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杜审言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
晋陵:江苏常州。
宦游:在外做官。
物候:自然界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淑气:和煦的春气。
解读:
既然是和诗,自然有原诗,陆丞的原诗却找不着了。这在唐诗当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也许是和诗太出名的缘故吗,把原诗的光彩遮蔽住了也未可知。
公元689年,杜审言到江阴县任职,与自己的好朋友陆丞同游唱和,陆丞的原诗《早春游望》已失。和诗大意就是好朋友陆丞能够在故乡赏玩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流露出不能归去的遗憾,因此即景生情,遂和其诗。
诗一开头——“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胸中眼前有无数触景兴怀之处,所以睹物候而惊心,转而写到宦游。外地游子对他乡气候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物候新”对于居家者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对在外的宦游人就会生起无端烦恼。这也为下面写景抒情打下感情基调。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诗人在中原初春的参照下,对江南早春的风物进行描摹,虽字字出“新”却处处堪“惊”,句句惊新,时时怀新。新春伊始,北方大地还未脱尽肃杀之气,然而在江南水乡,却已经是云霞成绮,曙色斑斓。仿佛一夜之间,春气盎然,黄莺发出欢唱,连浮萍也生出绿意。朝霞、海日、淑气、晴光,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一幅江南早春图。
最后两句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初春三月,乡愁难解,触目所及,本来就新奇惊心,忽然听到宦游人的古调,一下子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情何其深,伤何其极。也暗示前面江南虽好,终究是“虽信美而非吾土”。
杜审言才力雄厚,诗作用意深沉,不虚设一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杜审言诗作风格的特点,即音律雅浑、字句缜密。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排行五。祖籍湖北襄阳。其父迁居河南巩县。670年,登进士第,其后任隰城尉,后转洛阳丞。698年,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后遭吉州司马周季重陷害,几乎被杀。其子杜并刺杀周季重,并与之同归于尽。武则天听闻此事,甚加叹异,授杜审言为著作佐郞,不久被升为膳部员外郞。705年,与宋之问、沈佺期同时遭贬,流放峰州。次年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生平见新旧《唐书》,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对近体诗的形成颇有贡献。存诗43首。其中五律尤为量多质高。其孙杜甫深受其影响。《全唐诗》存诗1卷。