“不惑”,才能最大程度地“心想事成”。

希望获得确定性——这是人的本能之一,这满足了我们潜意识中对于“安全”的需要,所以,这个基于本能的bug体现在认知层面,就是我们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有获得感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希望获得“看得见、摸得着”,能立刻产生效果、收益,或让自己感觉良好的知识。这种大脑的bug,使我们容易短视,重“术”,而轻“道”。

比如市面上卖得最火的书籍,多半是成功学、致用类书籍,它们都满足了我们对于“术”的需要,这种拿来就用的感觉,让我们能体会即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它很容易上瘾,但同时,也容易限制我们的思维。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看完这些具体的“术”,我们最好还能提炼出背后的“道”,或者,有必要挑战一下自己的大脑,看一些超出原有认知范畴,甚至看上去有些枯燥的”道“。

我小时候喜欢翻字典,长大后很喜欢看概念书,这和很多人的习惯不同,大多数人更喜欢看案例和故事,因为这样更具可读性。我觉得概念是很神奇的,短短几个字,凝练着丰富而准确的内涵。有时候,仔细揣摩一个概念,会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后来我发现,这个不经意的习惯,大概更能培养自己“悟道”的能力。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悟了道,又怎么样呢?我们就不会困惑了吗?“悟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两极,换言之,不是只有“未悟道”和“悟道”这两个层面,而是在“未悟道”到“悟道”之间,还有漫长的道路,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

在上高中的哲学课时,老师讲到“螺旋式上升”这个概念,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中,我反复体会到了成长的大的趋势是向上的,但是道路却是曲折的。的确是螺旋式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时常陷入瓶颈,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几步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不断产生困惑,又不断消除困惑的过程。

在《道德经》中,老子不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道”,更告诉了我们悟道的方法。究其根本,就是要走出人的主观滤镜,尽最大可能和客观现实统一。

其实这和心理学的核心原理异曲同工。正如我在文章中经常引用托马斯▪摩尔的那句话:“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

人很伟大,但却有一个天生的、需要一辈子都用力克服的缺陷——主观性。用心理学的语言解释,就是自恋。在主观滤镜的影响下,我们会习惯于把有限的知识当成真理,把个人的认识当成普遍真理,把有限的经验当成永恒的真理。

最为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对此毫无觉察。

这就好比一个坐井观天的青蛙,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俯瞰青蛙,会觉得青蛙的认知太浅薄了,它根本不知道自己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就是这只青蛙,想要自发地觉醒,发现自己的局限,又有多难呢?

在我看来,人的开悟与否,就在于是否能跳出青蛙的视角,看到自己的局限。看到了,便有了觉知,一切从潜意识升华到意识层面,于是改变就开始了。而大多数人处于蒙昧状态,身为青蛙而不自知。

老子认为,所谓悟道,就是把客观事物的规律放进自己的心中,让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规律合二为一,一个人把主观滤镜祛除的越彻底,越干净,越贴合客观规律,就越通透,人格越健康,做事越顺利。

其实,揭开这层窗户纸,就是这么简单。但却也很难。因为我们“身在此山中”。

老子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知道“信道”——也就是从认知,从意识层面知道,这个世界是有“道”的,有客观规律的。然后,下一步是清除自己的内心的主观偏见,祛除主观滤镜,达到“虚极静笃”的状态——这需要我们尊敬、平静、干净和宁静。最后,当人的主观和客观规律统一,人就会步入正轨,走向幸福和成功。

王阳明在和造反的宁王打仗时,提出了“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这八个字和老子的要义同出一辙。王阳明认为,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王阳明的秘籍其实就是“心”不动。如果心不动,他的心就成为了一面空明的镜子,这时,宁王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而其致命缺陷就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最终,王阳明便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做到“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其实不管是老子还是王阳明,抑或是心理学的诸位大神,他们悟到的“道”,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知道、信道、修道、悟道、行道、得道——这六个“道”,展示了人生的轨迹。也是每一个人一生的修行。从悲观的角度讲,主观局限性,就像我们从出生时就携带的先天病毒基因,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做到完全消除,但从乐观的角度讲,这也给了我们无限发展的空间。终其一生,我们就是在不断的与自身滤镜的局限性斗争,也是在不断的靠近客观规律的过程。

老子认为,真正的成功者,是时刻以自己为“敌人”的人,他们不断觉察自己身上的自大和自恋,不断管控自己,从而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本心。

说到底,《道德经》是一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终生修炼指南,它为我们指引了“道”在何方,而我们需要的,则是将“道”植入心中,并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结果。

此为人生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