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释药——小麦在经方中应用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小麦《名医别录》
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首载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曰“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
小麦味甘性凉,具有养阴润燥、清热补虚。主治: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小麦与经方
甘草小麦大枣汤
组成:甘草9克 小麦9~15克 大枣10枚。
剂型:汤剂。
制法:甘草洗净,切片,连小麦,大枣放入锅中,加清水(600毫升)煮沸,取300毫升。食用时捡去甘草。
用法:300毫升汤液,分二次,温服。
功用:补益心脾,安神定志。
主治:妇女脏燥证(脏燥之生,盖有肝气不舒,心神浮越而致):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呵欠频作,甚则言行失常。现用于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属心阴不足者。
方解:方中小麦味甘微寒,养心安神为君;甘草甘平,补脾益气而养心气为臣;大枣性味甘温,补中益气,并润脏燥为佐。配合同用,共奏养心安神,补脾益气之功。
厚朴麻黄汤
组成:厚朴15g、麻黄10g、半夏12g、五味子12g、细辛3g、干姜10g、杏仁15g、石膏50g、小麦20g。
剂型:汤剂
制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四碗),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一碗)。温服一升(三分之一碗),日三服。
功用:宣肺降逆,化饮止咳。
主治:咳而脉浮者或饮邪挟热咳喘证:证见咳嗽喘逆, 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苔白滑。
方解:本方中厚朴、麻黄、杏仁降逆定喘,宣肺利气;细辛、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平喘,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石膏清热除烦;小麦安中养正。诸药配伍,共奏止咳平喘,散饮降逆之功效。
百合洗方
组成:百合1升。
剂型:洗剂(汤剂外用)
制法:以水1斗,渍之1宿:用水1斗,浸泡百合一夜,煎煮浸泡的百合水。
用法: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乘热洗浴全身,洗后,进食淡熟面条,不能加盐和豆豉)
功用:清热养阴,润燥安神
主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病症见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精神病疑似症状。
方解: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是阴虚内热较甚所致,用百合洗方以安心补神,能去血中之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然必鲜者方克有济。其经月不解,百脉内壅,津液外泄而成渴者,则用百合洗之,一身之脉皆得通畅,而津液行;食煮饼,取小麦养阴安神之功,故“渴自止”。
白术散
组方:白术(15g) 川芎(15g) 蜀椒(11.3g,去汗) 牡蛎(7.5g)
剂型:散剂
制法:上四味,杵为散。
用法: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
功能:妊娠养胎,
主治:呕吐证(孕吐):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
方解:这里用小麦,是和胃止呕,而不是降气呕。
小结
(1)这里讲的“经方”,主要是指张仲景的方。
(2)经方中有三方直接用小麦组方,一方加减用。涉及到剂型有三种。
(3)小麦的一个特殊用法,用小麦煎水,煮药。
(4)小麦与浮小麦的区别:①均来源于禾本科植物小麦的种子。②小麦为饱满、质重,入水下沉入药者;浮小麦为干瘪、质轻而浮于水面入药者。③两者均可除烦热、止虚汗之功。④小麦同时还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其作用偏重于安神除烦。浮小麦偏重于除烦止汗。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应用。⑤小麦(首载于名医别录)的应用历史早与浮小麦(首载于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